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二局昆明隊冒著余震危險開展搜救
“同志們,困在里面的9個人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是這9個兄弟、9個家庭的希望。現在到了踐行‘救人初心’、為黨分憂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活著救出來!”這是2017年9月14日18時10分,在前往玉磨鐵路曼么隧道坍塌現場的途中,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二局昆明隊隊長、“戰時黨支部”書記文舟在飛馳的指揮車上給支部11名黨員上黨課的一幕,這已是“戰時黨支部”的第14次戰前黨課,支部黨員稱之為“初心黨課”。
第一次“初心黨課”是在參加滬昆客專湖南段Ⅳ標紅嶺隧道塌方救援途中上的。當時,不少黨員和普通隊員都覺得黨支部書記文舟在“唱高調”,所以支部書記在車里站著大聲講,大家在下面坐著小聲講,有的隊員甚至說:“救援不過是一份工作而已,盡心盡力就好,哪有這么多的道理?”文舟沒有解釋什么,也沒有責怪誰,一下車就組織黨員前往塌方點勘查現場,其他隊員見黨員們不顧生命危險前往險地,紛紛咬牙跟進。
參加過多次救援行動的廖威說:“第一次鉆進漆黑的隧道時,我真的害怕,但一看到鮮紅的黨旗,心里就有了主心骨,增強了維護黨員形象的信念。當救援成功后,看到家屬們與被困親人相擁而泣,聽到他們感謝黨的話語,我深刻體會到——‘不忘初心’真的不是空談!”
黨支部書記文舟看到了“初心黨課”鼓舞干勁、團結隊員的“特殊效果”,干脆把黨課課堂搬出會議室,安排在疾馳的救援指揮車上、綠樹成蔭的體能訓練場上和荒無人煙的救援演練基地里,學習如何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要求貫徹落實到救援工作當中,探討如何讓應急預案和救援方法發揮出最佳效果。
平日里,“戰時黨支部”要求黨員們時刻佩戴黨徽。支部委員李影平說:“黨徽不僅是身份的象征,還是最重要的‘救援裝備’。戴著它,黨員就有了‘舍我其誰’的信念,在救援中敢闖敢拼,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p>
在蘭渝鐵路桃樹坪隧道流沙坍塌救援中,正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隊員們為了節約時間不穿冬裝,戴好黨徽,接令即行,千里馳援,在刺骨的寒風中成功救出5名被困人員。
云南魯甸地震發生后,他們肩負破拆等裝備,在暴雨中急行軍2.5小時、近40公里進入震中,一位88歲高齡的獲救老太太看到黨徽后激動地放聲大哭,不停地喊道:“感謝八路軍?。 秉h員們顧不得感動,繼續全力救援……
在“初心黨課”的熏陶鼓舞下,支部黨員們早已把救援工作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們中有的在妻子生產、回家探親的路上接到救援命令,立即返程投入救援工作;有的流著眼淚離開老母親的病榻,奔赴重災區;有的在得知親人去世的噩耗后,流著眼淚繼續開展救援;有的在連續奮戰5天后體力不支,累癱在泥潭中……8年來,支部黨員無一人離隊,無一個“逃兵”;8年來,已有93條生命、93個家庭在他們的奮力救援下獲得了新生。
“‘初心黨課’講的是黨性,講的是信仰,‘戰時黨支部’之所以能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離不開‘初心’黨課。今后,‘初心’黨課還要繼續講下去,不僅在‘戰時黨支部’講,還要到各行各業講,講出責任,講出擔當,講出共產黨員的好形象?!秉h支部書記文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