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 克

美白的藥物各種各樣、非常復雜,常用的有維生素C、甘草制劑、還原型谷胱甘肽、氨甲環酸等。這些藥物通過干預黑色素的合成,阻礙黑色素向表皮的運輸過程,從而使皮膚變白。那么,“美白針”的效果到底怎么樣呢?到底能不能打?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整形美容外科郭妤醫生指出,人的皮膚像是一個很復雜、很精密的設備,“美白針”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美白的作用。除了基因、血液循環、角質層等因素,影響美白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
很多人打完“美白針”后,過了一段時間又會“黑回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曬,紫外線會影響黑色素合成,從而使皮膚變黑。另外,藥物在體內的停留時間是有一定時效的,隨著時間的延長,藥物的作用會漸漸減弱直至消失。而黑色素的合成卻是不停地進行的,因此皮膚會慢慢變黑。
“美白針”不能隨意打,這是因為
1.用藥周期 美白針的藥物成分非常復雜,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半衰期,美白針的注射療程需要專業的醫生來決定。2.注射劑量需要嚴格掌控 比如適量注射維生素C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過量注射,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3.應密切觀察人體指標 如有些中老年人本來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如果再用含甘草制劑,很可能會誘發水腫、血壓過高。又如,最常見的氨甲環酸對人體有抗凝作用,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使用后,容易出現血栓而發生危險。
需要強調的是,如要打“美白針”,一定要選擇專業的醫院或具有資質的美容機構。非正規的美容機構,若其醫療設備不經嚴格消毒,患者很可能還有感染等風險。
總之,微整有風險,消費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