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普洱市中醫醫院藥劑科,云南 普洱 665000;2.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傳統藥物比較研究所,上海 200040
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豐富,日照充足,森林茂密,植物藥材資源豐富。古代普洱屬于瘴癘之地,尤其端午節前后,春夏之交,萬物復蘇,多雨潮濕溽熱,蚊蟲肆虐,病菌容易滋生,各種傳染病、地方病進入高發期[1]。普洱地區的人們便運用當地豐富的藥材資源,來抵御疾病,進而逐漸形成了“過端午,吃藥根,換腸肚”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前后,當地百姓將采挖來的各種中草藥在農貿市場進行交易,由于對中草藥的認識及市場需求的不同,市售的中草藥品種繁多,而廣大市民對于市場所售中草藥的了解認識有限,尤其是對某些有毒藥材的認識還不夠,盲目選擇藥根膳食,不但達不到治未病養生的效果,還可能會引起機體功能的損傷。因此對于毒性中草藥的整理和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筆者通過查閱資料以及實地考察等方式對普洱地區端午藥市進行調查研究,以了解該地區的毒性中藥材的分類與應用狀況。
中醫素有“以毒攻毒”治療原則,毒性中藥的應用已有數千年歷史。中藥毒性內涵包括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毒”指藥物的偏性,“毒”既是藥,如張仲景說:“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因氣味之有便也……,大凡可以辟邪安正者,均可以稱為毒藥,故曰毒藥攻邪也”。這里所指的毒藥,即是泛指一切藥物;后者則指藥物的毒副作用,即藥物對機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及損傷。如朱砂、附子、斑蝥等含有毒性化學成分,使用不當易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筆者討論的毒性藥材指的是后者。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在論述藥性時指出藥物分為有毒無毒,將其所載藥物按功效及毒性大小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多具有毒性,不宜久服?!吨袊幍洹穼⒍拘灾兴幉姆譃闉椤按蠖尽?、“有毒”、“小毒”三級[2],有大毒的中藥材毒性大,安全范圍小,臨床應用需謹慎。
2.1 調查時間與方法 于2015~2017年農歷4月24日~5月5日期間,對普洱老街農貿市場、五一農貿市場等藥市出售的各類中草藥進行調查,對藥市的藥農、藥商、民醫藥學者等進行咨詢走訪并記錄所售中草藥名稱、功效、用途和用法。同時收集部分常見、易混淆中草藥樣品,進行拍照整理。參考《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云南中草藥》、《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等相關文獻資料,將所有記錄資料及圖片進行分類整理鑒別,并對其毒性藥材進行歸納總結。
2.2 調查結果
2.2.1 普洱端午藥市基本情況 藥市所售中草藥,主要為當地習用品種,大部分為鮮品,多數品種為野生,如雙腎子、一窩雞、滿山香、生藤、山烏龜、大麻疙瘩、黑威靈仙等;少數為家種品種,如牛蒡子根、小紅參、茴香根等。不同種草藥價格相差較大,如野生重樓1kg約500元,水牛膝、土黨參1kg約100元,生藤、滿山香每捆5~10元,這種價格的差異主要原因為野生藥材量少、草藥功效顯著或用做藥膳味道鮮美。部分藥商對所售中草藥具有一定的了解,能根據消費者要求自由搭配藥根售賣,但對于某些毒性藥材的認識還不夠,如商陸(大麻菜)有毒不宜久服,生何首烏對肝損傷者應慎用,仙茅陰虛火旺者慎服。
2.2.2 毒性藥材來源、功效、毒性比較 經過實地調查,共記錄了百余種中草藥,通過咨詢民藥所專家、查閱相關資料,初步分析整理鑒定出136種常用中草藥,其中文獻記載有毒中草藥19種。詳見表1。

表1 普洱端午藥市常見毒性藥材來源、功效、毒性比較
續表

表1 普洱端午藥市常見毒性藥材來源、功效、毒性比較
