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海
摘 要:當今社會,汽車不再是奢飾品,而是作為一種交通工具,進入到千家萬戶。當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時,各種交通事故發生率也在呈現上升趨勢,針對各類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汽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因此,此篇文章主要針對如何提高參與從業培訓駕駛員的綜合素質和操作的規范性,以及如何培訓合格的駕駛員等內容進行分析研究,以此保障道路安全,減少交通事故威脅,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關鍵詞:汽車駕駛;安全意識;從業培訓
一、駕駛員職業道德對安全行車的影響
作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其職業道德主要表現為行車前后以及行車途中,是否做到忠于職守、遵章守紀等;遇到事情是否嚴格按照禮讓“三先”要求自己;一旦遇到交通事故發生時,是否及時保護現場,及時報警,是否對傷員進行及時的處理,把交通事故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限度等,在當今社會,部分的駕駛員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良道德行為,具體的表現如下;
1.酒駕。我國《刑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中都已明文規定,飲酒后仍然駕駛機動車,按照情節惡劣,給予別等的處罰。但一些駕駛員依舊在藐視國家的法律法規,明知自己飲酒的情況下,仍然駕駛車輛行駛上路,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最終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2.不文明的行車行為。駕駛員在夜間行車時,一旦遇到騎車人和行人,或者交會車時,駕駛員應該主動關閉遠光燈,給他人提供一份方便,給自己一份安全的保障。不要只因貪圖一時的方便,不關閉遠光燈,妨礙交會車的安全駕駛,威脅到行人和騎車人的生命安全;或者駕駛員偶爾都會有超車的行為,有的駕駛員因為長時間超車不成之后,會表現出暴躁易怒,出現報復其他駕駛員的行為。這種行為都是屬于不文明的,駕駛員要堅決杜絕。
3.超速駕駛。在高速公路上,駕駛員往往都存在少許僥幸的心理,不能按照要求限速行駛,而是根據自身的感官超速行駛,這已經成為高速公路普遍現象。這種行為,也是諸多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規范駕駛員的操作性
1.作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不僅要保證車輛的安全駕駛,具備文明的行車行為,最重要的是時刻按照國家道路交通車輛安全法律法規嚴格要求自己。
2.作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要以“車輛安全第一”為主,良好的駕駛作風和守法習慣為輔。
3.作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要嚴格的要求自己,絕對不允許自己在飲酒、過對疲勞駕駛的情況下駕駛車輛,不允許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的情況下駕駛車輛。
4.作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熟悉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是駕駛員必須具備的條件,只有在熟知安全技術性能的技術基礎上,才能更好的開拓未知的業務,達到駕駛員最佳的狀態。
三、駕駛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規范》是駕駛員必須認真學習的主要教育知識。培訓機構不但要對駕駛員進行《汽車駕駛員職業道德規范》宣導學習,還要培養駕駛員樹立正確的駕駛安全意識;培訓機構還可以組織駕駛員學習會議,讓駕駛員針對自己學習職業道德規范從而得到的心得體會進行分享,加深駕駛員內心的安全行駛意識,避免重大交通事故發生。
對參與從業培訓的汽車駕駛員宣導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一個駕駛員,不要只趨向于駕駛相關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只有駕駛員自身懂得生命的可貴,才能減少操作的失誤,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少給家人帶來的傷害。如此,培訓機構可以把幸福美好的生活畫面和交通事故后的生活現狀做個鮮明的對比,用此等畫面來提醒駕駛員生命的意義。
提高汽車駕駛員從業培訓機構的規范性。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地發展,人們使用汽車代替出行工具的情況成為普遍現象,因此,也有諸多的人員來參與了汽車駕駛培訓,從而使越來越多的汽車駕駛培訓機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范圍內,讓其進行擇優選擇。一般情況下,正規的汽車駕駛培訓機構并不多,因此導致有一些汽車駕駛員未經過正規的機構培訓,不能完全的領悟學習駕駛方法,因而易引發交通事故,所以,國家有關部門必須對培訓機構進行監督管理,提高培訓機構的規范性,以此來提高汽車駕駛員的從業綜合素質。
針對道路交通方面的知識向廣大參與從業培訓的汽車駕駛員展開學習調查。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保障駕駛員自身和行人的通行安全,督促駕駛員能夠正確的使用操作方法行使汽車,必須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此來規范駕駛員的行為,緩解社會矛盾,提高社會的和諧度。
四、提高汽車駕駛培訓質量的方法措施
1.培訓機構要不斷地改善培訓方法,提高培訓質量。交通管理部門作為一個管理部門,必須合理使用自己的權利,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對培訓機構進行嚴格的管理,比如:在培訓機構的機構資質上嚴格的監管,杜絕不合格的培訓機構出現。在考試中,要盡量使用電子監控設備,減少人為因素對結果的干擾,杜絕影響考試結果的不良因素出現,提高駕駛員考核的合格率。
2.提高汽車教練員的綜合素質。作為汽車安全駕駛培訓的教練員,自身的責任重大,直接決定一名汽車駕駛員培訓質量的優劣,確保每位學員日后駕駛過程中,自覺做到遵章守法,安全駕駛,所以,這樣就必須加強教練員的綜合素質。作為培訓機構,要充分意識并且著重加強教練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嚴格控制監督教練的準入制度,做到“寧缺毋濫”,以此來保障駕駛學員的駕駛水平。
針對教練員的綜合素質方面,首先應強化教練員社會公德和思想方面的培訓;其次,加強教練員的理論知識;最后針對汽車基本構造和原理對教練員進行培訓指導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在教給學員一定的駕駛技術能力的同時也能傳授學員相應的汽車基本知識和簡單汽車故障判斷和處理的方法,以便解決學員單獨駕車上路可能面臨的安全隱患問題。
3.嚴格執行《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規范學習。為了規范培訓機構 教學行為,提高駕駛的培訓質量,交通管理部門特制訂《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培訓機構要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不允許因為任何因素縮減培訓課程,影響駕駛員的培訓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納,在交通事故的不斷發生的形勢下,加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教育是培訓機構的重要任務,也是社會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因此,為了汽車安全駕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必須提高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綜合素質和規范駕駛員的操作性,從各方面培養駕駛員的安全駕駛的行為和意識,保證道路的交通安全情況,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和生命財產,為每一位駕駛員的家庭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學東.探究汽車安全駕駛培訓過程的優化措施[J].時代汽車,2017,(6):36,38.
[2]林合強.淺談汽車安全駕駛與應急處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3):5618-5618.
[3]于震.汽車安全駕駛與應急處理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5,(8):249.
[4]黃愛國.試論汽車安全駕駛技能[J].中國科技縱橫,2016,(17):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