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偉 葛付軍
摘 要:中國古典園林盡可能源于自然,卻又不同于自然。它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品,結合了建筑、山水和植物的精氣神以及古典園林自然觀“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及“天人合一”的無上理想。本文主要介紹了古典園林藝術對我國現代園林建筑所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古典園林藝術;現代園林;影響
一、中國古典園林設計
在人與自然長期的協調相處中,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與自然相互依存。經科學實驗研究表明一旦一個相對舒適熟悉的良好自然環境平衡被打破,人就會喪失協調感,開始出現內分泌紊亂,狀態不穩定的現象。現代園林與古典園林之間一脈相通,卻各有性情。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心得表達了古人工匠對大自然強烈的情感,契合了大自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傳統生存方式的表達。秉持了“因地制宜,自然天成”的法則也在古典園林的設計中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并選用我國傳統的詩畫創作技法,果敢地取舍揉合,創造出多彩多姿的自然內涵,卻又不拘泥于自然之俗的園林風物形象。在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中,匠人們將自然風景與人文建筑高明地融合在一起,就總體效果而言,園林建筑依附于自然景觀建造,為了妙造自然,古典園林就需要嚴格的建筑的形態。地勢硬件條件的不同,山水品格的不同,就表明了需要有不同的人文建筑與不同的建筑形態相互襯托,譬如傳統建筑設計中的依山傍水的手法。園林中常用的觀賞喬木有松樹、竹子、梅、柳樹、山茶花、紫薇、燈籠樹等,還有一些景觀建筑小品,如涼亭、景墻、連廊等,根據園主所要寄托的情懷和愁思對這些小品的樣式和建造位置進行考究。如此費心思的思量為園林增添了幾分纖柔的生命力,也為自然山水的環境潤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類有感而發的精心創意以達到設計的自然天成的美感效果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造園準則,即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時光在蔣,歲月跋蹌,世間萬物都經歷了洗滌。現代園林要吸收古典園林“自然觀”的深刻內涵,經過融合后的新感悟對于指導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現代園林構建有著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現代園林現狀
現代園林與傳統的古典園林有著很明顯的反差,多數體現在形式、功能、構圖、類型、材料和服務對象等方面。相較于古典園林,現代園林在形式表現上更加輕快簡潔,看重功能性和空間感,推重尋求非對稱的動態平衡。現代園林具有許多新的設計思路和設計風格。譬如服務于大眾的設計就要做到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人的需求和參與。現代園林設計中主要運用到了將形式與功能相結合的設計理念,創造出了豐富的功能空間以滿足人們休閑、游憩的需要,同時也注意了功能分區的合理性。此外,將園林與環境區分卻又交融的設計思想是當代園林城市化的產物,與城市發展的大方向和建筑設計都密切相關,表明了園林設計并不單單是建筑設計的點綴和陪襯。現代園林中注重設計思想的認識是從建筑設計的空間感中謀求的靈感,強調空間的流動性和多功能性,將空間設計作為主導設計思想之一。而現代園林中的設計立異相對傳統古典園林來說,不管是設計要素或是設計形式都更為豐富和新奇。現代園林的構圖形式相對自由,平面和空間的分區都是依據功能的需求進行自由而合理的安排。并且現代園林經常運用多種設計技法來充實其形式和內在,比如對傳統的吸收、對東方文化的借鑒、對現代藝術的吸納以及對地方文化的借鑒等。
三、古典園藝術對現代園林設計的影響
從古至今,中國古典園林都是集大成于一體,是薈萃了山水,建筑,植物以及情感的一種綜合體,是文人墨客的一種情感寄寓和宣泄。在設計中巧妙地將設計手法和藝術實體相結合,直接或間接地告訴游客園林意境中所蘊含的情誼,以獲得人們深度的游覽體驗和審美情趣。現代園林設計中,在繼承和發揚了古典園林的設計情懷和技法基礎上創新又不失條理地將每個景觀節點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們遵循整體布局的基礎上又各不相同獨具特色。從而顯現了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相互滲透的機制,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1.古典園林情景交融設計理念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
某街道的老城區環境美化項目改造時所采用的設計理念是宣揚“黨的文化”。在情景交融的設計思想指導下,建筑立面上,考慮到市委黨校屬于該街道的地標,建筑與街道周邊環境必須具備整體性和嚴謹性,在植物種植上也充分利用到本街道的人文藝術特色和建筑形式進行合理搭配。該街道的環境改造主要利用植物突出四季的季象變化,保證四季都有不同的風光。街道花喬木主要選擇以梅花為主題,以紅梅種植為主,靈感來自于《紅梅贊》。從古至今關于“梅”的美好詩句有很多,“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些梅花體現出來的精神都能與“黨”的文化相映襯,可以很好地表達黨元素的提取和該街道的特色。“黨文化的紅色”需要用“紅葉,紅果,紅花”來彰顯,因此街道花卉種植可主要選用:火棘,果紅色;紅楓,燈籠樹,葉紅色。杜鵑和紫薇,花主要為紅色,這樣與其他的常綠灌木和行道樹搭配,情景交融,交相呼應,顯得街道生機盎然。
2.古典園林以小見大設計理念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某市街道的環境改造中,在以小見大的設計思想指導下,圍繞以“松”為主題,并結合該街道是該市的老金融中心的歷史背景進行設計構思。因此街道兩旁的門頭設計采用的元素是鏤空的松樹剪影和古代錢幣的造型。再結合街道綠化種植面積和適應性考慮種植松科類植物。其種植范圍并不大,因此喬木多采用孤植的形式,花卉可種植在花池里,又因考慮到街道兩頭入口的尺度,選用了羅漢松作為入口景觀樹,表達了“松柏長青”的“挺拔高直”特點,羅漢松經人工修剪造型可多變,因此可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羅漢松果為紅色,常綠中點紅,視覺效果驚奇美觀,與入口招牌相呼應營造出了溫馨生機的氛圍。以小見大的設計思想在本條街道的改造設計中運用得恰到好處,突出表達了該街道的金融文化和挺拔高直的氛圍。
四、結語
總之,在現代園林設計中我們應該將古典園林藝術中的自然觀與可持續發展以及美學、生態學園林工程學配合,積極繼承傳統優秀文化,積極發掘古典園林藝術中符合現代園林的元素,引入到現代園林設計構建中。
參考文獻:
[1]鐘玲玲,趙虎.淺析中國古典園林[J].教科文匯,2016,27(12):294-295.
[2]周斌.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在現代園林景觀中的運用[J].園林工藝,2017,33(24):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