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后現代網絡亞文化對網絡語言的影響

2018-06-26 07:24:20李巍
現代語文 2018年3期
關鍵詞:亞文化

李巍

摘 要:文章對后現代網絡亞文化進行了闡釋。網絡亞文化主要是指受后現代主義影響而形成的網絡語言,這種影響體現在網絡語言的新奇化、娛樂化、多元化和隨意化四個方面。認為當今社會后現代主義思潮的種種特征與網絡語言找到了契合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網絡亞文化。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 亞文化 網絡語言

一、引言

網絡語言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絡傳播的普及而出現的一種新興語言形式,它是一種新興的媒體語言,是人們在網絡新媒體上用來交流的語言,是現代漢語的一種變體形式。網絡語言的發展變化折射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語言演變,其強大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是與網絡時代的文化息息相關的。無論何時,語言都是文化的載體,是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

二、與后現代網絡亞文化相關的概念

(一)文化

“文化”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概念。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達200多條關于“文化”的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的觀點:“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1]日本社會學家富本健一認為泰勒的定義過于寬泛,他對文化做的界定是:“文化是人類思維的產物,可以用符號將它客觀化,用符號來表現它,作為獨立于創造它的行動者,可以學習,可以傳播。”[2]這個定義將文化看作是一個符號的世界,符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可以通過學習在世代間傳遞,在不同社會間傳播。

(二)亞文化

社會學對文化的區分還有一種“亞文化”的概念。“當一個社會的某一群體形成一種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其他群體所不具備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時,這種群體文化被稱為‘亞文化。每一個復雜社會都包含著許多亞文化,社會成員常常是在多種亞文化中發揮作用,反過來說,他們在一生中也會經歷許多亞文化。”[3]“亞文化”這個來自于西方的概念,很多學者從不同的方面對其進行了詮釋,我們比較認同布萊恩·梅塞的定義:“一個社會包含不計其數的亞群體,每個群體有其自身特定的思考和行為方式。這些文化中的文化就是亞文化。”[4]

我國1989年出版的《社會科學大辭典》對亞文化的定義是“區別于社會共有的文化價值體系,即整體文化或主導文化的非整體性文化或非主導性文化。亞文化雖然與整體文化或主導文化不盡整合,但并不與整體的文化價值體系發生沖突,而只是忽視或突出文化的某些方面。任何文化中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不同形式和不同性質的亞文化。”[5]我們認為,所謂“亞文化”是指那些在特定的整體文化中不屬于主流文化或正統文化的那一部分,是與主流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現象。

(三)后現代主義

20世紀后半葉出現的后現代主義,不是一種統一的哲學,而是一種普遍的文化思潮。后現代主義是一個很難從理論上精確下定義的概念,因為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規范其主義。當代美國活躍的后現代主義者格里芬說:“后現代主義指的是一種廣泛的情緒,而不是一種共同的教條,即一種人類可以而且必須超越現代的情緒。不同時期具有這種反傳統理論傾向的哲學理論流派都可歸于后現代主義,如后結構主義。”[6]后現代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用大眾文化去消解和顛覆精英文化。后現代主義思潮于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促進了中國當代文化的轉型,包括語言觀的變化。后現代主義具有反傳統傾向,主要表現為:對權威的解構、重構和顛覆、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論,否定現狀、專事反叛、不斷創新、不拘一格、博采眾長……反對中心主義,反對一元論主張多元論,倡導不確定性和差異性,其中對創造性的推崇是后現代主義的一個本質特征。

(四)網絡亞文化

近二十年來,伴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普遍使用,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了一種網絡環境,網絡環境對整個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使網絡具有了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意義,由此催生出了一種新型文化形態——網絡文化。網絡文化是以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為物質基礎而催生的一種網絡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帶來了人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諸多變革,這樣,作為一種亞文化形態的網絡文化就形成了。在當代文化系統中,網絡文化是深受后現代主義影響而形成的亞文化。多種多樣的網絡亞文化構成了社會整體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從而常常獲得主流文化或主導文化的許可。

網絡亞文化的一大表現形式就是網絡語言。網絡語言是網絡文化的載體,網絡語言是現代漢語的一種變異形式,是人們在參與網絡交際時,為適應網絡交際語境而采用的現代漢語語言變體形式。虛擬的網絡交際空間形成了網絡交際不同于日常交際的新交際環境,話題、交際目的、交際對象、交際背景等語境因素都發生了變化,網絡交際語境的變化是導致網絡語言變異的主要原因。

