王翠敏 高玉華
摘 要:西紅柿苗期是病害的多發階段,在這一階段要掌握正確的病害防治方法,如果管理不當,將會導致西紅柿的產量和質量大大的下降。如何防治西紅柿苗期病害,筆者就一些工作經驗簡單闡述。
關鍵詞:西紅柿;苗期;病害
中圖分類號:S436.4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67
西紅柿病害種類多樣,在番茄整個生育栽培期均有各類病害發生,其中需較早且重點防治的是其苗期病害。番茄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莖基腐病、生理性漚根等。防治番茄苗期病害不能僅僅依賴化學藥劑,應該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注意提高裁培管理措施。綜合防治各類病害,避免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對癥用藥,適期用藥。
1 猝倒病
發生特點。西紅市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該病常發生苗床前期。發病特點:患病幼苗開始能看到水漬狀病斑,逐漸變褐萎縮至幼苗死亡。如果遇連續低溫高濕天氣該病將可能發生,或苗床通風透氣條件較差、光照不良將會加重發生;防治方法,在低溫高濕天氣要及時放風,在陰雨天不要澆水。發現病苗后1m2噴施400倍施普力克水劑2~3L或用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施。
2 立枯病
發生特點。溫度過高、密度過大或不及時間苗此病都可能發生,發病癥狀:開始莖基顏色變褐,莖葉菱蔫,幼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斑逐漸凹陷,幼苗逐漸枯死但不倒伏呈立枯狀。如定植后濕度大時也可發病,會出現組織腐爛,并伴有淡褐色蛛絲狀霉層。防治方法,此病一旦發現要及時開展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施1200倍的甲基立枯磷乳油或3000倍惡霉靈原藥液。視病情7~10d后再噴1次,一般連續噴施2~3次。
立枯病是站著死,而猝倒病是猝倒而死;立枯病的根部可看到淺褐色蛛絲網狀的霉層,猝倒病呈白色絮狀物;猝倒病在15℃左右易發生,立枯病在20℃時適宜發病。因猝倒病發生時間早,多在幼苗前期和幼苗期發?。涣⒖莶“l生在出苗后的一段時間。
3 疫病
發生特點,從幼苗到成株均可發病,主要危害莖基部,多在25~30℃發病。若遇降水量大、田間濕度大、通風不良時發病率高。受害的莖基部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秧苗萎枯而死;受害的葉片先出現水漬狀暗綠色斑點,后成圓形淡褐色大斑;受害的幼苗多發生在嫩尖處;受害果實表面出現白色霉狀物。防治方法,科學輪作;對苗床進行消毒。1m2苗床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g與細土10~15kg拌勻在播種前后進行撒施;種子藥劑處理。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浸種30s后催芽;發病初期用40%乙磷鋁25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進行噴霧。
4灰霉病
發生特點,在12~20℃時易發病,該病可侵染葉片和果實也危害葉炳、花瓣、花彎和果梗,病斑呈水漬狀,在濕度較大時可見表面有密生灰色霉層甚至絮狀白色菌絲,嚴重時可見病部潰爛。防治技巧,不能連作要輪作;要對土壤進行翻曬和消毒;改善田間澆水條件,做到早能澆澇能排,確保西紅柿長勢良好、植株健壯;科學配方施肥,做到養分合理,不能偏施某一種肥;合理密植,防止密度過大或過稀;將病株及時、徹底清除銷毀;西紅柿果實發病后,可用達科寧+適樂時懸浮種衣劑,用海綿、毛筆等蘸藥涂抹病部,每隔3d涂抹1次,連續2~3次。
5 細菌性斑疹病
發生特點,西紅柿細菌性斑疹病近年來是加重發生趨勢,該病又叫細菌性葉斑病或細菌性斑點病,一般發生可減產10%~30%,嚴重時減產50%。感病的葉片,可見深褐色至黑色不規則斑點,斑點周圍有黃色紋圈,甚至形成斑塊,嚴重時莖桿變黑。受害的花蕾、粵片上可看到許多黑點,甚至連片,使西紅柿不能正常開花。受害的幼嫩果實,初期病斑小且稍隆起,果實常以綠色成熟。病斑附近果實略凹陷。防治方法,嚴把入口關,杜絕帶病種子進入非疫區;選用高產口感好,且抗病、耐病品種;改善田間澆水條件,盡量采用滴灌或溝灌。
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選用14%絡氨銅水劑300 倍液、或53.8%可殺得2000懸浮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0.3%~0.5% 氫氧化銅溶液、或20%塞菌靈(龍可菌)懸浮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10d左右噴1次,連噴3~4次。
6 細菌性軟腐病
發生特點,該病害在棚室前部和棚膜滴水處發生較為嚴重。主要從傷口處進行浸染,開始時可見淡褐色軟腐狀,嚴重時在莖桿表皮、髓部可見褐腐爛狀,病害嚴重時病莖上部出現枝葉萎蔫、枯死,有較明顯的臭味。防治方法,降低棚內濕度減少植株傷害;合理澆水、及時通風、控制棚內濕度;使用優質無滴薄膜減少棚膜滴水;化學防治:病害發生后,可以用72%農用鏈霉素1500倍液加50%琥膠巴酸銅(DT)200倍液,或47%加瑞農200倍液涂抹病部,結合72%農用鏈霉索4000倍液加47%加瑞皮600倍液噴霧,每隔7~10d噴1次,連續2~3次。
作者簡介:王翠敏,中專,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