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MKAM OUAFO DIANE ARMELLE(戴安娜)
摘 要:漢語語音教學的難點在于其是有聲調的語言。不同國別的學習者在習得漢語聲調的過程中都會受其母語的影響。本文通過實驗語音學的分析手段,考察了十個喀麥隆留學生習得漢語語音單字調的情況。根據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喀麥隆學習者漢語聲調習得的難易順序是:上聲是漢語語音學習中最大的難點,其次是陽平,然后是去聲和陰平。
關鍵詞:喀麥隆學生;漢語單子調;實驗;研究
語音是世界上人類發音器官所發出的含有意義的聲音。漢語作為有聲調的語言,很多外國人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會遇到發音困難。對外國留學生進行漢語語音教學,其最重要的是讓學習者了解漢語語音結構的基本知識,掌握發音的技巧,弄清發音部位,并準確地說好聲調。實驗語音研究作為一個傳統語音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為探求語音的本質而發展起來的。在現代漢語中,音節是由聲母和韻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的,這些音節與世界上許多語言不同的是漢語音節有高低升降的變化,這就是聲調。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中,專家們往往很重視學習者的國別化問題,因為學習者的語言背景會對他們學習漢語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近年來,盡管研究漢語聲調的學者不少,但是他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身上,很少有針對以法語為背景的學習者的研究。本章研究的主要問題是以法語為母語的喀麥隆學習者在習得漢語聲調。
一、價值
目前,許多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漢語,其中有以法語為官方語言的學生。由于針對法語國家的漢語學習者的漢語聲調習得對比研究處在起步階段,而漢語聲調教學又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本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喀麥隆漢語學習者認知他們在漢語聲調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幫助其他以法語為母語國家的漢語學習者糾正發音。
二、實驗的簡介
(一)預料來源及實驗設計
本研究使用錄音筆來收集發音人的聲音,分析軟件主要包括Praat語音軟件和Microsoft Excel軟件。錄音地點選在比較安靜的地方進行的,本實驗的錄北京語言大學的一個教室里。數據提取出來之后在Microsoft Excel軟件中完整整理,計算等工作。為了更好的了解,并測量發音者的聲調發音長度我們也找一個中國同學進行對比。
(二)研究對象
本實驗選擇了十位浙師大喀麥隆語言生(他們的官方語言是法語)作為對象,且身體健康,發音器官正常,年齡在二十到二十八歲之間,為了進行對比,筆者另外找了一名中國學生。
三、實驗材料
本章實驗材料所涉及的音節包括輔音[b],[d],[m],[y]、元音[a]、[i]和 漢語中的四個聲調。
四、實驗步驟與研究方法
(一)準備
選擇了10名實驗對象,按照漢語標準設計了一個調查實驗字表。選擇十六個單字調,分別為四個陰平、四個陽平、四個上聲和四個去聲。
(二)實驗過程
(1)隨機讓每個學生念三次,同時通過錄音筆進行錄音;
(2)把得到的錄音拷貝到電腦上,使用praat語音軟件進行語音數據分析。
(3)通過EXCEL進行匯總,然后根據每一個單字調的起點、末點、中點(上聲取折點)來觀察并且與找出喀麥隆學生對比中國學生的聲調上的差異,
(4)使用石鋒老師的T值計算公式算出每個音節相應的五度值。找出他們在學漢語聲調存在的問題。
五、數據分析
使用的研究方法:
(一)圖表法
用圖表形式直觀地顯示聲調曲線、五度值和偏誤分布等數據。
(二)統計法
為了統計實驗數據的結果。
六、喀麥隆學生陰平的數據分析
調型:
通過使用PRAAT語音軟件和電腦的畫板得到如下關于十位法國留學生漢語普通話陰平調型的圖表。實驗使用了4個陰平單字調。
陰平,是最高而平的調,又叫第一聲,調值為55。它由5度到5度,表示聲音比較高,而且基本上沒有升降的變化。單字調數據的測量與分析是這個實驗的重點。實驗使用陰平單字調的例字有4個。
調型:
調型是高低升降變化形式相似的調值的類別。為了進行其調型的分析,筆者通過使用PRAAT語音軟件和電腦的畫板,觀察每個喀麥隆留學生漢語聲調發音情況,并用圖表進行展示,同時參照標準發音的調型曲線進行對比。下面十位喀麥隆留學生漢語普通話陰平的調型圖表的展示。
從喀麥隆學生陰平調型圖可以看出,喀麥隆留學生陰平發音從左至右都是平的曲線,最高調值曲線是55,最低調值度是33。其中有一位學生把它發成55度,八位把它發成44度,有一位把陰平發成33度。因此,從這個圖表中我們可以得出喀麥隆學生陰平的調型基本上與標準普通話接近。
通過描述、觀察、分析和比較這十位喀麥隆留學生普通話陰平的調型之后,我們發現:
在十位喀麥隆學生中,只有兩位學生把陰平發成22度,有八位喀麥隆學生陰平接近中國發音人的標準:55、44、33。
(一)陽平的數據分析
陽平又叫作第二聲,由中音升到最高音,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一個高升的調類,調值(35)。這項研究為了考察喀麥隆國留學生的陽平發音情況,對十位喀麥隆學生和中國發音人陽平的調型、時長和調域進行分析和比較。實驗使用陽平單字調的例字有4個。
