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吾 舒曉宇 侯淼



摘 要:“5+3+x”是當前我國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致力構建的臨床醫師培養模式,是我國醫學生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顯示,這一模式對醫學生的職業規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強化醫學生的政策認知,提高其職業規劃意識,同時加強基層醫院建設,這有利于醫學生在“5+3+x”模式背景下做出恰當的、有利于醫療資源合理分配的職業規劃,進而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均衡、健康發展。
關鍵詞:“5+3+x”模式;醫學生;職業規劃
根據國家衛計委等7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衛科教[2013]56號)和國家衛計委、國務院醫改辦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衛科教〔2015〕97號),至2020年,我國將逐步建立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和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形成完整的醫學生畢業后醫學教育體系。按照文件要求,我國醫學生的醫學教育將逐漸涵蓋5年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2~4年的專科醫師培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5+3+x”培養模式。目前,這一模式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模式必將對醫學生的職業規劃產生一定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課題組選取西南醫科大學不同年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五年制學生,發放問卷668份,回收有效問卷650份,其中大二216份,大三434份。
1.2調查方法
課題組充分查閱相關文獻,梳理學界相關成果,致力夯實研究基礎;同時,制作調查問卷,就醫學生對“5+3+x”模式的認知及其職業規劃等問題進行隨機抽樣,獲取第一手研究資料。
1.3統計分析
調查數據錄入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學醫原因
調查顯示,45.2%的受訪者選擇學醫是個人理想所致,23.5%的受訪者是因為學醫就業前景好(表1)。近五成的受訪者基于個人的理想和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學醫,表明現階段為數不少的“90后”在選擇自身專業時,受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較少,同時這也能保證他們在學醫道路上動力不竭、持之以恒。
2.2職業規劃影響因素
在被問及“影響未來職業規劃的最主要因素”時,37.2%的受訪者選擇了“薪水”,29.9%的受訪者選擇了“工作環境”,22.5%的受訪者選擇了“個人興趣”,僅5.4%的受訪者選擇了“社會地位”(表2)。數據表明,近七成的受訪者在規劃未來職業時,首先考慮的是經濟(物質)因素;不到三成的受訪者選擇“個人興趣”,這與上述“學醫原因”的調查數據有較大出入,表明在真正直接涉及自身職業規劃時,多數“90后”醫學生從“理想”轉為“現實”,務實地關注自身就業后能得到的物質待遇,至于這一職業在社會上能得到多大的認同,則較少關注。這或許同作為消費者的大學生大多希望獲得經濟獨立的心理有一定的關聯。
2.3“5+3+x”模式了解情況
調查顯示,94.5%的受訪者聽說過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等相關政策(其中有61.0%的受訪者聽過但不清楚具體細則,33.5%受訪者則表示對相關政策有較為詳盡的了解),僅有5.5%的受訪者對此一無所知(表3)。這一數據表明,在當前各種傳播途徑下,醫學生廣為知曉“5+3+x”模式,但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大多數醫學生對當前我國醫療領域的改革動向并不十分敏感,對相關政策的具體實施及其對自身的影響并未進行深入探究,缺乏積極主動獲取政策信息的意識。
調查還發現,不同性別的醫學生對“5+3+x”模式的了解程度具有差異(p<0.05),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視自身職業的未來發展,更加關注這方面改革動向(表4)。
2.4職業規劃
了解“5+3+x”模式之前的職業規劃。調查顯示,14.0%的受訪者選擇本科畢業即工作,77.7%的受訪者選擇考研、考博及出國留學(表5)。數據表明,七成以上的醫學生在畢業后選擇繼續深造,這與社會對醫學生學歷要求高緊密相關。眾所周知,在各類人才招聘會上,擁有高學歷、高學位的人更容易獲得招聘單位的青睞,醫學人才莫不如此。擁有高學歷、高學位的醫生,一般來說競爭力會更強,在職稱晉升、薪水報酬、社會地位等方面優勢會更加明顯。
表5 了解“5+3+x”模式之前的學歷規劃
[學歷規劃 人數(人) 比例(%) 本科畢業即工作 91 14.0 考研 462 71.1 考博 19 2.9 出國留學 24 3.7 ]
此外,在被問及就業醫院級別時,近七成的受訪者選擇了省級和市級醫院(表6)。這與現階段我國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于省、市級醫院直接相關。在這樣的醫院就業,不僅薪酬可觀,醫生的可持續發展也更具廣闊空間。
表6 了解“5+3+x”模式之前的意向醫院規劃
[意向醫院 人數(人) 比例(%) 鄉鎮衛生院 11 1.7 縣級醫院 75 11.5 市級醫院 360 55.4 省級醫院 94 14.5 ]
了解“5+3+x”模式之后的職業規劃。調查顯示,在了解了“5+3+x”模式后,考研(79.1%)仍然成為醫學生的主要選擇。其中,選擇專業型碩士占到六成以上(66.0%)(表7)。專業型碩士在研究生培養的同時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就相對縮短了醫學生學習、培訓年限。六成以上的選擇比例,表明在職業規劃中時間成本是醫學生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這與青年大學生面臨日益增加的來自社會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密切相關。
表7 了解“5+3+x”模式之后的學歷規劃
[學歷 了解之后 人數(人) 比例(%) 本科畢業即工作 44 6.8 考研 (學術型) 85 13.1 (專業型) 429 66.0 考博 18 2.8 出國留學 23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