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青梅
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消毒供應室,山東棗莊 277800
醫院感染控制過程中消毒供應室屬于重要的一類科室,具有消毒滅菌處理醫院內所有重復使用的器具、診療器械以及物品的責任。隨著近年來醫院不斷開展醫院感染的相關工作,也隨之越來越重視消毒供應室的管理情況。為了進一步提升消毒供應室的日常管理質量,確保消毒供應的安全,現報道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研究的60個護理物品以及8名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人員的管理結果。
此次該院分析研究的對象選為60個護理物品以及8名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人員,采取不同的護理管理理念進行分組,參照組中工作人員最大年年齡50歲,最小年齡20歲,中位年齡為(35.24±3.54)歲,最長工作年限26年,最短工作年限3年,平均工作年限(15.21±3.21)年;實驗組中工作人員最大年年齡49歲,最小年齡19歲,中位年齡為(35.98±4.11)歲,最長工作年限 27年,最短工作年限2年,平均工作年限(15.54±4.51)年。參照組與實驗組60個護理物品以及8名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人員基礎資料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將常規管理理念應用于參照組,將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應用于實驗組,質量控制的基礎標準就是零缺陷,需要所有人員一次性做好所有事情,事先控制是提升高質量的最有效措施,將前瞻式管理模式應用到該院消毒供應室中可改變傳統管理制度,建立文化、制度、操作作等多層面的管理機制,為消毒供應室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指引,可降低工作誤差以及提升服務質量[1]。①構建制度文化,依據醫院消毒供應室的基本情況,構建合理的相關管理制度,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所有工作人員都應該積極參與,通過集體學習以及重點討論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員執行管理制度的積極性以及有效性。雖然消毒供應室工作順利實施的保證就是管理制度,但是決定護理管理質量的關鍵是執行制度的人員,并不是規章制度本身。②構建標準化的工作指引,依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2]來對消毒供應室所有環節與區域的工作流程進行重新評估,發現傳統管理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修正省略或者多余的步驟,詳細描述所有程序的質量要求以及標準操作步驟,量化關鍵的控制點。完成流程的修訂之后,組織消毒供應室所有人員進行學習,討論與分析相關資料,將其中部分內容制作形成圖板,在墻上懸掛,加深消毒供應工作人員的印象,確保順利實施所有工作流程。③健全各層級的培訓制度:依據不同層級工作人員的實際水平,予以針對且有效的培訓計劃,防止盲目的培訓。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考核1次/月,依據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人員考核成績來尋找可能的問題,以便于及時調整工作計劃。④全員參與質量管理:消毒供應室鼓勵所有護理管理工作人員展現“我管理、我負責”的精神,及時發現與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將問題扼殺在萌芽中。⑤質控重點的前移:消毒供應室管理中改變傳統的終末質控方式,在一線工作中融入質控的重點,提升管理質量,前瞻性預防發生管理的失誤。⑥構建多級質控網絡:消毒供應室建立質控小組,實行、質量檢查質控員具體負責、流程質控小組質控、工作人員自控的三級質控管理機制,護士長承擔總責任,以自下到上的方式形成逐級管理且全員參與的質控網[3]。通過月討論、周檢查、日記錄方式質控小組要求所有人員自查自檢各自負責區域的問題??傎|控員抽查質控各組工作的整體質量,及時反饋質控發現的問題,改善問題之后進行督察。護士長承擔全面檢查的責任[4]。⑦持續質量改進:構建質量控制小組,包括護士長擔任組長、總質控員、流程質控小組組長,監督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情況,負責檢查、實施以及質量的改進工作,及時改正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消除萌芽狀態的問題[5]。
觀察統計參照組與實驗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后發放合格率、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以及護理管理后工作人員滿意度。
該次比較研究中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該次輸入的60個護理物品以及8名消毒供應室護理工作人員所有臨床數據,參照組與實驗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后發放合格率、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以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對實驗組以及參照組護理管理后工作人員滿意度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數據統計表示,實驗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后發放合格率、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對比參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實驗組以及實驗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前后的合格率對比[n(%)]
數據統計表示,實驗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后工作人員滿意度評分(98.23±5.23)分,參照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后工作人員滿意度評分(87.65±4.8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60 9,P=0.025 3<0.05)。
消毒供應室是為醫院所有科室提供無菌物品的科室,如果不能合理進行消毒供應室的管理,十分容易發生醫院感染,嚴重的可能影響各科室的治療工作。所以,為了確保醫院治療的安全性就需要提升消毒供應室管理力度,是降低醫院感染發生概率,保護醫護人員安全的重要措施[6]。在消毒供應室中應用前瞻性護理管理具有一定適應性,可提升消毒供應室發放合格率、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該院嚴格執行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應室的全面應用,建立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模式[7],依據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來規范化處理醫院重復應用醫療物品、醫療器具、醫療器械,確保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提升各環節管理質量。消毒供應室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與水平,了解臨床實際需求,提升消毒質量[8]。
該次研究表明,參照組與實驗組對護理物品護理管理后發放合格率、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以及護理管理后工作人員滿意度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中應用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相比較常規管理更具優勢,可顯著提升放合格率、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對于保證醫院醫療質量,減低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具有顯著作用。
[1]官文英,張素娟,吳振云,等.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中的運用[J].世界中醫藥,2015(a1):358-359.
[2]劉旖,梁冬香.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中的運用[J].醫藥衛生:文摘版,2016(6):35.
[3]Hong-Yu LI,Hao FY.Parsing the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concept of nursing management[J].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15.
[4]王文明.前瞻性的護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中的運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86):355-356.
[5]鄒曉蓮,梅麗.前瞻性護理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36):208-209.
[6]許士艾.前瞻性護理管理在消毒供應室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98):230,232.
[7]王姿英.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應用于消毒供應室護理中的價值評價[J].飲食保健,2017,4(24):232-233.
[8]郭琪.在消毒供應中心中運用前瞻性護理管理的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7,7(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