漢語普通話陽平的標準是35。從這十位喀麥隆學習者的陽平調線可以看出有一位同學把陽平讀成上聲,有兩位同學把陽平讀成平調33,其余七位學生陽平調型分別是13、24、34、45。根據實驗得出喀麥隆學生陽平調型的起點和末點調高略低。
(二)上聲的數據分析
上聲又叫降升調,由中低音先降到最低音后升到中高音,即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曲折調,調值214。
C、上聲字表
從實驗的結果和圖表我們可以看出,十位喀麥隆留學生的上聲調型與普通話標準上聲調型相比有較大的差別。大部分學習者的發音是323、223。學習者的起點有的高有的低。在他們十位學生中,有兩位學生把上聲發成平調,一位把上聲發成陽平。
從調型的圖表看,可以說喀麥隆學生的上聲不夠準確,大部分的學習者把上聲讀成陽平。
(三)去聲的數據分析
去聲又叫第四聲或全降調,由最高音降到最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個全降的調類,調值為51。實驗使用去聲單字調的例字有4個。
調型:下面是十位喀麥隆學生去聲的調型,觀察以后我們將其與中國發音人的去聲標準進行對比。
根據喀麥隆學生去聲圖表的調型,可以看出在十位學生中,有八位留學生的去聲調值是54 、53和50,總趨勢是降調只有一位學生把去聲讀成平調22。
根據去聲實驗結果在十位喀麥隆學生中,有九位學生去聲調型下降不夠低。有一位學生把去聲讀成平調。
七、小結
通過對喀麥隆學生的四個聲調的實驗研究結(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果,喀麥隆學生在習得漢語聲調的過程中,陰平基本上沒有問題,主要問題存在于陽平、上聲和去聲。因此針對他們存在的主要偏誤在此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
針對有法語背景的喀麥隆學生的教學方法:為了讓法語背景的喀麥隆學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話的陽平、上聲和去聲的調型、時長和調域,筆者認為教師在漢語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強化聲調訓練
從實驗的結果來看,我們發現喀麥隆學生比法國學生更容易掌握四個聲調的調型,在時長和調域上和普通話的差距較大。由此可見喀麥隆學生的聲調念的不夠準確。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缺乏練習,所以筆者認為教師應該讓喀麥隆學生多練習單字發音。教師在進行聲調訓練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強調各聲調之間的特征差異,尤其要突出陽平與上聲各自的調型特征,讓學生意識到陽平是高升調,起點與末點都比上聲高,而且上聲才是真正的曲折調。教師還可以在中級階段找出漢語中的一些去聲、上聲雙字調、陰平和上聲雙字調詞語的練習,比如:“漢語”、“不如”、“報紙”等,讓學生多練習,這樣能糾正學生的聲調錯誤發音。
(二)拓寬具備法語背景的喀麥隆學生的聲調調域
實驗結果顯示,喀麥隆學生的調域發音比法國學生窄。從單字調分析的結果來看,我們發現陰平調的習得對于喀麥隆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掌握,因此,可以讓學生先練習發高而平的陰平,確定自己的音域最高點,然后從這個高度出發練習降調,注意要盡量延長發音的時間,這樣還可以讓喀麥隆學生感受自己音域的最低點。通過延長去聲發音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喀麥隆學生了解自己音域的廣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喀麥隆學生去聲時長偏短的問題。在反復練習中強調發音下降程度,從而使學生產生感性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程棠.漢語和法語語音對比[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2]孫德金.對外漢語語音及語音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3]王建進.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商務印書館出版,2010.
[4]Joel Bellassen.Methode dinitiation et a l ecriture chinoises》,2008.
[5]朱川.外國學生語音學習對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
[6]隋偉娟.法國初級漢語水平學生聲調習得實驗分析[D].南京:南京大學,2012.
[7]周蘭.高級法國留學生漢語單字調習得的實驗研究.杭州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8]錢玉蓮.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之實驗研究[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
[9]張曉玲.剛果(布)留學生漢語單字調習得的實驗研究.杭州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作者簡介:戴安娜(1990—),主要研究方向: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