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斌
摘 要:大學,作為傳承知識,弘揚文化的中心,教育建筑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學樓作為大學校園里的主建筑,其重要性更是關鍵。
關鍵詞:高校物業;規范標準;教學樓管理;標準考評
就目前物業管理行業狀況來看,學校物業管理活動中沒有業主“論壇”和各種群、沒有業主委員會的“硝煙”,沒有一個個業主的單體需求,不用天天催費收費,是物業管理服務的一方“凈土”。隨著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成為一種制度化設計及其市場化運作,學校物業管理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而對于作為市場主體的物業服務企業來說,開拓學校物業管理市場,成為企業諸多業態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
一、高校物業管理的模式特點
1.為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
量身定制服務。按學校對公共設施、清潔、綠化、人員、車輛、物資的管理要求,量身定制服務內容和服務標準。比如,在滿足學校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按課時安排,提供教室的開門、設備維護和安全管理服務等。
2.精簡人員配置,降低人力成本
學校物業管理是學校整體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服從于學校一體化管理。學校物業管理如按照商住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分不同方面,設立物管員、客服員、經營人員等多層多面管理,在成本上是物業服務企業和學校方都不能承受的,學校物業管理的從屬性決定其無需面對眾多業主,在多種經營上發揮的余地不大,也不需要如同小區的管理人員配置。
3.與高校管理風格的一致性
面對校方管理人員不同職務層級、管理風格、人物關系,我們應加強對該類信息的收集,及時調整管理方式,及時跟進,確保管理的一致性,體現學校特點的共管模式。比如,珠江格瑞物業管理的海南省國興中學,該校校長每天上午7∶00就會準時達到辦公樓前的大操場,站立開會或巡查,公司項目經理就必須要在每天的7∶00前到達學校,并且匯報溝通工作,或與校長巡查學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處理并反饋。此舉獲得校方好評。
4.注重師生直觀感受
學校物業比住宅物業更注重直觀感受,校園的干凈和衛生環境整潔是教育的重要一環,也是樹立美麗校園形象的需要。所以,物業服務企業在強調內在管理的同時,應注重校園本體外表工作,提高師生及外訪者對校園的直觀感受,做到只要身處其中就能讓人感到眼前一亮。
5.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學校的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僅需要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還要有一支過硬的管理隊伍,決定因素在于人。為此,珠江格瑞物業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校園安全管理規范。
6.高水平人才提供專業化服務
提供辦公室內植物的養護和指導、節假日環境氛圍營造、組織特色活動、教室管理、電教辦公設備維護等專業化、全方位的服務;提供行政后勤等方面業務的保障。
7.豐富食堂管理
學校伙食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師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師生們最為關注談論的焦點之一。物業服務企業要不斷改善菜品、豐富樣式,以滿足學校師生不同口味需要。學校食堂應建立健全并忠實執行食堂的管理制度,每一道工序均要按照流程進行,確保飯菜安全、可口。
8.從公寓文化建設到價值觀引導
學校是知識分子的集中地,師生對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要求比較高。面對高素質高要求的群體,學校公寓物業管理要突出文化氛圍和藝術品味,結合校區學生公寓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現代學生公寓管理的高標準的服務與管理制度,導入傳統文化標示標牌,利用閑置空間開辟傳統文化讀物架,留置宣傳欄空間張貼傳統文化常識、新時代國家新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不定時展覽藝術畫作。
二、物業管理工作在協同創新的探索與實踐方面具體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創新管理:
物業管理工作做到精細化有一定難度,而讓師生參與管理既體現了管理創新,又實現了校人治校的理念,體現師生是學校主人公的意義。為了組建這樣一支隊伍,可成立三只物業管理隊伍,一支是教師隊伍,一支是由學生通過學生會選出的物業管理監督隊伍,三是物業服務企業的隊伍。三支隊伍不定期對學校物業管理工作進行巡視。
二是硬件支撐:
在一間教室里面包括了時鐘、電腦、控制主機、音響、投影儀等14種設備。除了師生發現問題可以直接對話的監管之外,可建立一個由校方和物業管理方共同來做的規范流程。在過程管理進行中,形成數據監測,并根據數據分析對設施設備進行調整,提高使用效率。
三是協同共建:
針對學生夜不歸宿難于管理問題,除了由物業企業特派宿管員以外,還對學生的進出公寓進行了智能化管理。學生持卡出入宿舍,智能系統后臺均有數據記錄。對于經常夜不歸宿的學生,后臺數據可以顯示出來。學校會根據情況對這類學生進行適當的輔導教育。這樣的管理也大大減少了學生公寓失竊事件的發生。其實,這里頭也有監管漏洞,比如學生之間混用門禁卡。這個時候,人臉識別系統可推出使用。
四是學校的創新:
高校的職工和物業公司的職工互相認同,在高校物業管理工作中很重要。首先高校和物業企業在協同合作過程中會涉及到幾方面的問題。一是雙方相互理解不夠,校方沒有一個機制實現物管功能的充分運轉。二是雙方各自管理的制度、規則不同,互相介入不夠。三是雙方共同推進工作的力度不夠,比如物業企業需要供給側方面的改革,高校需要給物業企業提供后備支持,針對上述問題,學校與物業企業共同建立了溝通機制、學習機制、調整與改革機制。
當前高校物業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是師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國高等教育日新月異的需求與服務供給發展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
參考文獻
[1]夏曉云.我國高校物業管理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貴州民族學院2011.
[2]尹鋒.對于大學教學樓管理的分析與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0).
[3]李川川.大學生校外住宿現狀及對策分析——以SL學院為例[J].學理論,2015(14).
[4]黨斌.淺談現代高校物業的管理與建設[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