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敏
[摘要]目的 探討社會支持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8~9月在濟寧市中醫院門診就診的3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并同期選擇385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和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對其進行調查,比較兩組的各量表評分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SSRS總分為(36.85±5.34)分,SPBS總分為(29.44±5.25)分,SF-36總分為(65.89±16.52)分;對照組SSRS總分為(43.76±7.41)分,SPBS總分為(18.36±3.17)分,SF-36總分為(77.75±17.35)分,研究組患者的SSRS及SF-36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SPB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844、35.450、9.714,P<0.01)。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自我感受負擔成負相關(r=-0.539,P<0.01),社會支持與健康狀況成正相關(r=0.473,P<0.01),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成負相關(r=-0.388,P<0.01)。雙變量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自我感受負擔、社會支持和健康狀況三者之間均存在兩兩相關性。中介效應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為0.315,中介效應與總效應的比值為0.454。結論 社會支持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老年2型糖尿病;社會支持;自我感受負擔;健康狀況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3(a)-0153-04
Study of influence on social support between self-perception burden and health condition in the elderly with type 2 diabetes
LIU Hui-min
Department of Image,Ji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handong Province,Jining 2720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n social support between self-perception burden and health condi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Methods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2017,385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Ji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and 385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the 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SPBS) and the simple health status scale (SF-36)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SR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36.85±5.34) points,the total score of SPBS was (29.44±5.25) points,and the total score of SF-36 was (65.89±16.52) points.The total score of SS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3.76±7.41) points,the total score of SPBS was (18.36±3.17) points,the total score of SF-36 was (77.75±17.35) points.The score of SSRS and SF-36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SPB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4.844,35.450,9.714,P<0.01).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social suppor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burden of self-perception (r=-0.539,P<0.01),social suppor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alth condition (r=0.473,P<0.01),the burden of self-percep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alth condition (r=0.388,P<0.01).The result of the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orrelation among social support,burden of self-perception and health condition.The result of the mediation effec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ediating effect the values of social support was 0.315,and the ratio of mediating effect to total effect was 0.454.Conclusion Social support i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self-perception burden and health condition in the old ag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Key words]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Social support;Self-perception burden;Health condition
目前,老年患者的健康狀況日益受到醫務工作者的關注,臨床醫護人員在關注疾病轉歸的同時,更應關注患者的健康狀況[1],在疾病的防治中,改善生活質量,已經成為疾病控制的重要部分[1]。調查研究顯示[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狀況較正常人群差,應引起社會關注。影響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景穎穎等[3]研究認為,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相關,馬英姿等[4]研究認為,社會支持與健康狀況相關,上述結果表明,社會支持和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相關,是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張駿等[5]研究認為,社會支持又與自我感受負擔相關,是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因素。因此,本研究假設,社會支持、自我感受負擔及健康狀況三者之間存在關聯性,社會支持在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之間起中介作用。為進一步驗證上述假設,本研究選取在濟寧市中醫院門診就診的3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社會支持、自我感受負擔及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旨在探討社會支持在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之間的中介作用,為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提供對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9月在濟寧市中醫院門診就診的3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6],病程>1年;②年齡>60歲;③具備小學以上文化程度;④無智力障礙及精神病史,能夠閱讀問卷;⑤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非2型糖尿病患者;②患有嚴重心、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全疾病者;③無法配合完成調查者及不愿參加研究者;④個人資料不完整者;⑤調查中量表條目有漏答者。研究組患者中,男203例(52.7%),女182例(47.3%);年齡60~76歲,平均(72.41±8.55)歲;婚姻狀況:有配偶357例(92.7%),無配偶28例(7.3%);職業:工人98例(25.5%),農民174例(45.2%),干部74例(19.2%),其他39例(10.1%);文化程度:小學76例(19.7%),初中115例(29.8%),高中(中專)136例(35.3%),大專以上58例(15.1%);病程2.3~18.0年,平均(8.25±2.34)年。
