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斌
一、市場
全世界總產約6億噸,美國占3億噸,出口約2億噸,是世界主要出口國,單價只有0.53元人民幣。過去油價高,美國人以此轉化酒精,現在油價跌,美國玉米幾乎全部出口。對中國玉米市場沖擊較大,我國年產1.5億噸,幾乎自給自足。今年是入世第15個年頭,許多農產品關稅降到零。美國玉米對中國沖擊更大了,我國政府保護價收購的3000多公斤玉米,價格高于市價,成了財政的負擔,也就是說,壓縮玉米生產就是為國分憂。
二、品種的選擇
現在市場上品種較多,但有個范圍可供參考,遼單系列、鐵單系列、丹玉系列這3個系列品種適合遼寧氣候,種植以后安全性較大。必須說明轉基因問題,這個問題國際上處于百家爭鳴階段,“轉基因食物會破壞動物生殖系統”,這個結論被大多數學者接受。為了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必須拒絕轉基因玉米。
三、要進行新品種展示,幫助農民選種子
現在市場上有幾百個品種,美國農場主是博士,美國也沒有種子管理機構,種子好壞全憑市場。中國不行,農民只有初中文化,需要政府幫助。各鄉都有農業技術推廣站,建立新品種展示田,按照“矮稈、小葉、短節、低水、抗病、抗倒伏、高產”的原則進行展示,引導農民消費。農業局和鄉鎮要把此項任務作為考核基層站的措施。
四、地塊的選擇
今年有可能繼續干旱,因此山坡薄地不能種玉米,要選擇洼地、水澆地。要進行深翻,利用好“毛管懸著水”。我們從包產到戶至今,已有30多年未深翻了,全省耕層只有14厘米,降雨超過40毫米就出現山洪,深翻增加1厘米,就相當于蓄水2噸。在耕層50厘米以下,100厘米以上有一個蓄水層,一般遼西地區含水10%,一畝地相當于蓄水190噸,相當于280毫米降雨量,這個水就叫土壤“毛管懸著水”,這個水一般情況下受環境影響很小,幾乎是個定值,樹木吸收的就是這個水。由于我們耕層太淺,根系只在14厘米以內發育,喝不到“毛管懸著水”,遇到干旱就出現災害。因此要深翻,耕層達到30-40厘米。要結合秸稈還田進行,保水增肥,一舉兩得。
五、科學施肥
我國每年用化肥2400萬噸,是美國的3倍,俄國的9倍。這些化肥施到地里只有30%轉化成農產品,40%流失了,30%被土壤固定了。必須降低施肥量,只有秸稈還田才能降低化肥使用量。目前的狀態下,若要創高產,還要分期施肥,即底肥用40%,追肥60%。若用一炮轟,則需要加入緩釋尿素。但創高產很困難,因違背了玉米需肥規律。
六、要防控病蟲害
蚜蟲:2014年玉米減產,蚜蟲危害也是一個因素,干旱嚴重,農民心內如湯煮,防蚜被忽視。東北地區防控蚜蟲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高巧”農藥拌種。
注意防控矮化病毒和黃苗病:
矮化病,俗稱君子蘭現象,因地下害蟲傷害根部,然后感染病毒,一旦發病,幾乎絕收。防治辦法用含克百威的種衣劑拌種,克百威的劑量20%含量最好,最低值應大于7%,低于7%沒有效果。
黃苗病,玉米苗期病害,地下害蟲傷害主根,然后感染細菌,往往被人誤認為頂腐病。一旦發病,減產嚴重。防治辦法也是用克百威種衣劑拌種。
七、科學選用除草劑
中國玉米已經離不開除草劑了,但品種一直以乙草胺當家,科技界也試圖尋找新的替代品,但一直沒有結果。經銷商比農學專家還著急,急著尋找新品種賺錢,于是市場上出現了“哥三好”之類除草劑,有的還加入阿特拉津、百草枯之類藥,春天故事絡繹不絕。告訴大家,目前仍以乙草胺為主,如果出現替代品,縣植保站會告訴大家。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一周內有大雨,就不要噴除草劑,否則會傷害玉米根部。2015年6月7日一場大雨,許多玉米田出現病害,就是除草劑惹的禍。
八、科學儲藏
玉米收購質量標準提高了,霉粒控制在1%以內,超過這個標準,只有轉化酒精,價格減半。解決辦法,一是控制玉米螟,最環保綠色的辦法就是用赤眼蜂防治,阜新每年夏季都組織人防治,今年更要辦好;二是利用好新式糧倉,全國已發放800萬個,阜新已發放50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