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紀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3月11日下午高票通過了現行憲法的第五次修正案。憲法修正案的順利通過,順應了時代潮流,反映了黨心和民心,集中體現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此次憲法修正案,秉承黨的十九大精神,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黨的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進了憲法序言,夯實了憲法宣言的理論根基,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與時俱進的憲法依據,鞏固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對國家政治生活的領導地位,必將載入新中國立憲活動的史冊。
一、憲法修改保證了憲法序言所確立的黨的指導思想與國家指導思想的高度一致和統一性
憲法序言是憲法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帶有很強的綱領性和原則性。但憲法序言本身是憲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了憲法的核心價值理念,是憲法正文制定的法理基礎,同時也是解釋憲法正文內涵的法理依據。我國現行憲法的序言深刻地反映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指導思想的變化以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要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重要特征。
現行憲法序言共有13個段落,集中表述了自從鴉片戰爭以來發生的四件大事,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統治、建立新中國這一歷史事實。與此同時,憲法序言認真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得出了在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離不開“四項基本原則”的指導。憲法序言明確了作為社會主義類型憲法所應當遵循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指導思想地位,特別是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產生的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要理論成果的指導思想地位。憲法序言肯定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領導地位,明確了社會主義以及人民民主專政這兩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憲法序言又詳細地描述了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架構、基本原則和重要特色。最后,憲法序言還明確了憲法自身的根本法地位,強調了憲法作為根本法必須要得到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有效遵守。總之,憲法序言是憲法的靈魂,是指導憲法實施的綱領。沒有憲法序言確立的基本原則的指引,憲法的實施就會大打折扣,甚至舉步維艱。正因為如此,自1982年現行憲法制定以來所進行的前四次修正都毫無例外地首先重視對憲法序言的不斷完善。1988年憲法修改沒有涉及憲法序言,1993年修改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合法性寫進了序言和正文相關條文,1999年把“鄧小平理論”寫進了憲法序言,2004年憲法修改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相提并論的指導思想寫入了憲法,使得我國憲法序言對執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確認能夠及時和有效地反映執政黨的指導思想的不斷發展變化??偨Y現行憲法前四次修改對憲法序言的修改經驗,最大的特點就是憲法修改高度關注對憲法序言的修改,旨在通過憲法序言的修改把執政黨的指導思想不斷完善和發展的理論成果以及執政黨提出的執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采取的新的重大方針政策及時地轉化為作為國家根本法的憲法中,從而使得憲法能夠及時有效地反映執政黨的執政理念變化和人民當家作主意愿的變化,確保憲法對不斷變化了的社會現實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重要的保駕護航的作用。
此次憲法修正案共對憲法序言五個自然段加以修改,最具有特色的修改亮點就是緊緊地圍繞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科學發展觀一道作為指導思想寫入憲法序言為契機,把黨的十九大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論觀點和提出的重大方針政策同時寫入憲法序言的相關自然段落,從而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寫進憲法序言提供了豐富的精神內涵。此外,在現行憲法修正案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寫進憲法序言的同時,憲法修正案也關注到了從2004年修憲十四年來我們黨在指導思想上的系統變化,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此次修憲也一并寫入憲法序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道成為憲法序言所確認的黨和國家事業發揮的根本指導思想。此外,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基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形成了一些重大的理論觀點,例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了“法制”理念向“法治”價值的轉化和飛躍,對于上述重大理論觀點的轉變,在此次修憲中通過把憲法序言中的“社會主義法制”修改為“社會主義法治”,夯實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理論基礎。
另外,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現行憲法第五次修改時在憲法序言中增加了涉及到“五個文明”協調發展、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美麗和諧的民族關系和社會主義各項新型關系、推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事項的規定。上述這些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都多次反復被強調,并且作為全面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的重要事項。把上述內容寫入憲法序言的相應部分,可以從宏觀上使得憲法序言能夠全面和充分體現黨的十九大精神,使得黨通過領導人民制定憲法來體現自身的意志與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有了現實的制度基礎和保障。
此次憲法修改對憲法序言和正文相關內容的補充和完善,體現黨的十九大精神,奠定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思想地位,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健康和有序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執政目標提供了堅實的憲法基礎。
二、憲法修改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
