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洋
(營口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遼寧 營口 115000)
在很多工業企業中,起重機已經成為自動化機械生產的一種標準設備,在生產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大減少了工作人員工作的強度,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更好的確保了作業的安全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起重機為生產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隱形的危險因素,并且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暴露出來,給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一般來說,起重機的結構都很龐大,并且有一定的復雜性,主要是借助吊鉤、電磁機等設備的配合對物料進行升降或者平移,從工作形式來看具有重復性與間歇性,能夠承載不同重量的物料,需要比較大的運行空間,很多活動部件都是裸露在外的,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另外起重機的作業環境大多比較復雜,也潛在著很多的危險因素,危險事故的發生存在的很大的偶發性。
對起重機進行檢驗也會遇到很多危險情況,檢驗人員隨時都可能面臨危險。分析這些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主要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過往起重機作業情況進行的相關調查數據可以發現,起重機的運作存在超負荷運行的情況,還有部分起重機的運行過程中發生鋼絲繩上的繩扣斷裂,還可能因為沒有對重物進行牢固捆綁發生意外脫鉤,這些因素都會引起重物墜落,如果墜落發生的時候,恰好工作人員在下放進行作業,就可能出現人員傷亡問題。
起重機重物墜落是發生幾率比較高的安全事故,常常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引起充分的重視。如表1所示。

表1
作業環境對起重機的具體工作運行有著很大的影響,起重機檢驗過程中可能存在危險因素有很大一部分就源自于環境。比如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進行作業會影響到工作人員的身體感受,造成情緒起伏,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開展,引起操作失誤,釀成安全事故。我國對于起重機作業有著明確的規定,進行超過兩米的作業就屬于高空作業,需要在檢驗作業過程中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照操作流程作業。但是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檢驗工作人員依然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發生跌落危險。
根據我國《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中的相關要求,在起重機運行過程中,需要和周圍的其他設備、輸電線路以及建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而在進行超過30米高度的高空作業時,如果周圍不存在比起重機頂尖高的建筑物或者設施,又或者是發現可能會發生碰撞現象時,要在周圍設置相應的紅色障礙燈進行提示。這條規定已經明確規定了起重機運行的安全距離,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按照規定執行,常常出現各種違規現象,沒有注意保持起重機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安全距離,一旦操作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或者沒有正確處理出現的問題,那么就可能發生事故。
在起重機檢驗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其他危險因素,比如觸電危險。一般來說,起重機觸電危險主要指間接觸電危險,一旦電氣設備中存在絕緣體損壞的現象,那么整個設備外殼中都可能存在電流,檢驗工作人員一旦徒手接觸這些設備,就會遭到電擊危險。因此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對設備的絕緣設備進行檢查并做好相應的防觸電防護。起重機結構復雜,每個部分的設備都可能在檢驗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比如接觸到零部件時發生的戳絞危險,液壓起重機受損發生的噴射傷害等。
上文我們已經具體分析了起重機檢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因素,要想有效開展檢驗工作,確保檢驗過程的安全性,需要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
因為起重機設備的特殊性,在對其進行檢驗過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危險因素,需要做好相關的安全控制工作,最大限度的確保安全性。在實際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要先在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物品基礎上對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判斷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準備通過斜梯進入內部檢驗時要注意腳下是否有臺階,是否安全,檢查頭頂有沒有充足的空間。選擇從側端進入則要檢查需要經過的通道,查看物品堆放合不合理,檢驗工作有沒有足夠的空間,確保檢驗過程的安全性。當檢驗工作人員進入到內部時要保持與外部人員的聯系與溝通,在確定斷電后才能夠進入內部檢驗。
對司機室的檢驗要統一進行,只有在前一項檢驗內容得到確認回應后再開啟下一項檢查內容。具體的檢驗過程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程序開展,按照空載實驗、額定荷載實驗的流程進行,實現標準化的流程管理模式,一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任何問題都需要馬上找原因解決問題。
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種危險因素對起重機檢驗工作的影響,需要有針對性的做好相應的危險消除與預防工作。在具體檢驗過程中,可以合理配置安全制動器或者其他無害工藝技術的形式將危險因素進行消除處理,當遇到危險因素無法完全消除時,就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合理配置相應的設備與技術來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針對危險因素進行故障技術開發設計,提升起重機對危險因素的自動規避能力。
檢驗工作開始之前,需要針對起重機的架橋進行檢驗,確保在檢驗工作中能夠正常工作,提供安全保護。在對卷筒等旋轉作業的設備進行檢驗之前需要將設備的電源切斷,避免設備運行對檢驗人員造成傷害。檢驗橋架上方的空載設備過程中,檢驗人員要注意自己所站的位置,避免發生墜落現象。同時要觀察小車的運行情況,避免發生碰撞。這些都是在對起重機設備檢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關系到人員的安全,需要充分注意。
隨著起重機在很多企業的推廣與應用,要想充分發揮起重機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需要對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風險控制,定期對起重機開展檢驗工作。在起重機檢驗過程中,安全是第一要素,需要檢驗工作人員樹立足夠的安全意識,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與流程進行檢驗,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且對于檢驗出來的危險因素要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發揮檢驗工作的作用,實現起重機正常高效的運行作業。

[1] 劉宗輝,劉敬超,孟闖等.起重機安全隱患淺析與危險因素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24):286-287.
[2] 丁海紅.起重機安全狀況的綜合評價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14):44,46.
[3] 龔楠,王金奇.基于LM神經網絡的起重機械本質評價方法研究[J].機電信息,2015,(1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