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漪 特約撰稿人 牛劍凱
(特約撰稿人單位: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資處)
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京能集團”)歷經多年發展,目前已形成了煤、電、熱一體化的大能源發展格局,主要業務涵蓋電力能源、熱力供應、煤炭經營、地產置業、節能環保和金融證券等多個板塊。為適應國有企業大規模“走出去”和高水平“引進來”的對外開放新常態,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近年來,集團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斷提高對外開放與國際化水平,深化能源領域對外合作,在人均裝機容量水平整體偏低的東南亞、西亞和北非地區,大力拓展中俄、中塔、中蒙、中巴及東盟各國電源點及能源基地項目,并力爭到2030年,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在電力能源領域的合作取得實質進展,建設一批示范電站,滿足當地能源需求。
京能集團是北京市政府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2004年12月,原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與原北京市綜合投資公司合并重組,成立了京能集團。2011年12月和2014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從優化首都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高度決定,京能集團先后與北京熱力集團和京煤集團兩次實現重組,掀開了京能集團發展的新篇章,逐步發展成為以電力生產和供應,熱力生產和供應,煤炭生產和銷售,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能源服務集團。
作為首都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京能集團的投資范圍遍及我國25個省、市、自治區,并積極踐行“走出去”發展戰略,不斷向海外市場拓展。目前,集團在澳大利亞擁有格倫風電項目(電力裝機16.55萬千瓦)、格倫光伏項目(電力裝機1.32萬千瓦),以及剛剛完成收購正在籌備建設的拜亞拉風電項目;作為京能集團上市公司之一的昊華能源是非洲煤業第一大股東;京煤化工投資了蒙古達瓦滿度拉煤化工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京能集團全面貫徹黨中央重要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的決策部署,立足主業,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堅持將“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以電力能源為重點,以平臺建設為支撐,以合作共贏為目標,精準對接重點國家和重點地區,在服務好北京市能源供應的同時,著力培育集團發展的新動能,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外發展新格局。計劃到2020年,集團將建立統籌推進對外開放與國際化領導協調機制,成立專門工作機構,搭建投資管理平臺,組建專業管理團隊,完善境外投資管理流程和標準,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和信息服務網絡。到2030年,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電力能源領域取得實質進展,建設一批示范性電站。與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建立技術合作和商業合作的良好關系,利用行業高精尖技術,初步形成多國別、多領域、多方式、多層次的梯度海外發展格局。

澳大利亞格倫風電項目是京能集團“走出去”發展的首個電力項目,也是我國電力企業中較早在澳洲投資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目前,已在格倫風電廠址內擴建格倫光伏項目,成為澳大利亞首個工業級大規模風光共置示范項目,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一行曾視察格倫風電項目,當得知該項目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第一大風電項目,且90%的設備為國產時,稱贊該項目是“產能一條龍”;新南威爾士州能源部長唐?哈爾溫也曾赴格倫項目現場考察,他了解到,格倫項目每年定期向當地社區居民開放,通過參觀、交流等方式,向他們展示最真實的電場運營情況,向孩子們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識,增加他們對電場及新能源的了解,鼓勵當地學生參與可再生能源的科技發展。此外,通過社區合作機制和清潔能源基金等方式為社區經濟發展和就業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為可再生能源項目在當地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是京能集團在澳洲電力市場的首次亮相,通過高質量的項目水平、專業的運營能力、良好的社區互動,將“京能”的品牌展示出來,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并不斷吸引準備拓展澳洲市場的國內同行參觀京能的項目。


