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文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為了使我國快速過渡轉化成為網絡強國,選擇進行信息安全控制模式創新性設計開發,顯得尤為關鍵。文章針對大數據時代的具體發展趨勢、目前信息安全的全新特征和全新規范要求,以及日后信息安全控制的科學建議等內容,進行有序的論證分析,為各類行業、社會更好地適應大數據時代趨勢指明方向。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新特點;新要求;控制建議
在社會各類科學技術、產業項目融合大發展的背景下,大數據應運而生,特別是在國際化進程持續加快背景下,有關數據信息數量、發展范圍、流通速率等都發生了系統性的變化。而國際信息連接和交互作用愈來愈深刻的今天,我國外交、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等事業受到深刻的影響,傳統形式的信息安全管理理念模式和技術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選擇認清大數據時代的實際發展趨勢,理清信息安全的全新特征和要求,有著重大意義,必然引起各類相關技術人員的極大關注。
1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作為數據集合體,其特點有類型多元、容量巨大、應用方便快捷、發展前景理想、管理方式科學等,其優勢顯而易見,也視為最為關鍵的信息技術。大數據背景下萬物互聯優勢明顯,一定程度上推動國際經濟的高速發展,開始朝著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共享化、互聯化等管理模式轉變,信息安全也正由此同時步入到大數據時代。近期,西方發達國家接連制定與實施大數據緊密相關的國家發展方案,說明大數據的確是現代社會轉型和經濟發展的創新推動媒介,為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創造諸多機遇和挑戰。而發達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的頒布和實施,正好為我國適應大數據時代提供了諸多參考依據,所以在2014年開始我國正式設置并執行大數據行動綱領,并且在十三五階段,開始將大數據作為今后發展的主流,同時彰顯出其獨特的經濟與戰略意義。我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迎來全新的機遇,例如線上線下、軟硬件、政府行業、人和萬物等不同主體彼此間都做到了數據融合、共享、跨越性滲透,以及有效聯接等目標。但是機遇往往和挑戰并行,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綜合、動態、交織、繁瑣特性也依次倍增,使得我國不得不針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產生全新的認知。
2 現階段我國信息安全的全新特征
迎來大數據時代,我國各類行業都開始找到便利、驅動、轉型的關鍵點,在信息安全管理上也伴生出許多深刻的風險隱患,使得信息安全就此呈現出全新的特征。和信息安全傳統的控制方式相互對比,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安全,不管是在性質、內容、形態,或是時間、空間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況且處于重構的關鍵時期,但部分信息安全管理展現出綜合、規模、跨域、隱形等全新特征。
2.1綜合安全特征
大數據環境下,信息安全呈現出協同、互聯、交叉、共生、雙贏等全新特征,引領批量化數據信息朝著民生管理、城市改建、產業經營、行政事務監督控制等多向跨越性發展,使整個信息安全綜合性倍增。究竟怎樣積極貫徹國家綜合安全控制準則,確保維持民眾、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際的安全狀態,進一步開發出富有中國特色的國家信息安全控制路徑,己然成為綜合安全發展探索的重點。
2.2規模安全特征
步入大數據時代后,萬物開始互聯,促使信息傳播形成全新的形態,加快了物一物、物—人、人—人彼此間的聯接進度。經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日漸發達之后,我國網民數量急速增長,持續到2015年已經飛升至7億,在這類群體網絡活動軌跡被細致性記錄和提取過程中,涉及數據概念以更為高效率地在不同行業領域當中滲透,為以后社會大眾日常生活和生產提供豐富的數據參考服務。與此同時,批量化的數據信息開始匯聚在數據中心,使得數據規模化風險效應持續加劇,不免對用戶個體的私人信息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脅,就像是網絡中肆意泛濫的黑客入侵行為等,經常會導致用戶信息被隨意竊取、更改,甚至是盜用。
2.3跨越安全特征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愈來愈深入的過程中,涉及我國信息技術、各類專業人才、學術知識等,都已經達到跨區域性的傳播,該類創新型信息推送方式,使得我國各類數據資料都做到與別國之間的互聯互通,盡管這部分信息被賦予更多的交互便捷性,但是卻也同步帶來種種安全隱患。尤其是面對那些跨境信息風險問題時,需要國家快速創建專門的跨境數據監測系統,確保全面監督控制好我國的跨境數據傳導機制之后,切實維持國家信息整體的安全性。
