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進步,不但要提高農作物產量,還需要提高農作物質量。本文主要對農作物栽培技術,實現農作物高產的有效途徑,實現農作物高產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幾方面內容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農作物;栽培技術;高產路徑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88
前言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但是,發展經濟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使得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糧食供不應求,不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所以,政府部門需要對這一問題予以重視,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保護耕地,重視農作物栽培過程中每個環節,提高農作物產量。
1 農作物栽培技術
1.1 適時播種
挑選高品質的種子,選擇最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避免因播種時間不合理,對種子的正常生產造成影響。
1.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的有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在于充分發揮土、肥、水、光、氣、熱的效能,通過調節單位面積內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讓個體能夠取得一定發展,群體生長協調,實現農作物高產的目的。根據以往農作物種植經驗來看,如果不合理的控制農作物的種植密度,就會阻礙農作物的生長。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農作物的實際情況,對植株進行合理密植,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一個合適的生長空間。
1.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分為人工中耕除草和機械中耕除草,人工中耕除草目標明確,操作簡單,不需要留機械行走的位置,有著很好的除草效果,不僅能夠將行間雜草除掉,也能除掉植株間的雜草,但是方法落后,工作效率不高。運用機械中耕除草比較先進,工作效率高,靈活性不強,該方法在機械化程度高的農業區域較為實用。廣大的農戶需要根據作物生長狀況,給予適當的水分供應,與此同時,還需要選擇合適的除草方法及進行除草工作,便于農作物更好地生長[1]。
1.4 定期施肥
要提高農作物產量,定期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需要對土壤的養分狀況、農作物的生長特點等各方面進行考慮,選擇合適的肥料進行施肥,同時需要嚴格的把控施肥量,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確保農作物有足夠的養分供應。
以四川為例,四川省各州、市都有玉米栽培,盆中丘陵區以及盆周邊緣山分布相對比較集中,玉米種植面積比較大,尤其是在幼苗培育期30~50d,需要重視對壯苗的培育工作,養分需要及時跟進,達到促葉、壯桿、促穗分化的效果[2]。
2 實現農作物高產的有效途徑
2.1 樹立先進技術理念
傳統農作物栽培中,“輕有機肥,重化肥”、“輕綜防,重除治”等各種問題會經常出現,阻礙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要防止這些問題在農業生產中出現,廣大農戶就需要不斷改變傳統農業栽培思想,與時俱進,以先進的栽培技術為基礎,進行農業生產活動[3]。可以組織當地農戶學習先進的栽培技術,讓廣大農戶逐漸意識到農作物栽培技術運用的重要性,并能夠科學、有效將先進技術運用到農作物的栽培過程中,提高農作物產量。
2.2 創新農作物栽培技術
要創新農作物栽培技術,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經濟效益,就需要對傳統栽培技術進行不斷改進,不斷進行創新。合理的水肥供應,盡量選用污染小的肥料,保護生態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區域不同,氣溫條件、水源條件等也會有所不同。就四川省來說,氣溫條件主要是東部冬暖、春早、夏熱、秋雨、少日照、生長季長,西部寒冷、冬季長、基本無夏、日照充足、降水比較集中、干雨季分明,利于農作物的生長,需要根據農作物生長的實際狀況,給予適當的水肥[4];加大綠色栽培技術的開發力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食品安全問題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在滿足人們充足的糧食供給的時候,更應該重視綠色栽培技術的研究工作,盡量減少各類化學藥物的使用,使糧食安全性得到保障;栽培技術標準化。栽培技術標準化是增加農作物產量的重要內容,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應該全面了解各區域農作物栽培狀況,有針對性的優化栽培技術,實現栽培技術標準化。
2.3 調整農作物管理制度
要提高農作物產量,做好農作物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農作物管理質量和農作物產量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需要重視農作物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管理制定的確定和調整,需要對農作物的管理規模和具體內容有一個全面了解,基于此,對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制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要及時調整,特別是在人才和技術運用上都需要予以重視,將其列入到管理制度范疇內[5]。
3 實現農作物高產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
3.1 查明影響作物生長原因,并制定科學的解決對策
就目前來看,我國大多數農戶在農作物栽培技術運用上都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為了達到農作物高產的效果,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使得土壤酸化、污染,阻礙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要使土壤質量得到改善,農戶就需要合理的選用化肥,需用綠色,污染小的肥料。可以對土壤進行翻改,使土壤的理化性質得到改變,提高土壤肥力[6]。另外,對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僅運用化學藥物進行噴射是不行的,需要運用秋耕冬灌等方法防治病蟲害蔓延。
3.2 更新栽培思想
更新農作物栽培思想,是實現科學種植,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重要內容。在農作物施肥的過程中,需要對當地的氣溫、水文等情況進行考慮,農作物的管理和保護工作需要以預防為主。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給農業生產栽培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進行農業管理的時候,也不能全靠先進技術,管理者自身需要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能夠熟練地運用各類技術,提高農作物產量。
3.3 重視經驗總結
我國經過漫長的發展變化,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所以,對于農業人員來說,需要善于學習并總結前人經驗,借鑒吸收實現農作物高產的方法,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農業人員更應該積極積累經驗,對自身不完善的地方進行調整,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出最有效的農業高產方式。
4 結語
在現在這樣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政府相關部門需要與時俱進,運用先進的技術服務于農業生產,提高農作物產量,解決糧食緊缺問題。對于農戶來說,需要以原有生產栽培技術為基礎,更新農業生產理念,實現農業栽培技術的創新,實現農作物高產的目的,推動經濟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新軍.農作物栽培技術及高產途徑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 (12):144-147.
[2]王健.農作物栽培技術及高產影響因素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4):214-216.
[3]婁洪濤.農作物栽培技術及高產影響因素探析[J].種子科技,
2016(7):29-34.
[4]孫國.農作物栽培技術與高產的途徑解析[J].新農村(黑龍江),2016(25):50-55.
[5]陳秀東,林玉娟,王海云.農作物高產及常見栽培技術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5(12):67-69.
[6]陳秀東,林玉娟,王海云.農作物高產及常見栽培技術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5(1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