京能集團澳大利亞格倫風電、光伏項目
隨著品牌效應顯現,京能集團在澳洲電力市場逐漸占據主動優勢,不斷有新的項目方愿意與京能合作。隨著澳洲控股公司的成立和澳洲隊伍的不斷壯大,集團對當地電力項目的投資信心和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投資成本隨之降低,逐漸形成了良性循環。2017年底,成功收購拜亞拉風電項目并進行投資建設,擬電力裝機約10萬千瓦,預計2019年竣工投產。同時,儲備了多個優質項目,待后續研究開發。
京能人將專業、嚴謹、誠實守信的做事態度從國內的能源項目延續到海外市場,已初步形成一定的投資規模。當看到京能集團的風機矗立在澳大利亞廣袤的土地上交錯轉動時,京能人的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
“一帶一路”沿線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落后,能源供應嚴重不足。京能集團按照北京市參與建設“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充分發揮集團熱電聯產、煤電熱一體化等方面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供電、供熱、供冷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重點關注人均裝機容量水平整體偏低的東南亞、西亞和北非地區。充分利用國家領導人出訪成果,大力拓展中俄、中塔、中蒙、中巴及東盟各國電源點及能源基地項目。
2015年9月,京能集團與中國能建聯合考察土耳其電力能源市場,并對土耳其某燃煤發電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初步論證。該項目總投資約16億美元,建設規模2×66萬千瓦超臨界燃煤機組,同步建設濕法脫硫和SCR脫硝裝置。同年12月,項目方專程來京對京能集團進行回訪,雙方就電廠的詳細技術指標、財務指標、股權轉讓方案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實地考察了京能集團水洞溝電廠。項目方對京能集團的資本實力、運營管理能力和合作誠意表示由衷肯定,隨后,項目方、中國能建與集團簽署了三方合作備忘錄。
2016年2月,京能集團對孟加拉國南達爾卡達島2×66萬千瓦煤電項目進行了初步調研論證,項目方與技術咨詢公司、設計院等相關機構代表隨后在武漢召開項目討論會,就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洽談,制定進一步研討方案。
此外,在蒙古、印度尼西亞、烏克蘭、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京能集團有多個正在考察論證的項目。未來將推進印度尼西亞、柬埔寨、波黑等國家的煤電項目、波蘭海上風電等項目的前期論證,密切跟蹤土耳其、立陶宛、波蘭、孟加拉、卡塔爾等國家電力能源項目,緊抓機遇,提前研判,制定切實可行的合作方案,切實解決當地能源供應不足等問題。
在集團“十三五”發展總體規劃中,成為國際一流的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是京能集團的愿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帆曾表示,所謂國際一流,至少應包括“卓越的戰略管理、優良的經營業績、優質的綜合服務、廣泛的品牌影響、持續的創新能力、強大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一流的人才隊伍、優秀的企業文化和較大的規模體量”等九項核心要素,在這些方面,集團將繼續努力,逐項量化突破,進行全方位對標,尋找自身差距,明確努力方向,逐步實現目標。

京能集團京煤化工蒙古達瓦滿度拉煤化工項目
在穩步有序推進“一帶一路”及其他海外重點項目的同時,為持續提升集團對外開放與國際化水平,京能集團制定了多項重點發展任務。未來,京能集團將緊抓北京市創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機遇,加強與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合作,積極尋找境外潛在合作伙伴,通過技術合作、市場合作、重組并購等方式,積極開展儲能、分布式能源、氫能、能源互聯網等符合首都能源發展的高精尖技術引進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大自主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讓優質的創新成果和技術為集團改革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擴展融資渠道,提高資本運營水平方面,集團將主動對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北京市外經貿發展引導基金等金融機構,同時,集團正在籌建能源科技基金,進一步打通產業上下游的相關領域投資渠道。集團與國內外投資銀行建立了緊密的溝通機制,在香港上市的京能清潔能源公司將繼續發揮其海外融資平臺作用,通過定向增發、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進一步擴大融資通道,降低融資成本。發揮集團財務公司平臺優勢,統籌境外項目資金管理,開展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和稅收籌劃,提高集團國際化運營水平。
能源行業在發展的巔峰時期既面臨新的挑戰,又存在無限機遇。京能集團將不斷加深對外合作的層次和領域,不斷探索新的戰略發展模式,不斷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更清潔更可靠的能源供應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