通過對毒性藥材的調查可知,毒性藥材涉及14科19種藥用植物。其中,有“小毒”的中草藥12種,占毒性藥材的63.16%;“有毒”的中草藥6種,占毒性藥材的31.58%;毒性較大的藥材1種,所占比例為0.53%。具有“小毒”的藥材多具清熱解毒的功效,如苦天茄、地不容、重樓、艾葉、黃藥子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大部分“有毒”藥材除具有清熱解毒外,還有“祛風、利濕、散結”的功效,如商陸、大黃藤等?!按蠖尽彼幉牟轂酰湫詿?,與“小毒”、“有毒”藥材的清熱解毒功效不同,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
2.2.3 毒性藥材性味、歸經、功效毒性比較 毒性藥材的四氣屬性以寒、溫、熱為主,毒性相對較小的藥材多為寒、溫性,毒性相對較大的藥材熱性為主,如仙茅、烏頭性熱;五味屬性以苦味居多,辛味次之;在歸經上多歸于肝、肺、脾經??傊拘运幉牡男晕镀远驾^大。詳見表2。

表2 普洱端午藥市常見毒性藥材藥性功效與毒性比較
續表

表2 普洱端午藥市常見毒性藥材藥性功效與毒性比較
2.3 部分毒性藥材概述 草烏味辛、苦,性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臨床上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藥理研究證實,草烏具有鎮痛、局麻等作用。然草烏的治療量與中毒量接近,口服0.2 mg烏頭堿即可使人中毒,若使用不當,極易產生毒副作用,導致嚴重心率失常與休克,重者甚至中毒致死。臨床應用過程中,常采用炮制先煎的方法降低草烏的毒性,如生草烏一般用甘草、黑豆炮制后使用,制草烏在使用過程中先煎煮1~2 h,直至“口嘗無麻舌感”。草烏的毒性成分主要為烏頭類生物堿,在煎煮炮制過程中,即是將毒性較強的雙酯型烏頭堿水解成毒性較小的單酯型生物堿及幾乎無毒的烏頭原堿。
商陸性寒、味苦,有毒,具有逐水消腫、通利二便、解毒散結的功能,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用于水腫尿少,腹水脹滿,外治癰腫瘡毒。商陸的主要成分有商陸多糖、蛋白質和三萜皂苷等,其中商陸皂苷具有抗炎、抗腫瘤、調節免疫等多種藥理活性,然大劑量的商陸皂苷甲對肝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3]。商陸生品毒副作用較大,歷代本草記載為有毒?,F代毒性研究表明商陸對人體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圴具有毒性,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并伴有眩暈頭痛、體溫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嚴重者言語不清、躁動抽搐,甚至昏迷和死亡。商陸毒性大,臨床使用前經“醋炙”后可其毒性降低。
仙茅味辛,性熱,有毒,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寒濕的功效。用于陽痿精冷,筋骨痿軟,腰膝冷痹,陽虛冷瀉?!渡褶r本草經疏》記載:“凡味之毒者必辛,氣之毒者必熱。仙茅味辛,氣大熱,其毒可知矣”。即仙茅的毒性主要由于其辛熱之性而引起[4]?!侗静菥V目》記載:“仙茅,惟陽弱精寒,稟賦素怯者宜之。若體壯相火熾盛者,服之反能動火”。因此,在應用仙茅時因辨明證型,而后用藥,其陰虛火旺者慎用。
黃藥子性寒,味苦,有小毒,歸肺經、肝經,具有散結消癭、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臨床上用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咽喉腫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腫。然黃藥子引起的藥源性肝腎損傷也不容忽視,其主要毒性成為為薯蕷皂苷及薯蕷毒皂苷等成分,久服可引起蓄積中毒?,F有初步研究表明[5-6]黃藥子配伍當歸、甘草后,可明顯減輕對肝細胞的損傷程度 。
