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亞明
摘 要: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倍受重視和關注的時代,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對生態文明建設顯得極其重要,因為森林具有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的作用,與人類的生存、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不注重對其的保護,最終植被缺失的副作用終會反作用給人類,對此,重視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對保障植被健康,保護我國的林業,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就是對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的探析。
關鍵詞:營林質量;關鍵技術;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注重對我國生態的保護,不僅可以順應國家的大政方針,而且有利于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對此,注重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可以保護林木健康的進行生長,使得可以改進目前我國林業資源匱乏的現象。
一、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
1.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的主要內容
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育苗。要想做好育苗工作,首先,應選擇合適的育苗地,土地應一般選在地勢平整、通風透氣、排水良好的地方;其次,在進行播種前,應先對選好的育苗地和種子進行殺菌、消毒等工作,以保障幼苗的茁壯生長。第二、造林。在造林的過程中,應根據林場實際的立地條件做好樹種選擇做到適地適樹。第三、撫育管理,撫育管理工作是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工作的重點工作,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撫育管理同時要做好新造林地的補植補造、施肥及鏟草撫育管理等工作,為幼苗的生產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第四、加強管護。防止人為破壞,牛馬踐踏;同時對幼林地進行外圍防火線的鏟除,嚴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2.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的作用
(1)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有利于清理蟲害,預防病蟲害的繁衍與擴散。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有利于清理林木上的病蟲害,使得林木能夠更好地生長,例如林場中經常性寄居在林木上的小蠹蟲、松毛蟲等蟲害,其對林木的破壞力極大,一旦其大面積的發生和擴展,可以說是無煙的火災,對于林場的林木來說是毀滅性的破壞,而利用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可以對其進行預防、防治和清理。所以,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對于清理林木上的病蟲害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有利于預防林木上蟲害的防治與擴散,在林木上聚集的大多數病蟲害都是可以飛的,但是利用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比如營造混交林),可以讓寄居在林木上的幼蟲阻斷與外界之間的聯系,使其可以有效的預防林木病蟲害的繁殖與擴散,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預防林木上蟲害的防治與擴散時,應盡量避免種植同一樹種,可采用營造混交林方式進行解決,因為不同種類的病蟲害其對林木的寄主各不相同,林木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不盡相同,如果單純地選擇一種樹種,將降低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預防蟲害的繁衍與擴散能力。通過營造混交林可預防病蟲害集中和大面積發生。
(2)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有利于保持林場的水土,增強林木的抵抗力。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的實施將有利于保持林場的水土,使得林場的水土保持平衡,以防林場水土流失,實施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需要在林場中大量的種植林木,所以,林場中林木的增加,將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時,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有利于增強林木的抵抗力,使其能夠健康的成長,林木的生長過程中離不開除草、施肥等相關管護工作,利用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將實現對林木的施肥與除草等工作進行精確的定位,增強林木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二、在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個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當地的一些領導干部與人們群眾對營造林質量的不重視,其對林地的開發與保護意識淡薄,缺乏對林地保護的相關制度規范,存在只把營造林看作是增加經濟收益的一種方式,忽視營造林在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由于營造林在短期內并不會獲得經濟收益,所以,在營造林種植的過程中,相關政府部門對于營造林管護的投入力度相對較小,疏忽對新造林地的管理,從而降低了新造林地的質量。第二,營造林工程是一項工作量巨大的工作,林木在種植過程中將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與物力,但是由于當前相關的政府部門與當地群眾對營造林建設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營造林在建設過程中缺少一定的資金支持力度,使得在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三、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和管理的對策
