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 殷鑫
指導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醫師 趙 冬

76歲的陳叔去年開始出現尿頻、尿急等癥狀,他認為這是老年常見病,即使去醫院,估計也就是前列腺的問題,便自行去藥店買了些藥,但服藥后癥狀并沒有明顯改善。日前,陳叔決定去醫院看病。經過檢查,陳叔被確診患有腎囊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醫師趙冬指出,腎囊腫雖然是良性病變,且沒有惡性傾向,但如不予理會,任其發展,最終會損害腎臟。
腎囊腫是成年人腎臟最常見的一種結構異常,可以為單側或雙側,有一個或多個,直徑一般為2厘米左右,也有直徑達10厘米的囊腫。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囊腫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單純性腎囊腫多見于50歲以上的成人,80歲老年人單純性腎囊腫的發病率在50%以上,且男女皆有患病的可能。腎囊腫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明確,可能與基因突變、先天發育不良、各種感染等因素有關。
雖然腎囊腫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很高,但大家也無須驚慌,因為腎囊腫幾乎沒有惡變可能,一般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如果腎囊腫過大,壓迫到腎臟或出現梗阻,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如腰酸、尿路感染、血尿、發熱等。所以專家建議,如確診腎囊腫,應每年做一次B超檢查,觀察腎囊腫的變化。
有些患者認為既然腎囊腫一般無害,就不用切除;有些患者則認為即使腎囊腫不會惡變,但是腎里長了東西總覺得不安全,能切就切。那么,腎囊腫到底要不要切除呢?
腎囊腫要不要切除,需考慮腎囊腫的大小和其對腎臟的壓迫情況。通常認為以4厘米為界,腎囊腫小于4厘米無須特殊處理,大于4厘米則需要觀察其壓迫情況。由于腎臟只有10厘米大小,如腎囊腫超過4厘米,壓迫腎臟,無疑會影響腎功能,造成患側腎功能受損,此時通常醫生會建議切除腎囊腫。
當腎囊腫造成單側腎臟的受損時,此時健康一側的腎臟會代償患側受損的腎臟,所以總的腎功能不會受到影響,也就不會出現全身癥狀,如水腫等,可能只出現局部癥狀。如果患者沒有每年做B超監測,則很難發現一側腎臟已受損。
目前,切除腎囊腫常用的方法是腹腔鏡下的“去頂術”,即通過腹腔鏡手術,將腎囊腫上方的表皮切除,開一個窗口,再通過這一窗口引流,從而“切除”腎囊腫。由于腎囊腫的發病特點,所以很多腎囊腫患者是高齡老人,體質較差。如老人身體不能接受腹腔鏡手術,還可通過穿刺引流“切除”腎囊腫,穿刺后注射收斂劑,即可幫助傷口收斂、吸收,非常適合身體較弱的高齡患者。
由于腎囊腫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所以一旦確診腎囊腫,為防止囊腫進一步擴大,患者應盡可能保護腎功能,如少吃高蛋白質、高脂肪等會加重腎臟負擔的食物,避免盲目用藥,盡可能少吃保健品等,減少腎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