同期選擇385名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智力正常;③文化程度小學以上,能夠自行閱讀與理解問卷。排除標準:①有心、肝、腎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病史者;②有精神病史,近期有重大不良精神刺激者;③個人資料不完整者;④調查中量表條目有漏答者。對照組中,男200例(51.9%),女185例(48.1%);年齡60~74歲,平均(71.53±8.72)歲;婚姻狀況:有配偶368例(95.6%),無配偶17例(4.4%);職業:工人100例(25.9%),農民170例(44.2%),干部89例(23.1%),其他26例(6.8%);文化程度:小學80例(20.8%),初中120例(31.1%),高中(中專)132例(34.3%),大專以上者53例(13.8%)。
兩組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以及職業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自編糖尿病患者及其健康人群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文化程度,職業,病程等資料;②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7]:該量表為目前測量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唯一有效的工具[8],共包含10個條目,每個條目計分均采用Likert 5級評分制,總分為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越重。0~25分表示低水平自我感受負擔;26~33分表示為中等水平;34~50分表示為高水平。量表內容效度為1,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數=0.9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9]。③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10]:采用SF-36評價患者的健康狀況,SF-36共包含36個條目,分為8個健康概念和1個健康變化自評。8個健康概念分別為生理功能(10個條目)、生理職能(4個條目)、身體疼痛(2個條目)、總體健康(5個條目)、活力(4個條目、社會功能(2個條目)、情感職能(3個條目)、精神健康(5個條目)、健康變化(1個條目)。計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好。研究證實[11],SF-36量表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評價,具有較好的效度和信度。④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12]:該量表包括客觀支持(3個條目)、主觀支持(4個條目)及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條目)等3個維度,共包含10個條目。總分即10條目計分之和,范圍為12~66分,得分越高,表示社會支持水平越高。該量表重測信度為0.92,各條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間,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調查方法 本研究調查人員在內分泌科門診值班醫師的協助下,向研究對象發放調查表。調查前,調查人員首先向研究對象講解本研究的目的,調查方法及其問卷填寫的要求,告知研究對象本人仔細閱讀問卷,認真填寫。問卷填寫后當場回收。本次共發放問卷800份,回收80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但是經檢查,發現糖尿病患者中有個人資料不完整及量表條目有漏答者共計15份,為無效問卷,有效問卷為385份,有效問卷率為96.00%。根據糖尿病患者的人數,按性別、年齡等相匹配原則,選取健康人385名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SSRS、SPBS及SF-36評分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和AMOS7.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進行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中介效應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SSRS、SPBS及SF-36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SSRS及SF-36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SPB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2社會支持、自我感受負擔及健康狀況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自我感受負擔成負相關,社會支持與健康狀況成正相關,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成負相關(表2)。
2.3中介效應檢驗
建立假設,社會支持在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之間具有中介效應(圖1)。
依據中介效應分析方法[13],對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進行分析。中介效應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在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其中,中介效應(B2B社會支持=0.421×0.748)為0.315,直接效應B3為0.379,總效應(中介效應+直接效應)為0.694,中介效應與總效應之比為0.454,直接效應與總效應之比為0.546。結果提示,自我感受負擔對健康狀況的效應中,有54.6%是直接效應,另外45.4%是通過中介變量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起作用的(表3)。
3討論
3.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自我感受負擔及健康狀況分析
自我感受負擔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近年來成為了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狀況研究的熱點。所謂患者自我感受負擔是指患者由于疾病治療與護理,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和支持,擔心自己會在經濟、情感上拖累他人,成為他人負擔的心理感受[14]。自我感受負擔易使患者產生自責、內疚、擔心等心理反應,是一種負性心理反應,會影響患者的治療與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SPBS得分為(29.44±5.25)分,處于中等嚴重程度,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較重,這與有關學者的調查結果相一致[15]。因此,醫務工作者應幫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減輕自我負擔,緩解心理壓力,應充分利用社會支持減輕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16]。
社會支持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外在保護因素,社會支持不足容易使患者產生負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有利于減輕心理壓力,促進康復[17]。因此,醫務工作者應重視社會支持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得分為(36.85±5.34)分,明顯低于健康人群的(43.76±7.4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不足,這與有關學者的研究觀點相一致[18]。生存質量是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而提出的新一代健康指標,是個體健康狀況的反應[19]。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SF-36得分為(65.89±16.52)分,明顯低于健康人群的(77.75±17.3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不佳,這與有關學者研究觀點相一致[20-21]。
上述結果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社會支持及健康狀況均不容忽視,醫護工作者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其社會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減輕自我感受負擔,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