1.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的對策
(1)選擇優良的樹種品種。選擇優良的樹種品種是提高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的基礎性工作,林木種植人員在前期選擇樹種方面,應切勿盲目為追求快速經濟收益,聽信市場上的一些樹種種子夸大虛假廣告,應根據土壤的土質、當地的氣候、降水量來選擇合適的樹種品種。并對于購買的樹種品種也要進行對其進行表面細菌的消除,如使用殺菌藥劑或進行高溫晾曬,以保障營造林中林木的質量。
(2)在進行造林時選擇不同的樹種。林木種植人員在運用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進行造林時,應選擇栽種混交林,混交林林木栽種模式主要是運用了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的生物學原理,將林木進行混交種植,可以讓不同樹種的林木上寄生的病蟲害進行相互之間的“食物鏈”式的消滅,其可以有效的減少與防治病蟲害對林木健康的威脅。同時,不同樹種的林木對病毒抵抗能力也不盡相同,將林木進行混交種植,可以增加林木對病毒的抵抗力,使其可以健康的進行生長與發育。
(3)在種植幼苗前期注重對土壤的處理。在種植幼苗前期注重對土壤的處理是實施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前提性步驟,首先,林木種植前種植人員應先將種植的土壤進行殺菌消毒,并土壤進行分析化驗、對土壤的肥力及含水量進行檢測,在林木種植前后保障土壤中合適的肥力與含水量,并適當追施土壤所缺微肥,使得林木的幼苗可以健康的生長。其次,對于連續幾年種植過同一種樹種品種的土地,林木種植人員應根據適地適樹原則對其更換其他樹種品種的種植,來提高土壤的培肥能力,使得土壤不因種植同一樹種而使土壤變得貧瘠,向良性方向發展。如林木種植人員可在此土壤上輪番種植不同的喬木、灌木等不同樹種種類的林木。
(4)合理使用肥料。肥料是各種植被作物種植的“好搭檔”,種植人員在運用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進行造林時應合理適度的使用肥料,把握用量,實施養分均衡的配方施肥,同時,林木種植人員在肥料的選擇上應更加傾向于對有機肥的使用,減少肥料對土壤的污染,改良調理土壤,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從而保障林場中林木的健康。
2.提高營造林質量管理的對策
(1)提高營造林專業人員素質。要想提高營造林專業人員素質,可加強對營造林專業人員素質的技能培訓,如相關部門可以開展技能培訓班,定期為營造林專業人員講解業務知識,來幫助營造林專業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使其提高對林木種植過程中一些疑難雜癥的處理能力。
(2)進行林權改革。營造林質量不高的一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當前營造林實行的是集體林權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并不能很好的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基于此,相關的政府部門應進行林權改革,將營造林的管護承包給農戶,并對承包林地的農戶進行一定的技術培訓,使分散進行對營造林的管理,進而加強對營造林的管理。進行林權改革不僅可以提高營造林的質量,而且還可以增加當地農民的就業機會,使其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質量。
(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是加快營造林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方面,首先,當地一些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營造林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為營造林建設的相關工作開通綠色通道,如放寬對營造林建設的貸款條件、對營造林項目成立專項資金等。其次,相關政府部門也可以采取對林權放權的形式向民間拉來對營造林建設的資金,使其拓寬營造林建設的資金渠道,以此來促進營造林建設的大力發展。
(4)健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在加強營造林質量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健全管理制度,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職責,其具體做法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當地的相關政府部門應制定詳細的營造林管理制度,做到營造林建設有制度可依;第二,應明確對營造林管理的權責關系,做到違法必懲,使得保障營造林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結語
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和管理一直是制約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過不斷的改進營造林質量關鍵技術和管理才能促進我國林業的大力發展,同時,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還可以實現對林場中林木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使得可以很好的保護林場的生態環境,保障林場的健康穩定發展,讓我國的林業資源能夠可持續的增長、發展。當然,只完善眼前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當問題再次出現時,應繼續改進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中的不足,促使我國的林業可以向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鐘莉梅.探討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吉林農業,2017(5):17-18.
[2] 孫柯琪.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農業科學,2017(18):23-25.
[3] 楊海梅.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林業與科技,2017(12):35-36.
[4] 鐘莉梅,楊富,王雄.論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17(4):18-19.
[5] 王新君.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農業科學,2016(8):33-35.
[6] 任生蘭,劉彥民,邊芳.淺析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農業與科技,2016(2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