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靜
(山西省臨汾市第一實驗中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大腦進行全方位思考的圖形思維工具,它強調的不單只是將信息以圖形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還配合了一套思維規則,可令思維表達更加清晰。思維導圖是一門大師級的學習工具,有許多作用,比如理清思路,幫助記憶,組織計劃,鍛煉思維,提高效率,整理筆記……用思維導圖做復習,替代傳統的復習方式,學生把每章的知識用導圖的方法畫出來,經過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知識就生動地印在了腦子里,考試解題時不需要一遍一遍推理試探,一下子就能聯想到所需的知識點。這么“牛”的學習方式,我很自然地想把它運用到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初三的英語復習。那么它有哪些具體運用呢?
英語詞匯一直是學生頭疼的問題,單詞數量繁多,無明顯規律,攻破英語難題首先要突破詞匯關。運用思維導圖可以非常形象地建立單詞和單詞之間的聯系,使單詞不再成為一個孤立的知識點,運用聯想與想象,尋找并建立單詞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比如在記憶關于家庭物品的這些單詞時,我就根據它們的內在聯系,制作了一張這樣的思維導圖。這樣看起來許多毫無關聯的單詞,通過地點分類,物品歸類等方法,例如 ball,balloon,doll,kite,gun,chess等都屬于玩具 toy,而 television,video,recorder都是電器而且一般放在客廳等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歸類整理,頭腦中形成圖像,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復雜化為簡單,將單一變成整體,因此記憶印象深刻,不易忘記。
英語單詞數量龐大,但并非無規律,比如學生在復習單詞過程中碰到的許多表示人的名詞,這些名詞有時候以-er結尾,有時以-or結尾,有時候詞尾又變成了-man,記憶起來容易混淆,于是我就把包含這些后綴的詞繪成了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記憶這些單詞。
英語語法一直是中國學生比較頭疼的問題,學生對于零星分布于各章節間的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固,特別是不能夠形成知識網絡,更不能比較深刻地了解各知識點間的聯系。而通過對關鍵詞和核心內容的查找來構建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將所學內容進一步深化。初中英語教學中賓語從句的用法是重點也是難點,但由于知識點零散,教學周期長,學生難以形成知識網絡,往往會出現邊學邊忘的現象,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復習賓語從句時,我指導學生查找相關知識繪制了一張關于賓語從句的思維導圖。繪制完成后,學生頭腦中對賓語從句的要點一清二楚,賓語從句的用法了然于心。

事實證明,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有些學生發現了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產生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理解,實現了創造性學習。
我們學習英語最主要的途徑是使用英語教材,而課本則是將一串串單詞聯系起來,組成一篇篇文章。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單詞,其實已經建立起無形的聯系,在文章中體現出來,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運用思維導圖對閱讀文章進行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環節的規劃設計,例如,人教版英語教材Go for It!九年級Unit 5中的閱讀文章Beauty in Common Things,我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首先,提問“If you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thing,what aspects will you write?”在師生問答的話輪中完成圖4,使學生掌握說明事物類文章的結構,即從用途、原料、歷史、特點以及代表意義等幾個主要方面去描寫。這既呈現了新語言知識,也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使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出示圖5,引導學生細讀文章找出相關句子和短語完成對文章細節的理解,也完成思維導圖5的繪制。該任務使學生理解了段落的大意和細節,把握了文章結構,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記憶效果,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神奇的工具,它既是一種優秀的學習方法,又是一種先進的思維方式。在完善知識,加強記憶,理解難點,歸納筆記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學習中,可以使英語學習簡單、高效、有趣。只要你滿腔熱血地對待學習,學習定不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