3.2社會支持對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影響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與自我感受負擔成負相關(r=-0.539,P<0.01),即社會支持水平越高,自我感受負擔越輕,反之,就越高;同時,社會支持與健康狀況成正相關(r=0.473,P<0.01),即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健康狀況就越好,反之,就越差。上述結果表明,社會支持是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另外,結果還顯示,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成負相關(r=-0.388,P<0.01),即自我感受負擔越重,健康狀況就越差,反之,就越好,這一結果提示,自我感受負擔是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雙變量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自我感受負擔、社會支持和健康狀況三者之間均存在兩兩相關性,這與有關學者研究觀點相一致[22-24],具備中介效應的基本條件[25],中介效應分析結果顯示,社會支持在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為0.315,中介效應與總效應的比值為0.454,這一結果表明,自我感受負擔既可以直接預測健康狀況,也可以通過中介變量社會支持間接預測。上述情況證明,自我感受負擔與社會支持均是健康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26-29]。當老年糖尿病患者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支持時,他(她)們的疾病自我感受負擔越輕,健康狀況就越好,生活質量亦就越高。
綜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自我感受負擔及健康狀況均不容忽視,社會支持是影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狀況的一個中介因素,在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減輕患者的負擔,促進健康,提高社會支持是重要的措施。醫務工作者要認識到社會支持在減輕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感受負擔、改善健康中的重要性,并為此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以維護患者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田凌,林慶.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特點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7B):2245-2247.
[2]余漢兵,杜冬貴,彭玲.深圳市寶安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調查[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11):6-7.
[3]景穎穎,王加紅,周玨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9):18-22.
[4]馬英姿,賈傳魯.老年糖尿病患者社會支持程度與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09, 16(14):152-153.
[5]張駿,肖樹芹,賈燕瑞.哮喘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4):251-253.
[6]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07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8,24(2):1-22.
[7]Cousineau N,Mcdowell I.Measuring chronic patients' feelings of being a burden to their caregivers: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scale[J].Med Care,2003,41(1):110-118.
[8]潘小為,羅金玲,肖翠霞.晚期癌癥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研究與對策[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4):490-491.
[9]甘莉,楊蓉,耿丹.中青年首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現狀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4):32-35.
[10]汪向東,王西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76-79.
[11]王樂三,孫振球,蔡太生,等.健康測量量表SF-36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17(21):2651-2654.
[12]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4(2):98-100.
[13]溫忠麟,侯杰泰,張雷.調節效應與中介效應的比較和應用[J].心理學報,2005,37(2):268-274.
[14]Kowal J,Wilson KG,Henderson PR,et al.Change in suicidal ideation after interdisciplinary treament of chornic pain[J].Chin J Pain,2014,30(6):463-471.
[15]馮曉玲,王麗平,朱建.糖尿病老年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調查分析[J].環球中醫藥,2013,6(S1):124-125.
[16]余瑞,李惠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6,45(12):1670-1672.
[17]陸映霞,伍微,王冬兒,等.社會支持和心理資本對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7,37(6):1244-1251.
[18]俞瓊,姚文鳴,鮑潔瓊.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現狀及社會支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3):399-400.
[19]陳燕,安洲,康耀文,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1,30(3):249-252.
[20]段鵬,涂萍,吳和平,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及干預策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5237-5239.
[21]張文漢,胡素君,劉一心,等.深圳市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和心理及社會支持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12(1B):165-166.
[22]張河川,李如春.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7):2037-2039.
[23]張駿,肖樹芹,賈燕瑞.哮喘患者自我感受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4):251-253.
[24]米艷.鼻咽癌放化療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與生命質量的相關分析[J].全科護理,2017,15(13):1603-1604.
[25]周亞男,焦彬,劉鐵橋,等.自尊在大學生應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間的中介效應[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 19(3):370-371.
[26]李媛,商戰平,劉紅.老年骨質疏松病人自我感受負擔與健康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全科護理,2017,15(20):2460-2461.
[27]姚美芳.2型糖尿病病人應對方式及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全科護理,2016,14(16):1678-1679.
[28]王嵐.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7):29-30.
[29]欒雙.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社會支持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7):163-166.
(收稿日期:2017-12-12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