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
節日期間,有人因飲食不節而引起胃部不適,出現消化不良等癥,要么是不思飲食,要么是腹痛、胃脹。而遇到這種情況,人們一般會到醫院開幾盒或自行到藥店買幾盒健胃消食片服下,的確能收到良好的療效。不過,針對胃部脹氣、消化不良,除了吃藥外,按摩身體上的“健胃消食穴”,也可以緩解胃部不適。
大陵穴位于人體腕掌橫紋的中點處,具體找穴的方法是:肘部平伸,手掌向上,微屈腕部并握拳,腕掌橫紋間的凹陷處即為此穴。按壓此穴會有酸脹感。

按摩此穴,對心悸、胃痛、嘔吐、驚悸、胸脅痛等癥具有明顯療效。若發生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癥,可以通過按摩這個穴位來調理。方法是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按壓此穴,每日2次,每次5分鐘,很快會收到效果。
四縫穴是經外奇穴,位于第2~5手指掌面的1、2節橫紋中間,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一般用于治療小兒疳積、百日咳等癥。如果用大拇指指尖依次掐揉四縫穴,每日2次,每次2~3分鐘,對胃脘痛、腹痛、腹脹、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癥也有效。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此穴位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手掌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小指指尖處即為此穴。

反復用大拇指按揉此穴,每日2次,每次3分鐘左右,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通暢經絡、緩解疲勞等功效。當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脹胃痛等癥時,按摩或以拳捶打此穴,就可緩解癥狀。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多種疾病按摩治療時的首選穴。此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向肘部方向約2寸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

主治癥狀為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惡心、上腹痛、心絞痛、痛經、腹瀉等。當胃脹時,按捏此穴10分鐘左右即可見效,按壓時力度以感覺到有一種酸麻脹感一直向腋窩傳導為佳。
中脘穴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心口窩到肚臍眼的中央。按摩此穴,可以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痛、腹鳴、嘔吐、便秘等,對目眩、耳鳴、神經衰弱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按摩時,要稍微用力,堅持5分鐘左右。在這期間會出現酸痛、打嗝等現象,都屬正常,不必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