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崗
摘 要:傳統農業種植依靠于多年累積的種植經驗,但是由于時代的局限性,氣象監測不到位,導致農業發展極易受到影響,農業總產值大幅度下降。所以必須要進行農業氣象服務,并進行相關的氣象預防工作。本文將分為4個部分淺析氣象服務與氣象災害預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措施。將主要闡述氣象服務與災害預防的重要性;分析農業氣象的現狀;提出一系列科學的措施來改善農業氣象服務不到位、預測不到位的問題;本文的結束語。
關鍵詞:氣象;災害;預測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216
從歷史的縱向來看,中國一直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促使人們必須要重視農業的發展,以此來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所以小農經濟成為中國傳統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農業的發展不僅取決于生產者、生產工具以及生產資源,還取決于氣候、溫度等非可控因素,這很容易造成農業災害,造成農業勞作者的重要損失,所以應該加強農業的氣象服務,盡量擴大氣象服務的受眾范圍,做好災害預防方面的工作。
1 氣象服務與氣象防災減災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1.1 降低農業損失
氣象服務是指氣象監控工作人員借助專業的氣象監測工具進行氣象監控,并進行相關分析與預測,為農業種植者提供相應的氣象服務[1]。氣象服務工作者需要基于一定的氣象監測指導農民進行相關種植與并采取預防災害的相關措施。總之,氣象服務與相關的災害預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氣象工作者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也能夠降低農業損失,減少農業發展的成本,降低農業發展的風險系數。
1.2 增加農業產出
農民可以根據氣象服務采取相關的預防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農作物不受氣象異變發生質變,也能夠保證農作物的質量,從而增加農作物的總產值,提高農業的收入。
2 現狀
2.1 氣象服務人員專業素養不足
通過調查,發現氣象服務人員缺乏專業性,職業素養有待提高。氣象服務人員只是借助GPS、GIS等進行氣象服務與分析、預測氣象的作用,并沒有將氣象消息具體告知到每一位農業種植者,無法發揮出氣象服務對于災害防范的重要作用。氣象信息服務人員缺乏專業素養,對于氣象信息的分析與預測不準確,不能有效地降低損失,導致氣象服務不到位,存在僅靠個人農業經驗進行氣象預測。
2.2 氣象監測范圍的限制
現階段,氣象服務者通常通過GPS以及同步衛星監測氣象狀況,而這極其容易受到地形的限制,致使氣象監測不準,甚至無法監測到較為偏遠的山區的氣象狀況,而山區極易受到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的襲擊,造成農業損失。現階段氣象監測的范圍較小,監測技術、檢測水平有待提高,這嚴重影響氣象服務的服務水平,也影響農業的產值。
2.3 農民僅憑長期經驗進行天氣預測
通過調查,發現現階段,農民仍僅憑長期耕作經驗進行氣象情況的預測,而氣象千變萬化,僅靠人們的生活種植經驗還遠遠不夠,這也是造成農業損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要鼓勵農民進行氣象預報的留意,提高農民的基本素養。
3 解決思路
3.1 提高氣象服務質量
氣象信息服務人員可以開展調研,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了解農業災害的主要種類,并了解農民的災害預防措施。同時,在家訪的過程中,服務工作者可以進行相關氣象知識的宣傳,介紹一些新的災害預防措施,將氣象服務落實到每一家、每一戶。
3.2 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要建立起完善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就需要在預警能力上做提升,對于突發性災害更應提前預報。這就要求將預警的密度加以提升,才能從根本上增加準確性,從而全面提升防御性能。
3.3 將農業與氣象知識進行結合
農民的種植需要一定的種植經驗,多年的種植經驗導致農民創設出專門的耕作方式,這在一些俗語中能夠體現出來。如:一粒谷,九擔水等。但是這樣的農業種植缺乏一定的體系性,應該加強農業與氣象知識的聯系,讓農民根據2者的關系進行農業工作,提高農業總產值。
3.4 完善農村的氣象防災體系
農村的氣象防災體系仍有待提高,嚴重影響農業的發展,所以必須要致力于農村的氣象防災體系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相互配合,實現農村氣象服務質量的提高。
3.5 因地制宜
氣象服務與氣象災害預防方式要根據當地的地域特色進行制定、確定該地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氣象服務的重要作用。
4 結語
本文主要闡述氣象服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農村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氣象指導作用,促使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齊軍岐,陳衛東.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問題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