2.4泛在安全特征
大數據技術推廣和發展期間,因為網絡運行的便利和快捷性,使得各類信息資料都可以靈活融入不同行業領域中,順勢彰顯出跨國家、跨行業、跨機構、即時性、快速隱蔽性等特征。證明如今我國計算機信息管理己然透過傳統的靜態模式過渡轉變動態層面,而且在管理時間要求上也明顯變得更為嚴格一些。
2.5 隱性安全特征
以大數據為背景的信息安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類細節特性。
(l)數據信息伴有強烈泛濫和冗余特征,使得不良數據過量,屏蔽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有待設置嚴格的監督控制,這樣才能確保實時性挖掘和發揮有價值的信息。
(2)跨境互聯作用下,以改變了信息質量,需要日后信息管理活動中予以深入性校驗認證和解析。
(3)移動信息技術的推廣,使得點對面的信息傳播方式得以調試,進一步朝著點對點、圈對圈等全新方向轉變,特別是在較強隱蔽性特征影響下,使我國不免迎來更加深刻的信息安全挑戰。
(4)大數據環境在創新型線上業務中,許多不法分子有犯罪行為,它們隱蔽性和危害性較大,大數據面臨的困境令人擔憂。
3 大數據時代對于信息安全的全新規范要求
3.1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在大數據技術環境下開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要保證積極貫徹最新的安全控制理念并大力進行技術創新。如體制方面,積極融入協同作戰理念;技術方面,加大獨立科研力度,進一步開發出自我核心的信息安全控制技術;機制方面,實施動態化監管方式,覆蓋落實集合預防、應對、彌補等功能特性的管理線路;傳遞途徑方面,由傳統垂直傳遞向扁平化傳遞方式轉變;人才選取方面,則更加關注人才的專業技能、創新意識和綜合素養。
3.2管理路徑的新要求
大數據時代是一把雙刃劍,既能賦予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較多的便利性指導,也伴隨著許多虛假和垃圾信息,為了保證日后更高效率的開發應用大數據,就必須要及時強化對數據管理控制的力度,即基于分布式數據觀察方式,為日后數據信息可靠性應用提供保障。目前我國大數據發展期間存在許多有待完善的細節,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進而大量散播謠言,使得網民認知不清,逐漸喪失數據理性分析的能力。所以,在開展信息管理活動期間,要保證細致鑒別各類信息真偽,最終塑造出更加安定和諧的大數據環境。
3.3管理政策的新要求
為了確保今后我國大數據發展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和有法可依,就必須依照大數據和信息技術自身發展規律,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數據法制化監督管理。如:(l)用統一監管模式,在開放性的信息環境下進行嚴格監督,規避以往信息網絡各自為政的消極現狀;(2)借助數據信息應用功能優化和價值擴大,以及法律保障條例健全等途徑,令信息風險隱患遏制在較低范疇之內,進一步促成信息流動的自由性和相關法律保障體系的完善有效性。
4 大數據時代下我國信息安全的科學性控制建議
4.1制定實施更多支持性政策 盡管說如今我國已經將物聯網發展納入到十三五規劃當中,不過涉及服務于大數據發展的有關規劃和政策還十分有限。在大數據技術持續深入性影響個體生活、企業決策、國家治理等活動趨勢下,不同國家都積極搶占該類科學技術的競爭戰略制高點,我國也要做到不甘人后,及時制定相關服務型政策法規,力求針對大數據技術發展進行更為理想化的支持引導。
4.2強化對個體隱私信息的保護力度
由于個體信息在網絡中經常被頻繁地應用,難免會令一些敏感性的私人信息泄露出去,此時就可以考慮借助大數據技術透過多重路徑進行重要信息收集、分析、利用。長此以往,就可精準地判定特定人員的消費趨向、興趣偏好等,隨后予以靈活性定位,使得各類敏感信息的消費和使用權等,都依次接受法律明確性的規定與約束,令一切個人隱私信息同步受到專門監管機構的嚴密保護。
4.3深化網絡安全保障實效
在我國信息采集范疇持續擴張、類型愈加多元化背景下,網絡數據傳輸量開始急劇增長,其間由于大數據能夠分析確認更多價值高的信息,使得許多黑客難以忍受誘惑肆意地進行網絡攻擊和信息竊取,隨后將接連引發無法想象的物質和心理方面的影響。所以,選擇及時深化網絡安全保障實效,在大數據時代之下顯得異常關鍵。
5結語
綜上所述,步入大數據時代之后,信息安全開始呈現出全新的特征和規范要求。為了進一步保護社會大眾的私人信息,挖掘出更多有利于社會改革發展的指導線索,作為信息安全管理機構,必須要積極開辟更加多元化和有效性的監督管理路徑,同時制定一系列支持服務型政策。長此以往,才能使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目標,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田永民.大數據時代面臨的信息安全機遇和挑戰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 (23):158-163
[2]雷善雨.淺析大數據環境下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J]科技創新導報,2015 (32):111-118
[3]林國勇.大數據時代面臨的信息安全機遇與挑戰[J].信息化建沒,2016 (1):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