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本刊記者 李焱
在工程師的幫助下,你可以利用北京奔馳汽車的LCA自動涂膠機器人作畫;坐在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兩輪電動汽車上,由于運用了航天姿態控制技術,汽車在轉彎時車身會自動傾斜,過彎更加平穩且不倒;通過京東AR美妝購物體驗工具,你可以在一個空間里,360度旋轉視角瀏覽各種商品,房間里的桌子,地板上的電器,天花板的吊燈一覽無余……
在日前舉辦的第21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期間,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自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優勢,集合園區內近百家優質企業攜最頂尖產品參展。
科博會期間,開發區特別推出了一場重點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新品發布會,圍繞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節能環保等項目發布國際國內領先的創新產品。
隨著音樂聲“叮咚”響起,北京梧桐花語舞蹈學校的三名小演員與眾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制的兩個機器人同臺共舞,小演員與機器人的互動演繹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美好未來。
眾德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服務機器人、智能科技產品及智能裝備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它在國內最早推進快消、金融、機場、醫療、政務、智慧城市等商務領域智能機器人平臺服務,是平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服務行業的領先者。公司現有100多項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等自主知識產權,并率先通過“中國機器人認證(CR)”。目前,其智能產品包括商務端服務機器人“Alan”和“Boy”系列、桌面級機器人“Alan-Mini”,以及家用消費端智能產品“睡眠寶寶”等。
本次新品發布會,眾德帶來了最新款的催眠機器人“睡啦”。該款機器人具有腦波諧調安靜、舒睡氛圍音樂、催眠正念引導、自然語音交互、音樂娛樂點播、中醫穴位保健、預約心理專家、智能控制等8大功能,可陪伴人們安然入睡。
推介會發布的另一高科技產品“百路達”是一款具有開創性的新型車載顯示產品,由未來(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獨立研發而成。百路達HUD是一款高分辨率、高透明度和高耐候性的后裝抬頭顯示器,具有復合參數空間虛擬成像技術,結合深度定制地圖界面,使其顯示界面在白天晚上都清澈透明,高透高亮的視網膜顯示不會帶來眩暈感與視疲勞,晴天不懼強光、夜間不懼遠光燈炫光,嚴寒酷暑都能順暢運行,保障駕駛安全、提升駕駛體驗。“百路達”已連續三年分別摘得亞洲及全球消費電子展“創新獎”。
8個飲料瓶制成一件T恤、14個飲料瓶制成一個環保袋,盈創集團在發布會上推出的“環保再生潮品”讓人耳目一新。記者了解到,盈創集團堅持以科技為導向進行垃圾回收與再造。盈創自主研發了中國首例飲料瓶智能回收機,并陸續研制易拉罐、舊衣物、押金制飲料瓶罐、電子廢棄物等多品類、多型號智能自助回收機具。目前已在北京市學校、政府、社區、商超等公共場所鋪設,在全國20多個城市與地區投放達到6000臺,并已出口至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作為對接北京三大科學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橋頭堡”,開發區以重大產業項目為牽引,加速科技創新,全力打造北京創新驅動發展的前沿陣地。

隨著音樂聲“叮咚”響起,北京梧桐花語舞蹈學校的三名小演員與眾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制的兩個機器人同臺共舞,小演員與機器人的互動演繹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美好未來
開發區聚焦國家戰略、國際前沿,突出成果轉化和應用創新,未來將以技術創新中心為動力源泉,以落地建設重大項目為支撐,以百億級企業為龍頭、創新型企業為后備,發揮“中國制造2025”示范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培育若干帶動北京南部和東部地區產業升級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記者了解到,到2020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集群7個(7個集群中,包含千億級集群4個)、億級企業10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成長創新型企業80家、國家級和市級技術創新中心20家、“中國制造2025”示范企業50家、落地建設重大項目50項。
科技創新是國家戰略,事關“中國制造2025”的創新引領,為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去年4月,開發區審議通過了《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建立多層次、高效率的創新體制機制,形成2020年科技創新“組合拳”。
圍繞2020年落地建設50個產業創新重大轉化項目的發展目標,開發區已經陸續啟動建設北汽新能源電動車、冠捷生產線智能化改造等20個重點項目。以集約發展、集群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為抓手,集中布局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企業,補齊產業集群短板。
按照“成熟一個、掛牌一個”的原則,開發區將建成2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研發轉化并重的前沿性技術創新中心。目前已經掛牌光刻機零部件、新型顯示、基因技術轉化、創新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等11家中心,6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已研發完成國際領先新技術64項;中心承接來自“三城”、國內重點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任務22項;已累計引進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高端人才22人,承擔了24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申報22項。
開發區將重點推廣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遠程運維服務5種智能制造創新模式,培育“中國制造2025”示范企業。
記者獲悉,去年京東世紀貿易、京東信息技術、北京奔馳、京東方、拜耳醫藥、北汽新能源、中芯國際、金風科技等園區企業產值已達到百億級;已經篩選確定的20家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年平均增長率達到62%,估值/市值總額725億元。開發區百億級領軍企業、“小巨人”、“獨角獸”企業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