三、后現代網絡亞文化對網絡語言的影響

后現代網絡亞文化對網絡語言有深刻的影響,網絡語言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本身也在多元文化的影響和碰撞中彰顯著多元文化的理念。諸如:去中心化、感性化、非邏輯性、非理性、反語法性、戲謔性、娛樂化等。網絡語言的風靡,昭示出大眾文化的普及和推廣的趨勢。概括地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新奇化

后現代亞文化最為推崇的是個性和創新,這種創新性在網絡語言中的最大體現就是網民們利用自己的大膽思維和獨特創意創造了豐富多樣的網絡新詞和新用法。網絡語言的語符種類完全突破了規范現代漢語的語符形式,除了漢字以外,還有字母、數字、中英文混合字符、及由上述多種符號混合而成的語符等形式。在網絡交際中,網民們突破了虛擬空間所不能實現的在現實交際中的非語言符號的表意作用,把視覺信息、聽覺信息、情感信息分別符號化了,彌補了網絡交際只能通過鍵盤縮短空間距離而不能滿足面對面交流所實現的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交際的不足。年輕網民突破了傳統的語言規范,將漢字、字母、數字、動畫隨意組合,把人的表情、動作、情緒、聲音、體態和某些事物形象等都通過這些象形符號直觀地表達出來。如:用“Orz”表示“失意體前屈”;用圖形來表示人的表情“⊙﹏⊙‖∣(尷尬)、╮(╯▽╰)╭(無聊)”;描摹動物形體的“(=^-^=)(貓咪)”;用混合語符來表達動作“(^-^)v(勝利)、(^o^)/(再見)”;用象形臉譜動畫來表達人的各種情緒如“高興、發呆、難過”;數字英文字母混合“B4(before 以前)、U2(you too 你也是)、V5(威武)”等等。網絡上專用的語氣詞、擬聲詞和表情詞是將情感信息符號化的表達。如:“切、捏、滴、額”“呵呵、嘿嘿、嘻嘻、吼吼、咻一咻”“暈、汗、雷、抓狂”等等。

除了語符類型的新奇之外,還出現了奇特的造詞方式,那就是突破傳統規范漢語造詞的拆字和合字式。所謂“拆字”,就是把一個漢字拆解為幾部分來表達,如:“走召弓雖(超強)、門心馬叉蟲(悶騷)、竹本一郎(笨蛋一個)、告非(靠)、監介(尷尬)”等等,這些詞之所以被拆解,一是作為合體字,它們的部件都獨立成字,分解開來解釋可以達到一種幽默的效果,二是有些字不夠雅,需要用委婉的方式來表達。與這種拆字造詞相反的是合字造詞,如:“表(不要)、醬紫(這樣子)、你造嗎(你知道嗎)?”這些林林總總的符號完全超越了傳統規范的語言符號,是網民奇特怪異思維的發散性的大爆發。

網絡中有一些詞語的詞義是在傳統現代漢語詞義的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化表達。如將論壇中的發言稱為“帖”“樓”“灌水”“潛水”等。“帖”在網絡中指用戶在論壇上發表的文字內容,發布新主題稱為“發帖”,回復別人的帖子稱為“回帖”或“跟帖”,贊成帖子中內容的回復稱為“頂貼”,反之稱為“砸帖”。因類似古人的“名帖、拜帖”,所以成為論壇的一個文化術語。“樓”是對論壇上用戶所發內容及其回復的別稱。最初內容的發布者稱為“樓主”,其后回復不斷積累的過程稱為“蓋樓”,相對自己回復的上一個回復稱為“樓上”,下一個回復稱為“樓下”。由于發帖及回復呈現層層顯示的結構,因此被形象的稱為“樓”。“灌水”和“潛水”也分別形象地比喻只發帖和只看帖而不回帖的行為。