綠蔥根,為百合科植物折葉萱草的根,味甘、性平,然不同文獻對其毒性的描述不一,如《中藥大辭典》記載其無毒,而《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記載有小毒。由于綠蔥根同名異物品種較多,如百合科植物萱草、北黃花菜、黃花菜、小黃花菜的根均有別名“綠蔥根”?!吨腥A本草》記載其“味甘、性涼,有毒”;《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記載:“萱草同屬植物檸檬萱草、褶葉萱草、北黃花菜、紅萱的根亦供藥用,但有些種具有毒性,服過量可致瞳孔擴大,呼吸抑制,甚至失眠和死亡,因此必須加以謹慎”。由此可見綠蔥根藥材基源混亂,代用品和正品雖均同百合科植物,但毒性不同。因此,在查閱文獻時,因注意藥材基源的正確。
通過對毒性藥材的概述可知,引起毒性藥物中毒原因較多,如藥材基源混亂、辨證不清、未經炮制、煎煮方法不當、超劑量、長時間服用及配伍不合理等。因此,在使用該類藥物時,應明確藥材基源,依法炮制,在中醫辨證的指導下,嚴格控制劑量、正當配伍、合理應用。
此外,隨著中草藥在臨床的廣泛應用,一些傳統意義上被認為無毒的中草藥,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新的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如何首烏在傳統中醫藥理論中被認為是重要的補益圣藥,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祛風的功效。然而,近年來何首烏導致肝損傷的報道屢見不鮮。如朱云等[7]回顧分析了有何首烏及其制劑應用史的藥物性肝損傷(DILI)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表明何首烏及其制劑可導致DILI。李曉菲等[8]對生首烏與制首烏的肝毒性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生首烏毒性較大,在接近臨床等效劑量的情況下生首烏即可表現出肝損傷作用,而制首烏表現出肝損傷的劑量是擴大4倍。
毒性中草藥大多藥性峻猛,療效顯著,對某些疑難雜癥和急病重癥具有獨特療效。比如回陽救逆的附子,瀉下逐水的商陸?,F代研究表明,含毒性藥材對惡性腫瘤、風濕病、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作用明顯,如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然而,含毒性藥材治療窗窄,風險較大,使用不當容易引起中毒反應或其他不良反應,因此。臨床上應合理使用毒性藥材,以中醫辨證用藥為前提,選擇適當的劑量及正確的煎煮方法,合理配伍,以確保毒性藥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普洱端午藥市所售中草藥多具有以清熱解毒和祛風濕藥物的功效,與端午節正值春夏之交、氣候悶熱潮濕,人體易感熱、濕邪的特點相適宜。體現順應天時的養生觀念。
多數地方習用中草藥基礎研究還比較薄弱,相關文獻資料較少。一些地方常用、功效顯著,資源豐富的中草藥具有進一步研究價值,如理清藥材基源、弄清藥效成份、完善藥效基礎研究,此舉不但可以保證當地百姓用藥安全,對開發和利用當地藥材資源具有重大意義。
[1]楊文?。斩宋缢幟褡逅幧硼B生習俗[N].云南日報,2017-5-14(8).
[2]梁建文.毒性中藥的分類與臨床應用[J].廣州醫藥,2007,38(5):70-71.
[3]周倩,姚廣濤,金若敏.薯蕷皂苷致肝毒性的初步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9(2):29-32.
[4]鮑薈竹,趙軍寧,宋軍,等.關于補益中藥仙茅毒性的認識與思考[J].中醫藥創新與發展:219-222.
[5]華碧春,卓實,史道華,等.甘草減輕黃藥子肝毒性的研究[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1):23-25.
[6]于棟華.黃藥子配伍當歸的減毒及機理的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7.
[7]朱云,劉樹紅,王伽伯,等.何首烏及其制劑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2):23-25.
[8]李曉菲,李娜,涂燦,等.基于內毒素特異質模型的生首烏與制首烏肝毒性比較研究[J].中草藥,2015,46(10):1481-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