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歡
摘 要: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一切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的新的歷史方位。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一、怎樣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重大的政治定位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一切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的新的歷史方位。
“新時代”這個重大的政治定位可從這三方面來理解: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個什么樣的歷史方位;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個什么樣的新時代;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為什么以黨的十八大為歷史起點。
新時代包括五個方面的內涵。
第一,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一方面,新時代是經過長期努力,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迎來的;另一方面,新時代還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第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擔當的歷史任務,前者即將實現,后者還非常艱巨。
第三,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鄧小平同志曾提出“共同富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都表明我們還處在為實現這個目標而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的過程中。
第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就是為了要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而進行奮斗。
第五,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因此,中華民族“站起來”已經實現,“富起來”正在實現,“強起來”開始起步。所以可以表述為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的新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理解。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的新境界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并在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作了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偉大理論成果。黨的十五大指出,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稱為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破除了社會主義只能實行計劃經濟的藩籬,最后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從此,我們國家才走上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快車道,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開始富起來。
那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很多治黨治國治軍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對黨和國家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證明了中國共產黨能夠自我革命、浴火重生,但制度治黨的籠子還需要越扎越緊,越扎越嚴,真正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2.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冠名“習近平”的政治意義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冠以習近平的名字,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說明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并不是簡單地跟習近平同志個人劃等號,不能把它說成是一個人的思想,這種理解是狹隘的片面的,而應該把它理解成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歷史定位
第一,明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面臨的時代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所以成為黨的新的指導思想,就是因為它回答了重大的時代課題。也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tǒng)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和內涵的聯系和區(qū)別。第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地位和歷史意義。第四,要正確認識黨的各個指導思想的關系,科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三、要為完成新征程的新目標而奮斗
1.新時代與以往的相繼相承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是向全黨全國人民發(fā)出的動員令,號召我們?yōu)閷崿F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八大前的60多年,黨的一代又一代領導人不斷繪制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全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艱辛奮斗取得的輝煌成就,既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又為習近平在十九大提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zhàn)略安排提供了歷史依據:
鄧小平同志在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不斷思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愿景的時間表和路線圖。1984年,鄧小平同志解釋了十二大提出的“兩步走”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就是為了消滅貧困。第一步,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時間,在經濟上接近發(fā)達國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較富裕。
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之前,鄧小平同志對中國國情和發(fā)展情況作了新的思考,并形成正式“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
1989年6月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2002年十六大后,胡錦濤同志提出科學發(fā)展觀。2002年到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從10.2萬億元增加到47.3萬億元,世界排名躍升到第2位。黨中央進一步提出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中央明確宣布到2020年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要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最根本的有兩條:
第一,要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去奮力譜寫新征程的精神支柱。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趕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專程到上海一大舊址這個中國共產黨的“產床”來重溫入黨誓詞,就是要帶領全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啟航。再次強調“事業(yè)發(fā)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第二,要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近平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持之以恒、毫不動搖。受國際國內環(huán)境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們黨面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仍然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的隊伍和自身狀況發(fā)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迫切要求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zhàn)略定力,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堅定不移抓下去。所以,“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句話寫在十九大報告中,是總書記一再強調的。我國正處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轉變階段,矛盾和風險比從低收入邁向中等收入時更多更復雜。前面講的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疊加,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不安定的因素還不少,要折騰和分裂我們國家乃至將戰(zhàn)爭強加于我們頭上的勢力還存在。在任何時候都要看到形勢變化給我們國家?guī)淼娘L險,這就需要準確把握形勢變化,深刻理解面臨的新的歷史特點中蘊藏的機遇和挑戰(zhàn),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