除了詞匯層面的創新之外,語法層面也出現了創新。語法上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詞類的活用上。網絡語言中詞類活用的現象屢見不鮮,如:“網絡被黑”中的“黑”由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義為“損害”“我閃了”中的“閃”由名詞活用為動詞,義為“離開”“百度一下”中的“百度”名詞活用為動詞。在句式的使用上,出現了帶有“的說”的句式。“的說”是來自于日語的動詞后置形式,本身并沒有實義,因日本的動漫流傳網絡而成為網絡語言,網民們把它附在語句的末尾,相當于口語的后綴。如“她竟和男朋友分手的說。”“甲:還是穿藍色的裙子吧!乙:明明綠色比較好看的說!”“甲:明天去游樂場玩吧!乙:好啊的說!”還有一個常用的口語后綴“死掉了”,這個詞來自于江浙方言,表示一種極度的狀態。網友們經常說“我累死掉了!”“高興死掉了!”等等,帶有明顯的南方方言色彩。這些特殊詞語的用法,反映了網民們在網絡上帶有口語化的交際,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他們追求新奇和時尚的心理。總之,網絡語言的種種新奇用法都是網民們想象力和創造力自由發揮的體現。這些新奇和怪異的符號已成為網絡語言家族中的成員,充分體現了在后現代主義影響下的網絡亞文化的特征。

(二)娛樂化

后現代主義影響下的網絡語言從產生之初就具有娛樂化的初衷。網民對網絡的依賴,很大程度上緣于網絡的娛樂功能。人們上網有時就是為了尋找一種釋放和解壓,因此網民們在網絡上創造了各種娛樂化的語言。網絡語言的娛樂性能夠緩解人的緊張情緒,釋放壓力,放松心情。娛樂化是網民參與網絡活動的心理訴求,網民希望在網絡活動中釋放生活的壓力并獲得娛樂。比如網民故意創造一些諧音詞來達到幽默效果,如由于輸入錯誤而造成的諧音詞“河蟹(和諧)”“斑竹(版主)”“杯具”(悲劇)”等;由于方言而造成的諧音現象,如“灰常(非常)”“稀飯(喜歡)”“好淫(好人)”“神馬(什么)”“筒子(同志)”“腫么(怎么)”等;因為連音而造成的諧音,如“醬紫(這樣子)”“釀紫(那樣子)”“油菜花(有才華)”等。還有的網民特意將這些諧音詞組合到一起,造出風趣幽默的句子,如“偶灰常稀飯你!”“神馬都是浮云!”等等。網民對漢語各類既成用語所進行的改造也體現了游戲化的娛樂心理,如:“一網情深、網事如風、菌男霉女”等是對規范漢語“一往情深、往事如風、俊男美女”的改動。

除了利用諧音構成幽默達到娛樂化效果外,網民還創造出了對語義的重新解構。所謂“重新解構”是指對那些語義上深入人心的詞語的約定俗成的詞義進行出人意料的別解,以滿足網民標新立異的心理需求,從而達到一種戲謔甚至搞笑的幽默效果。例如:“善良——善變沒天良,可愛——可憐沒人愛,天才——天生的蠢材,偶像——嘔吐的對象,白骨精——白領+骨干+精英”等等。這些詞的意義完全顛覆了原有的詞義,甚至與原有詞義大相徑庭,讓人啼笑皆非。在感情色彩上出現了褒義詞貶義化,語體色彩上書面語詞口語化。由莊重變詼諧的重構,迎合了后現代主義的反規范、非理性的風格,滿足了網民對規范的解構,對權威的顛覆,以玩世不恭的態度來創造轟動效應的游戲心理。

這種對語義的重新解構甚至發展到對漢語的成語進行變異性曲解,如“有機可乘”指“出門考察有飛機可以乘坐”“不約而同”指“很久沒有人約,而變成了同性戀”。因為這種對語義的重新解構,網民們熱衷使用反話正說來營造風趣幽默的效果。如“她真是個善良、有氣質、可愛的美眉,很快成為蟲蟲們的超級偶像”。這句話看起來是在贊譽某女生,實際上卻是一種嘲諷,網絡語言的解讀是“她善變沒天良,孩子氣神經質,可憐沒人愛,很快成為網蟲們嘔吐的對象。”這種曲解義與字面義的強烈反差,故意造成一種諷刺挖苦的搞笑效果。

網絡上對擁有良好形象的男生和女生也有特定的稱謂,諸如“男神、女神、高富帥、白富美”,無論男生、女生長相好稱為“顏值高”,用“軟妹紙”和“小鮮肉”分別形容性格溫柔、身材苗條的年輕女性和年輕帥氣、性格純良的男生,用于交際中讓人感到親昵又俏皮。網絡語言因諧音而構成的幽默還被搬到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2016年春晚小品中就運用了諧音而構成的幽默,比如把網語“隨時問我”打成了“隨時吻我”,把“貨到付款”打成了“活到付款”,達到了娛樂的喜劇效果。