現行憲法第五次修正案第三十六條規定:憲法第一條第二款“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后增寫一句,內容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睉椃ㄐ拚傅纳鲜鲆幎?,是總結新中國憲法制定和實施的經驗得出的重要結論。在憲法的正文中寫入中國共產黨的具體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早在1975年憲法和1978年憲法中就有所體現。例如,1975年憲法第15條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民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子弟兵,是各族人民的武裝力量。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1978年憲法第19條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統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子弟兵,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柱石。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現行憲法時,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寫入了憲法序言,此項改革措施有利于推進黨和國家的體制改革,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此次憲法修改,又把黨的領導寫入了憲法正文,這是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各方面工作領導的需要,也是保證黨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的重要措施。事實上,把黨的領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寫入憲法正文,有助于進一步明確我國憲法所規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性質的基本認識,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健康發展和有效地抵御各種西方憲政思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憲法制度的滲透和干擾。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是綜合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實然與應然等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做出的科學結論,是執政黨依法執政的正當性基礎,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政治保障,是人類社會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最有效的實踐經驗,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牢靠依托。
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性質的政黨自從登上了歷史舞臺,就將國家解放、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在黨的旗幟下凝聚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意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統治,建立了新中國。建國以后,在黨的領導下,順利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并且不斷壯大、欣欣向榮。總結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實踐在中國大地上的產生、存在、發展和壯大的歷史,歸根到底有一條根本經驗,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一手創建和締造的,并且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定的價值內涵。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作出的歷史發展的客觀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而前蘇東國家雖然社會主義搞得早、但由于缺少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與資本主義世界斗爭中自我退縮、自我放棄,只得改弦易轍,重新尋找本民族、本國家的發展道路,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有哪個成功的范例。所以,“風景這邊獨好”,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已經證明了的事實,即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能存在、成功和不斷走向繁榮。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并且秉承《共產黨宣言》所倡導的人類共產主義偉大理想,正在穩步前行、揚帆遠航。中國共產黨是根植于中國的具體國情產生的偉大的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正在從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發展的偉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在以自身的經驗向人類社會傳遞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號:共產主義是可以實現的人類偉大理想,只要有像中國共產黨一樣的偉大的政黨的正確領導,只要我們始終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只要我們堅守科學發展觀,一步一個腳印,依靠人民的勤勞、先進群體的模范引領作用,就一定能夠建成代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先進的、發達的社會主義制度。
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并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構建全面和系統的、科學規范的憲法上確認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為制定一切法律法規規章提供科學的、權威的立法依據,為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提供明確的憲法解釋原則和方法,為推進憲法和法律實施提供具體的組織路線和行動綱領。
三、此次憲法修改完善了現行憲法所規定的憲法制度
此次憲法修正案除了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論觀點、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了憲法,還從五個方面完善了憲法制度,體現了憲法作為根本法不斷調整自身的規范內涵,主動與社會現實相適應的與時俱進的品格。這五項憲法制度涉及到憲法所規定的國家主席任期制度、憲法所規定的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另外,憲法修正案根據時代所需增加了三項憲法制度,包括國家監察制度、憲法宣誓制度和設區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權制度。憲法修正案通過對憲法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比較好地解決了憲法規范與社會現實相脫節的問題,保證了憲法作為根本法始終能夠關注社會現實的要求,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保駕護航。
此次修改憲法,遵循現行憲法在過去36年中通過憲法修改不斷把執政黨發展和完善了的指導思想寫入憲法的“政治慣例”,再次通過憲法修改的方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連同“科學發展觀”一道寫入憲法,使得憲法中關于執政黨指導思想的確認和表述與執政黨的黨章對指導思想的描述完全一致,實現黨對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領導作用,凸顯現行憲法在維護共產黨執政地位和確立主流意識形態方面的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在憲法正文中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可以為正確地解釋憲法條文、推動憲法實施工作的有序進行、促進黨和國家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將會起到積極和有效的保障作用。通過增設和完善憲法制度,使得憲法更加具有科學性、完整性,更好地發揮根本法的法律權威,保證憲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事業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