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鳳凰網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高甜 周麗
隨著社會的發展,同性戀群體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中,大多數人對于同性戀群體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對于同性戀的偏見、排斥等刻板印象主要是通過媒體的報道而來,媒體對同性戀群體的報道上存在污名化現象,從而影響受眾對同性戀群體的整體認知。由于新媒體的特點及其影響力,使其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內容也更為豐富。本文通過分析以鳳凰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同性戀議題的新聞呈現,進一步探討新媒體在構建同性戀議題方面的特點。
鳳凰網是全球領先的跨平臺網絡新媒體,穩居中國第四大門戶網站,其主要依托于鳳凰衛視,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根據Alexa2013年3月的數據,鳳凰網的瀏覽量(PV)在全球電視與紙質媒體的網站中排名第一,領先于BBC、CNN、紐約時報、CCTV等媒體。同時,鳳凰網在新聞報道中的信息內容的選取上更加豐富和寬泛,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報道。
本文將鳳凰網作為研究對象,選取2011—2017年有關同性戀議題的相關報道樣本,總長度為七年的關于同性戀的報道進行內容分析,通過對同性戀議題的報道,分析其報道的態度傾向及特點。筆者通過在鳳凰網的“查找”欄中對其七年間的同性戀報道進行檢索,分別輸入“同性戀”“出柜”“gay”“男同性戀”“女同性戀”等關鍵詞字眼,搜索相關的新聞報道,對于內容無關但標題含有相關字眼的新聞報道將作為無效樣本,不予以選取。同時,收集的樣本不特別限定新聞報道形式,經過篩選,本研究共收集有效報道樣本775篇。
為方便同性戀相關報道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現對2011—2017年鳳凰網關于同性戀的新聞報道議題做如下分類:社會輿論議題、權益爭取與維護議題、違法犯罪議題、艾滋病議題、健康與情感生活議題、科研宣傳議題、娛樂趣聞議題、同性戀參政議題、其他議題。此外新聞事件的發生地分為大陸(內地)、港澳臺地區、海外地區,以及其他(報道中難以分辨歸屬地區的歸為此類)。
1.同性戀群體歷年報道的數量總體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

表1 2011—2017年鳳凰網同性戀議題報道數量變化
由表1可知,鳳凰網在2011—2017年關于同性戀議題的報道數量上總體保持著直線上升的趨勢,2016年數量上漲幅度最大,成為了報道數量的最高峰。2017年,報道量首次回落。
報道量回落從側面說明了同性戀的話題熱度正在降溫,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眾對“同性戀”群體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話題興趣降低,隨著人們多元思想文化的日益開放和視野的拓寬,媒體和社會對同性戀群體的認知和態度也更加理性和寬容。
2.國外的同性戀議題新聞報道量較國內占比更大

表2 2011—2017年鳳凰網關于同性戀議題新聞報 道新聞事件發生地分布情況
從表2中可以了解到,鳳凰網在關于同性戀議題的新聞報道中的報道重點為海外地區,而其他地區有關同性戀議題新聞報道數量最少。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外關于同性戀相關議題的新聞報道數量要大大高于國內的數量,表現出不均衡的現象。
《紐約時報》2008年至2013年有關美國同性戀議題的新聞報道上,近95%的報道內容為本國的同性戀群體及其社會狀況。在報道的新聞框架上,國外的新聞報道幾乎沒有出現對同性戀群體的消極態度,《紐約時報》在涉及同性戀犯罪的新聞內容數量上只占了全部有關同性戀新聞報道數量的2.3%,而我國關于同性戀議題呈現出明顯的負面傾向性的新聞報道則占了20%左右。①同時,在涉及國內同性戀群體的新聞報道中,媒體常常給其貼上“犯罪的”“疾病的”等負面的標簽,出現同性戀群體在報道中被“污名化”的現象,其立場和態度相較于外國媒體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國媒體在塑造同性戀形象的過程中也應該強化其正面形象,同時提高記者自身職業素養,以客觀公正的視角報道新聞內容。

表3 2011—2017年鳳凰網關于同性戀新聞報道議題分布情況
從表3我們可以了解到,鳳凰網在2011年至2017年間對同性戀議題的新聞報道中,對于社會輿論議題報道占據最大比例,該類型的新聞報道相對而言較為客觀公正。其次是對權益爭取與維護議題的報道,而對同性戀參政議題的報道與艾滋病議題的相關報道最少,且大部分為涉及艾滋病傳播及預防的訊息。其報道涉及同性戀內容的題材范圍較廣,但在其報道中存在刻板印象,污名化、妖魔化等負面標簽較多,如《貴圈真亂!一個吸毒的GAY為啥跟廖凡他爹過不去?》《“變種”導演GAY吧照流出舞男坐大腿鈔票塞進內褲》等報道,將同性戀群體與犯罪、疾病和色情等方面聯系,使得受眾對同性戀群體的刻板成見更加強烈。同時報道中常涉及同性戀群體中相互傳播艾滋病等內容,將同性戀與艾滋病關聯在一起,而關于如何預防疾病的報道較少,缺乏一定的人文關懷。
本文通過對鳳凰網2011至2017年關于同性戀議題的新聞報道進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鳳凰網在報道同性戀相關新聞時,仍存在很多問題,具有一定的負面傾向。部分新聞報道使用戲謔的口吻描述同性戀新聞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受眾對同性戀群體的整體認知,在不同程度上加劇了人們對原本就處于弱勢方群體的壓力,同時也深化了社會對同性戀群體的刻板印象。在新聞報道中,媒體應關注同性戀群體的聲音,而不是社會或個人對同性戀群體的評價,關注同性戀的情感生活,通過深度報道拓寬同性戀群體的生活空間,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②同時,應堅持平衡報道,以客觀、理性和包容的理念對待同性戀這個弱勢群體。當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正在逐步開放對待同性戀者的態度,同性戀話題的熱度在不斷上升,在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不斷發展的社會,如何對同性戀群體進行更加理性的報道,值得我們深思。
注釋:
①舒紓.新華網同性戀主題報道與形象研究[D].蘭州大學,2009.
②郭明旭.一個雙重的吊詭:媒體再現和同志污名[D].樹德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