(三)多元化

后現代亞文化反對權威,反對千篇一律,倡導個性化和多元化,在很多問題上主張多規則、多模式。網絡以其自由開放的特點與后現代的這些特質不謀而合,網絡語言成了后現代精神的折射。網絡世界是個性化表達層出不窮的世界,網絡為網民提供了極大的自由。這里沒有特定的邊界,任何個體都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進入網絡亞文化圈;這里沒有身份、地位和階層的差別,網絡一視同仁地為網民的對話交流服務。網民只需借助于現代化的電腦網絡、手機網絡、微博、微信等平臺,就可以通過圖文聲色并茂的進行擴散性、開放性的傳播、交流和分享其中的網絡文化。只要是網絡亞文化圈中的成員,人人都擁有自由平等的話語權,網絡的寬松環境使網民能隱匿自己的性別,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正因為網絡的開放性吸引了多樣化的網民,才創造了多元化的網絡語言。這種多元化主要表現在網絡語言符號除了傳統的漢字外,還充滿了由字母、數字、圖形混雜的符號,如字母詞:“FB(腐敗)、PK(對決)、LZ(樓主)、XDJM(兄弟姐妹)、PLMM(漂亮妹妹)”等等;數字詞:“520(我愛你)、1314(一生一世)、0451392(你是我一生最愛);中英文混合詞:“hold住、e生代、感動ing,很high,out了”等等;表情符號詞:“:)微笑、:-]傻笑、:-p吐舌頭、:-O驚嘆、|-O打哈欠”等等。開放的網絡語境吸引著眾多的網絡符號各種交叉使用、中英文混雜、各種符號與語言符號混用。如“5555,7456,半天都找不到一個MM聊聊,:-(”意思是“嗚嗚嗚嗚,氣死我了,半天都找不到一個美女聊聊,郁悶”。

網絡語言中流行的各種“體”,體現了網民們追逐時尚、不拘一格的創造各種新語言形式的多元化心理,這些多樣化的“體”使網絡語言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高巖統計了網絡語言中流行的各種“語體”,高達180多種。[7]如“淘寶體、甄嬛體、凡客體、梨花體、穿越體、咆哮體、挺住體、hold住體、360體、親密敵人體、且行且珍惜體”等等。這些語體主要來自影視廣告作品、社交網站言論、文學作品、社會熱點事件等。在語義表達上,它們或針砭時弊,揭露社會現象;或對名著、影視劇臺詞文風進行模仿;或直抒胸臆,表達情感;或輕松風趣、諷刺挖苦,總之都迎合了亞文化網民群體追求時尚、張揚個性、追求自我,尋求精神滿足的心理需求。

(四)隨意化

在網絡亞文化這一場域中,網民個體可以從真實的社會生活中游離出來,奔向其所向往的充滿吸引力和誘惑力的虛擬生活。他們利用其虛擬的身份,把自己演變為一個個文化符號。網絡亞文化中的成員充當了制作、傳播和交流文化符號的虛擬存在。在這種虛擬的生活方式中,他們獲得了相對的獨立存在感和自我定位,暫時擺脫了現實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和無形約束。網絡的虛擬性和開放性促使了網民們毫無約束地隨意地創造并使用著網絡語言。網民們可以自由地對一些詞組和句子進行重組,從而形成新的詞匯或短語。這些新詞語往往不是按照漢語的造詞規律創造的,本身也并不規范。比如現在網絡上流行的“新成語”“累覺不愛、人艱不拆、喜大普奔、十動然拒、說鬧覺余、男默女淚”等等。有些就是對一些語句的直白縮略,如“累覺不愛”就是“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的意思;“十動然拒”就是“十分感動然后拒絕”的意思;“細思恐極”就是“仔細想想,覺得恐怖至極”的意思。“社病我藥”是“社會病了,為什么讓我吃藥?”的意思。有的單從字面看,根本看不出什么語,如“喜大普奔”就是對“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略。它們大都是網民們根據網絡故事或對一些特有的現象運用縮略的方式簡縮而成的,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某種意義上說,與漢語傳統成語的形成相比,缺少了文化的底蘊,缺少語言的凝練和生動,它們在網絡亞文化的世界中的生命力一般不會長久。

