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
1旋耕機的正確使用
1.1正確安裝。安裝旋耕機時應先切斷拖拉機動力輸出軸動力,取下輸出軸罩蓋,倒車并掛接好旋耕機,然后將帶有方軸的萬向節裝入旋耕機傳動軸上,提起旋耕機,用手轉動刀軸看其運轉是否靈活,再將帶方套的萬向節套入拖拉機動力輸出軸固定。安裝時應注意:方軸和方軸套的叉形接頭應在同一平面內,若裝錯,工作中萬向節應會發出響聲,旋耕機振動加大,并可損壞機件。還應注意方軸的長度,保證旋耕機在工作與提升時,方軸與方套及夾叉既不頂死又有足夠的配合長度。萬向節裝好后,應將安全插銷對準花鍵軸上的凹槽插入,再用開口銷鎖定。
1.2刀片安裝
1.2.1外向安裝法。指左、右彎刀都向刀軸兩端彎,刀軸最外端的一把刀向里彎。此法旋耕后在耕幅中間有一條淺溝,適用于拆畦耕作或旋耕開溝聯合作業。
1.2.2內向安裝法。左、右彎刀都向刀軸中間彎。此法旋耕后在耕幅中間有壟。適用于作畦前的耕作。也可使機組跨溝作業,起到填溝作用。
1.2.3交錯安裝法。左右彎刀在刀軸上交錯對稱安裝,刀軸左、右最外端的一把刀應向里彎。此法旋耕后地面平整,適用于平作,是常用的安裝方法。
1.3軸承間隙調節
1.3.1調節螺母。凡是外圈固定,內圈可調的軸承,可采用此法來調整軸向間隙。采用此法調整主要有:1米旋耕機中間齒輪箱第二軸,1.25-1.75米側邊傳動旋耕機中間齒輪箱第三軸上圓錐軸承,中間齒輪傳動旋耕機齒輪箱的錐齒輪軸(第一軸)圓錐齒輪。調節方法為(以1米旋耕機為例):先擰緊大錐齒輪部圓螺母,鎖好止推墊片,然后擰緊另一段圓螺母,用手使軸承轉動,知道他不能憑慣性力在轉動,而后用木榔頭敲擊軸,使軸承內外圈緊靠,在復查軸承預緊情況,調好后用鎖片鎖緊圓螺母。
1.3.2增減墊片。凡內圈位置固定、外圈可調的軸承,可用增減軸承蓋處墊片的方法來調整軸向間隙。采用這種方法調整軸承間隙主要有:1米旋耕機第一軸、1.25-1.75米側邊傳動旋耕機第一軸和第二軸上的圓錐軸承。中間傳動旋耕機圓柱齒輪輪軸及刀軸花鍵軸處的圓錐軸承。檢查調整后的軸承間隙,若沒有測量儀器和專業工具,可憑經驗用手轉動軸,應無明顯的軸向竄動并轉動靈活,如過緊,轉動困難,則應增墊片,如過松則應抽取墊片。
2旋耕機常見故障與排除
2.1旋耕機在作業過程中,拖拉機冒黑煙并伴有打滑等現象,是由于旋耕機負荷過重及旋耕深度太大、土壤粘重或過硬而造成的。遇此情況應適當減少耕深或耕幅,或者將擋位調低,降低機組的前進速度。
2.2旋耕機工作中出現跳動,抖動現象,遇此情況因應急檢查刀片的安裝情況,若刀片裝錯,應予以糾正。若土壤堅硬應降低機組的前進速度,或增加機組的作業次數;第一遍先潛梗,第二遍再將旋耕機調到預定深度,以滿足旋耕要求。
2.3旋耕工作中有金屬碰撞聲和敲擊聲,可能是傳動鏈條過松與傳動箱體相碰;旋刀軸兩端刀片、左支臂或傳動箱體變形后相互碰撞;刀片固定螺絲松動等。找出原因,調整鏈條,矯正或更換零部件,擰緊固定螺栓。
2.4旋耕機工作時,旋耕機刀軸突然出現轉不動或轉動明顯不如前期靈活,很可能是由于齒輪箱內齒輪損壞而咬死、軸承碎裂咬死、刀軸側板變形、刀軸彎曲變形、刀軸纏草堵泥嚴重或因齒輪、軸承損壞引起傘齒輪無齒側間隙等原因引起、應仔細檢查各部分,并根據實際情況,排除故障。
2.5旋耕機作業質量出現問題。間斷拋出大塊土坷垃或成條出現大土塊。間斷拋出大土塊是由于旋耕機刀片彎曲變形、折斷、丟失或嚴重磨損所致,應視具體情況予以矯正焊接或更換新刀片;成條出現大土塊是由于機手操作不當引起,因為相鄰作業銜接不好,出現輕微漏耕現象,遇此情況,應告誡駕駛員,作業時銜接行應有5~10厘米的銜接區。
2.6拖板鏈條折斷是由于運輸過程中未升到預定高度,鏈條拉得不緊所致。修復鏈條,在運輸過程中將其固定到最高位置并拉緊鏈條。
2.7旋耕后地面出現凹凸不平現象。這是由于機組前進速度與旋耕刀軸的轉速搭配不當引起,應降低擋位作業,若質量仍無改觀,應停機檢查,找出原因,予以解決。
2.8齒輪箱內有雜音。檢查齒輪箱內有無異物,傘形齒輪間隙調整是否得當,軸承有無損壞,齒輪有無“掉牙”現象。應根據檢查的具體情況予以排除,修理。
2.9齒輪箱漏油是由于油封、紙墊損壞或箱體有裂紋造成的,要更換損壞或老化的油封、紙墊、修復或更換箱體等。
3旋耕機保養技巧
3.1作業時要定期檢查刀片的磨損情況,檢查刀軸兩端油封是否失效。作業結束除徹底清除外部淤泥和油污外,還應清洗齒輪箱并加入新的潤滑油,對刀軸軸承及油封進行檢查清洗并加注新的潤滑油。
3.2每天工作后應及時清除軸承座、刀軸及擋土罩等處的積泥油污,擰緊各連接部分螺釘和螺母,檢查齒輪箱油面,必要時添加。按說明書規定向有關部位加注潤滑脂。
(作者單位:122106遼寧省北票市臺吉營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