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喬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時期,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我國經濟正處于調速換擋的重要時刻,黨中央國務院明確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提高發展效益為中心,以推進改革為主線,促進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本文分別分析了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中小企業在經濟政策調整下的發展現狀,并針對不同性質的企業如何發展,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政策調整;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
“中國經濟增長奇跡”等說明了我國在經濟政策的調整下在經濟發展中取得的成就。分析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時總結自身存在問題,和成功經驗,可以讓不同性質的企業了解今后在經濟政策的調整下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進步,促進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政策調整下國有企業的發展現狀
國有企業從產生到現在,發展非常迅速,是我國企業中的領頭羊,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2013年,國有企業的營業成本比營業總收入高0.2%,利潤增長幅度比營業總收入低4.2%,壟斷性企業的利潤達到所有國有企業的45.5%,而其他的國有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不足4%,甚至還不如銀行的定期存款的利息收益高,很多地方國有企業的收益率更加不忍直視。2016年,我國的國有企業已經有部分行業出現了全面虧損的局面。例如,當時有2家民航業的經濟效益全行業虧損,數值達到145億元。國有企業嚴峻的發展現狀,提示著我們迫切地需要找尋原因,找到解決辦法。
在國有企業的管理中,領導非常多,有的人通過關系進入國企,大多都是直接掛名拿工資,形勢十分嚴峻。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四十年,隨著外資企業、私營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對國有企業又是新一輪的沖擊。在電信、石油、鐵路等領域,國有企業依然是壟斷性,但卻滋生了嚴重的腐敗問題,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良好形象。總而言之,國有企業的現狀是經濟效益普遍低下,缺乏市場競爭力,管理效率低[1]。
二、經濟政策調整下私營企業的發展現狀
據調查,我國的私營企業79%左右都是在第二產業中,20%的私營企業在第三產業中,而在第二產業中,制造業的占比高達74%,建筑行業的占比是3%,第三產業中大多又集中在商業、餐飲、房地產,以及綜合類產業中。而私營企業中90%以上都是家族企業,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限制。我國私營企業目前發展比較嚴重的問題有兩點:第一,私營企業注重眼前的利益,所以經濟政策的調整下,企業進行轉型時期,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適應。第二,私營企業與全球化競爭沒有經驗,而在我國經濟融入全球化后,我國自身的不健全的制度和有限的經驗,是私營企業所面臨的的最大的風險。
三、經濟政策調整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表1是關于中小企業創業者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的信心指數的調查,可以看出,54%的中小企業主對未來的發展持有樂觀態度,33%的企業主抱著不好不壞的態度,12%的企業主是抱著悲觀態度的,換句話說,45%的中小企業主對于未來企業的發展信心不足。
在經濟政策調整下,中小企業的發展壓力越來越大,而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機制和管理制度等不適應發展需要,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四、經濟政策調整下不同性質企業發展建議
(一)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就要不斷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生產一種產品,或者創造一種服務,來滿足客戶某一方面的需求,這個就是看你是否能持續盈利的必備條件。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核心競爭力,可以經常問問自己四個問題:你生產的產品或者服務有價值嗎?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是否不可替代?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是否獨特?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是否不可模仿?
(二)努力創造價值
在當下經濟政策的調整下,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的驅動就是價值創造。以麥當勞為例,憑借它強大的企業價值,覆蓋了100多個國家,平均每5個小時就會新開一家店,每天為將近五千萬顧客提供美食以及優質的服務,我們分析一下它的價值所在。首先,麥當勞的產品,除去原材料標準嚴格之外,對于時間也是非常嚴格的限制的,如超出10分鐘的漢堡,7分鐘的薯條都不會再出售。其次,每當顧客進店,每一個店員標準的微笑服務。第三,麥當勞的形象,在各大報紙、雜志等頻頻亮相,多次獲獎,名聲大振。
所以通過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等方式來打造價值創造,最大可能的提升企業可持續盈利的能力。
(三)構建新格局
以市場為主導,以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為引領創建新格局。發揮企業優勢,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國家經濟政策調整下,結合當下新形勢,結合企業發展要求,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員工創造性和主動性,增強企業活力,為幫助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和能量。
結語
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中小企業都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科技進步,社會文明的生力軍。他們在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社會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國家經濟政策不斷調整的形勢下,不同性質的企業可以通過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企業價值,構建新格局,促使其盡快完成企業的轉型和改革,適應社會的進步,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張御卿.國企改革的民商法調整若干問題分析[J].卷宗,2017(27):103.
[2]劉小明.新形勢下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的發展策略[J].經貿實踐,2017(24):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