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宇飛
(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重慶 401121)
電梯安全備受關注。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市電梯現保有量達121934萬臺。其中,在上個世紀末或本世紀初安裝的老舊電梯有12089臺,因為使用和管理中存在著管理主體責任不明晰、機制不完善、責任不落實,造成年久失修、“帶病運行”、改造更新難實施、停用難,加上維保質量差、不當乘用等,從而引發故障率和投訴率“雙高”,小區因電梯問題引起的糾紛多、投訴多。為全面了解老舊電梯運行狀況與使用管理,本報告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結果對老舊電梯進行安全狀況分析,以利于相關部門采取更加有效的監管措施,從而提升在用老舊電梯的安全性、可靠性。
至2017年1月30日,重慶市已登記注冊在用電梯共有121934臺,未登記注冊11689臺(安裝監檢過程 ),其中,乘客電梯占絕大多數,登記注冊在用為110440臺。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登記注冊在用11494臺,主城區電梯類別劃分如圖1。

圖1 重慶市在用電梯分類統計
統計期限:2017年1月30日(資料來源:特種設備檢驗管理系統)。
(1)故障率高、投訴高。電梯是移動機電設備,安全性能時刻都在變化,法定的年度安全檢驗并不能保證電梯以后1年的可靠運行,它是對電梯生產和使用單位執行相關法規標準規定、落實安全責任,開展為保證和自主確認電梯安全的相關工作質量情況的查證性檢驗。老舊電梯運行至今,在使用管理、維護、節能降耗及標準規范符合性等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從重慶市目前電梯的保有量和投入使用的時間來測算,越來越多的電梯將進入老化衰退期,尤其老舊電梯,設備零件線路老化,引發故障率和投訴率“雙高”,電梯的故障也將呈現多發性和突發性。
(2)維修困難、維修成本高。老舊電梯由于使用年限長,許多主要部件都已達到其設計使用壽命,影響電梯的正常運行,需要進行零部件更新。由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梯的控制系統與拖動系統技術落后、存在電梯轎廂平層精度差與電梯能耗高、效率低等問題。該類型電梯的生產廠家現在已經停產、轉產或倒閉,許多零部件,特別是電腦板一旦損壞,根本找不到備品備件,電梯故障后,維修起來比較困難,維修成本也比較高。老舊電梯產品零部件配置大多采用了傳統、高耗能的電子元器件,早已淘汰不生產,零部件的更換已成瓶頸問題,通常只能用替代品,客觀上給電梯的運行帶來了安全隱患。
(3)能耗高、效率低。老舊電梯的控制技術與拖動方式比較落后,即使采用變頻拖動也是采用現已淘汰的PWM技術。拖動方式方面如交流雙速電梯、交流調壓調速電梯、直流調速電梯未改造為變頻變壓調速電梯或變頻變壓帶能量反饋調速電梯,同時未將帶減速裝置的曳引機可改為永磁同步曳引機,不能明顯降低電梯的能耗。
從2008年5月和2011年底,根據《重慶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使用十年以上的老舊乘客電梯不但應進行年度定期檢驗,還應進行安全評估。市特檢院主動出擊,相關區縣的質監部門積極配合,持續開展了老舊住宅電梯安全狀況的調研評估工作,重點對重慶市江北洋河花園、渝能靜園小區、E動力廣場、渝中人民花園、菜園路41號樓等使用年限10年以上、故障率較高的住宅電梯進行了調研和安全評估,向設備使用單位、維保單位及居民了解設備使用、維護情況和設備故障情況,對電梯進行了安全檢驗和性能試驗,針對檢查的電梯逐一出具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報告,撰寫了《老舊乘客電梯安全評估規程》編制說明、《關于老舊電梯安全狀況的探討》、《老舊電梯安全評估方法研究》等多篇論文。
按照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印發2009年重慶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補充計劃項目的通知(渝質監發[2009]70號),重慶特檢院成立了《老舊乘客電梯安全評估規程》編制小組,組織有關專家對老舊乘客電梯安全評估所應采集的有關信息進行了調研,在總結對渝中區(含其它地區)百余臺老舊乘客電梯評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于2009年11月起草完成《老舊乘客電梯安全評估規程》草案,經過多次修訂,于2010年10月形成送審稿,完成編制工作。利用該標準對電梯的改造提供最為可行、最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做到通過改造最大程度的優化設備,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具有較大的意義。
在《老舊乘客電梯安全評估規程》規范基礎上,歷時3年的相關研究,2013年8月,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將起草制定的《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導則——曳引驅動電梯》地方標準編制申請上報市質監局。該標準對老舊電梯安全評估的項目、內容及要求,評估程序與方法,評估結果如何應用等進行了規范,同時對老舊電梯評估受理范圍、評估機構人員資質要求、評估現場應具備的相關條件等要素也進行了規定,并于2014年4月正式實施。該標準提出了老舊電梯安全評估明確的流程、方法、結論應用等,是目前國內老舊電梯安全評估較權威的標準。
重慶市從2007年開始著手老舊電梯改造更新工作。至2012年底,全市已完成近千臺老舊電梯改造更新。2013年提出消除老舊住宅電梯的事故隱患,列為全市的十大民心工程項目之一。近3年內完成全市1897臺“三無”(無大修基金、無物業管理、無業主委員會)老舊住宅電梯的改造更新。
(1)使用效果。整機性能要求:加減速度,平層精度,噪聲值。
可靠性要求,整機可靠性,控制柜可靠性,失效(故障)次數。
外觀質量要求,轎廂、轎門、層門及可見部分的表面及裝飾,信號顯示應明亮,各種標志應清晰,緊固件無脫落或松動,活動部位應運轉靈活。
(2)社會效益。通過一段時間穩定運行,居民反映良好,原來擔心的電梯故障的心理消失了,居民滿意率高,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3)經濟效益。間接經濟效益:①電梯維護方便,減少了維保工作量,維保人工成本降低。②零部件修理、更換費用減少。③電梯故障明顯降低,利用率、電梯檔次、居民滿意度同步提高。
近年來重慶對老舊電梯修理改造更新工作,解決老舊電梯問題的關鍵在于落實各方的主體責任,其中落實電梯使用管理的主體責任,重點是落實物業管理的首負責任。重慶特檢院繼續協同國土房管、財政等部門研討建立完善電梯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等,2015年出臺《重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督促物業管理單位及電梯管理團隊落實維保責任,并對其加大監管力度,協調國土房管部門,指導、幫助業主建立房屋大修基金,街道、社區協助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加強物業管理,以解決老舊電梯主體責任、專項資金、安全評估、規范許可的準入和退出等問題,取得明顯成效。

[1] GB T 31821-2015,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S].
[2] 賴躍陽.關于廈門市老舊電梯狀況的調查報告[J].中國電梯,201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