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璇 陳俊輝
摘 要: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保障。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然而,目前農林院校農業資源環境專業本科生提出轉專業的人次普遍較多。為此,筆者從專業認同、就業導向、從眾心態等方面初步分析了學生產生轉專業的動機,并提出了若干有針對性的對策,以期促進當前高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建設。
關鍵詞:農業資源與環境;轉專業動機;對策
資源與環境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物質保障。當前我國主要矛盾的轉變進一步說明了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要求,意味著我國在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大量具備資源、環境科學基本理論及實踐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充實農業資源與環境領域。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于1998年由原“土壤與農業化學”、“農業環境保護”、“漁業資源與漁政管理”和“農業氣象”4個專業的部分內容合并而來,旨在培養從事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1]。然而,近年來,高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提出轉專業的人數普遍較多,專業學生流失率較高,不利當前農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為此,筆者根據當前所在高校該專業學生的轉專業現狀分析,結合自身就讀該專業的體會,對學生轉專業的動機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對策,以促進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建設和高素質人才培養。
一、學生轉專業動機分析
(一)專業認同度不高
筆者對2014年至2018年本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五屆班級共150余名本科生進行了分析,發現只有約1/2的學生是被第一志愿錄取的,其余是非第一志愿或調劑錄取的。多數學生是因為自身高考分數不高,或者報考高校一志愿專業招滿后被迫調劑的。大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不夠了解,專業興趣愛好不高。多數一二年級的學生沒有接觸專業課,或聽到學長或家長的一些片面或主觀言論誤導,以為該專業只是從事肥料加工、銷售、或植物生產的,造成對專業認可度不高,缺乏專業學習興趣和熱情。一些學生想借轉專業這個跳板,追求自己喜歡的專業,從而改變自己的職業規劃,這未嘗不可。但是,多數學生對期待想轉入的專業也不甚了解,只是盲目跟風。
(二)就業導向驅使
農業資源與環境,“農”字打頭,盡管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發展,專業就業前景仍舊受到較大影響,學生畢業后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人數還是不高。為了找到更好就業和高薪酬的工作,多數學生想“扎堆”轉向園林、經管、工程等所謂的“熱門”非農口專業。一些學生就業觀念消極,認為農資專業畢業后會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干一些累人的農活,因此對就業望而卻步。
(三)從眾心態影響
提出轉專業申請較多的時間多數在大一第二學期,這段時間是學生從一個高中生轉變為大學生后的適應時期。從入學開始,學生離開原本熟悉的環境,開始獨立生活,一些學生對高校自主性學習氛圍和集體生活方式存在著不適應,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對學習和專業興趣降低。特別是受到高年級學生或朋友轉專業案例的影響,會產生轉專業的思想[2]。另外,學生也會受到班級或者宿舍的同學轉專業思想的影響,從而隨大流地提出轉專業的申請。另外,當前高校轉專業政策都比較自由,基本沒有硬性指標,也會促使部分學生想乘機轉專業。
(四)家庭觀念影響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90后,在思想模式和人生規劃上也受父母意愿的深刻影響。農資專業學生多數來自農村,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多數希望找一份就業形勢好,相對輕松,不用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因此,在選專業及轉專業方面都受到父母意愿影響。
二、轉專業對策分析
不可否認,轉專業對于彌補學生高考失利帶來的專業選擇弊端具有積極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學校教育資源分配。但是,盲目跟風的轉專業難以推崇。筆者根據上述動機分析,提出如下對策:
(一)加強入學專業教育,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所學專業,客觀、理性地對待轉專業
專業認知度不夠引起的轉專業動機要求學科教師在學生入學后,加強本專業課程介紹、就業前景分析。如,本專業經常在新生入學后邀請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知名專家做報告,專家從他們自身成長和成就方面介紹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對個人職業生涯的推進作用。通過開設專業導論課,由本專業教師介紹專業的學習內容、課程結構、發展趨勢和就業平臺,激發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也可以邀請本專業高年級學生,講述他們的學習經歷,塑造良好的學習動力,樹立成功的榜樣,幫助學生形成專業好感,確立學習目標。
(二)加強就業引導,推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每個專業、每個行業都有各種出色的人才。在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時,適當介紹本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行業和典型案例,介紹成功的經驗,從而減少學生對就業的擔心。如,本專業畢業生歷年都有通過考研,考取加州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畢業生;也有通過引進人才政策,進入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的佼佼者;還有一些則進入名企或自己開創農業生態類公司的學生。
(三)做好心理輔導,正確認識轉專業對自身發展的利弊
部分學生服從調劑,沒有從高考失利中走出來,比較自卑和焦慮,心理比較脆弱。針對這種情況下的轉專業動機,班主任、輔導員及心理醫生都需要加以及時地疏導,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利弊,理想對待轉專業。專業任課老師適時地給學生進行指導,進行專業培養和學業規劃方面答疑;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融入專業教育氛圍,從轉專業的情緒中走出來。
三、結語
轉專業對學生專業發展有利有弊,產生動機和影響因素較多。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客觀理想對待轉專業,充分認識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優勢,避免盲目跟風地轉專業。通過加強入學教育、就業引導和心理輔導,正確認識社會需求和自身特點,合理進行職業規劃。
參考文獻:
[1]田應兵,王文凱.地方高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8, 31(6):244-246.
[2]馮偉光,籍穎,朱倞.大學生轉專業動機及適應性分析[J].高校輔導員, 2013(2):63-66.
作者簡介:孫璇,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