網絡中一度流行的火星文就是網絡語言的隨意性的一種極端的表現。“火星文”因為閱讀起來象火星上的文字一樣晦澀難懂而得名。“火星文”興起于臺灣,是注音字母、日文、英文、繁體字與簡體字還有數字和各種表情符號的混合體,它在使用和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如果不具備對上述符號的識讀能力和順應火星文的表意原則,很難弄懂這些怪異的符號所表達的意思。因為火星文在創造之初并不是為了交際,而只是為了好玩,火星文這種網絡語言是對傳統漢語規范的最大破壞,因此它的受眾群體也越來越少,在網絡語言發展中有沒落的趨勢。如:“涐呮俙望濄①種泙瀞の甡萿。”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只希望過一種平靜的生活”。這句話估計沒有幾個人能懂它的意思,由此可見,火星文超出了大多數網民的應用和理解范圍,可接受度和流通度都很差,有的可能只用了幾天就淡出了使用,有的很快就煙消云散了。

網絡的隨意性使得人們在爆粗口時少了一份顧忌,使得語言粗俗化愈演愈烈。網民們把網絡視為可以隨意釋放自我,隨意宣泄自我的場所,把對現實的不滿通過網絡臟話的形式表達出來,如:“TMD、BT、WBD”等等。為此,很多網站設立了敏感詞語過濾功能,即在機器的幫助下審查網絡臟話,然而這種審查卻促使了網絡臟話不斷演變,經過各種方法相互組合,變得更為復雜和虛擬。如“SB——傻逼——燒餅,LZSB——樓主傻逼——蘭州燒餅,LXSB——樓下傻逼,BSXL——冰山雪蓮”等等。這些詞語的生成雖不乏創意,但目的是為了攻擊他人,這種圖口舌之快的行為令人遺憾,光靠過濾和審查,應對快速流變的詞匯形式和不斷轉移的詞義,并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真正的網絡文明的建構,要靠提高廣大網民的素質,提高網民的文明程度來實現。

四、結語

后現代主義思潮的種種特征,在今天新媒體技術背景下,與網絡語言找到了切合點,產生了共鳴,網絡為后現代主義的盛行提供了最佳空間,網絡語言也集中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諸多特征。某種意義上說,網絡語言是后現代主義的載體,或者說后現代精神的化身。網絡語言的自由性、開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這些特征表現,體現了受后現代文化思潮影響的網絡亞文化的主要特征。

網絡語言作為現今不斷發展的文化現象,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及言談舉止。網絡語言正在直接影響到網絡之外的現實社會生活,它沖出網絡空間的動力和速度,都在迅速增加。一個虛擬空間中的漢語世界,一個現實空間中的漢語世界,從理論上說,語言的更新意味著生活和世界的更新。從歷史經驗上看,這種更新往往意味著發展、進步。語言的變革不會只影響和改變語言自身,不會只在語言層面上打轉,很多情況下,新的語言,是人和社會變革的新契機、新動力。

參考文獻:

[1]Tylor,E.B.Primitive Culture[M].London:

John Murry,1903.

[2][日]富永健一.社會學原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

獻出版社,1992.

[3][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

學出版社,1999.

[4]黃瑞玲.亞文化:概念及其變遷[J].國外理論動

態,2013,(3).

[5]彭克宏主編.社會科學大辭典[Z].北京:中國國際

廣播出版社,1989.

[6][美]大衛·格里芬.后現代科學[M].北京:中央編

譯出版社,1995.

[7]高巖.基于語言學理論的網絡語言應用研究[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亞文化
亞文化視角下青年干部懶政現象危害與治理路徑
抽象話:網絡語言新興亞文化探尋
名作欣賞(2021年24期)2021-08-30 07:02:28
亞文化,不可怕
亞文化是個筐,你可別啥都往里裝
玩具變“潮” 已成為一種亞文化?
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 02:52:48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亞文化
小區域內亞文化區劃分路徑研究——以重慶市區域內亞文化分區研究為例
把脈“腐敗亞文化”
當代黨員(2016年9期)2016-05-30 20:17:03
“腐敗亞文化”何以揮之難去
公民與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3
網絡亞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取向的影響探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免费亚洲成人| 啪啪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色噜噜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五月天综合婷婷| 亚洲色图另类|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亚洲另类色| 视频一区亚洲|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日韩黄色在线|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亚洲天堂日本|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五月婷婷伊人网| 一级毛片网|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成一级|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91青草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二区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av在线5g无码天天| 性69交片免费看|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人妻|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不卡| 国产精品第一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国产在线日本|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1024国产在线|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