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雪
摘要:因為歷史發展原因,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語言文化,文化的差異在文字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怎么樣根據不同語言不同詞匯的意義進行翻譯,是相關工作者遇到的首要問題。詞具備一個語言所應該具有的所有特點,文章以單詞、詞語、長句為基本的關注點從翻譯視角下分析漢法語義的一一對應關系。
關鍵詞:翻譯視角;漢法語義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具有相同的表觀特征和個性特點,但是由于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語言表達習慣導致對相同事物的命名方式、說明習慣和邏輯連貫能力不盡相同,于是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民族語言。而語言所表達的結果卻是相同的,這就為不同語言之間的互通提供了基礎,這也為語言的可譯性提供了基礎。但是各個民族的語言都有其各自的特點,都有各自的語言表達習慣,都有各自語言的邏輯聯系手段,這對于翻譯工作來說無疑是艱難的,按照自己已經習慣的語言習慣改寫不同的語言是一件需要克服語言規律的事情。于是,翻譯活動可以理解為用一種語言符號翻譯另一種語言符號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而這種翻譯方式又可以構成另一種層面,就是“語義層次”。
翻譯行為的語義層次的基礎是詞匯的意義。語言并不僅僅由單詞構成,單詞構成的短語和長句也是語義學的研究范圍。因為法語和漢語的單詞都具備獨立的性音譯,所以基礎部分的翻譯會影響整篇文章翻譯的效果與內涵。
1、詞匯詞義的意義
自然界中的許多事物都是獨自存在的,所以不用的語言對他們都具有獨特的命名方式,或是獨特的詞語來表示特定的事物,這些事物的不同語言中的不同名稱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但是心理狀態下的詞語是虛擬的、不可觸摸的,這就需要翻譯工作者具有相當層次的翻譯能力。因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具有的感知認識是區別于一般動物的獨特之處,這就產生了許多心理上的感知詞匯,并且人類對于感知世界的認知也是處于不斷變化的。不過還好的是,人類具有相當強大的感知能力,能讓大家互相之間對對方的心理世界具有相當程度的理解與溝通。這是因為人類具有相同的大腦構造,可以推動我們感知他人的內心世界,所以這些概念不僅僅取決于某個人,更多的是個人的感知承載著集體的感知,個人的精神世界承載著集體的感知世界。
語言承載著我們隊世界的認知,同時也是我們對世界的了解,一般說來,一個單詞往往會有超出單詞本身的延伸意義,同一個單詞可以表示多種意義。顯然,這種多重含義受到萬花差異的影響,并且隨著民族歷史的演進而產生深刻的影響。
2、漢法語義的特征
2.1彼此對應
語義的彼此對應的基礎是單詞的一一對應,這是因為對于具體存在于客觀世界的某一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語言都會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一個單詞或是一個詞組。這些部分的詞匯顯然是很容易翻譯的,因此夠不成翻譯障礙。
2.2此有彼無
許多文化隨著歷史的發展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特定事件造成的特定詞語,這些詞語往往僅僅存在于某一個特定的文化語義中,表示該文明的歷史發展、文化背景、社會生活習慣或是風俗。由于這些事物的存在,導致許多存在于法語或是漢語中的獨特的詞匯在相互之間的翻譯中不存在對應的翻譯詞匯。
兩個民族之間也存在許多特有的任務或者歷史事件,雖然在本民族中如雷貫耳,但是在對方文化中卻并不存在,這也是此有彼無的一種表現。許多在本文化中原本一個詞匯就可以讓大眾明白的事物,因為不存在與另一語言文化,就需要更多的表達方式讓另外的民族了解要表達的事物。也有采取音譯方式的,秩序用特定的發音就可以讓本民族人民了解所表達事物的原本形態,這些僅僅用于表示那些具有真實形態的物品或是現象。
2.3貌合神離
許多事物或是思想,雖然兩種語言文化中都有對應的語言表達形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推進,某些詞語在某個文化中可能產生特定的意義,這就構成了“貌合神離”的現象。相同的事物類似的表示方法卻在某一個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了特定的表達含義,這就要求相關從業工作者對該文化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發展背景具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和認知,翻譯文學作品不僅僅需要了解該單詞的本體含義,更要放在語境之下,放在時代背景之下翻譯出來其特定的意義。不管是漢譯法還是法譯漢,都需要對其的歷史發展軌跡進行相當的了解來幫助翻譯工作的進行。
2.4此廣彼狹
一個單詞在某語言中可能可以代表多種含義,同樣也可以只帶多種事物;但是在另一種語言中,可能每樣事物都有其特定的表示方式,就如漢語的親屬類詞匯,往往每一個不同的關系都有其不同的表達詞語,但是法語中一個詞匯就可以表示同意備份的許多層關系者。除了這些表示親屬的詞匯,也有許多表示意義相同的詞匯其表示范圍有相當大的區別,特別是漢語中的某一個動作,因為用力大小的區別可以具有多個詞語來表述,那么對于法語可能就只有一個單詞就解決了所有表示拿的動作。這就是許多文化中的一意多詞的現象,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在進行翻譯工作時候對同意語言文學中的同意動作的不同詞匯進行憤懣別類的總結兵器而在翻譯過程中進行相當程度的同義詞代換,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對一篇優秀作品的翻譯工作。
結束語:
對于翻譯行業的從業人士來說,僅僅進行相當程度的逐詞翻譯是清晰簡單的,那么對于意譯的限定就在于需要對翻譯語言的民族具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并且對其語言環境、文學背景、時代特征等都要具有相當意義的了解與剖析,這樣才能對要翻譯的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認知與更加全面的了解,從而用本民族最特企鵝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翻譯外民族的作品,使不同的文學背景下的語言得意在本民族中傳播開來,更好的被本民族的人民吸收、學習。譯者同樣需要學習人類智慧的一般性質的機理,克服語言文化的溝通障礙,克服低于限制的因素,從而更好的傳達思想與情感。原文中的某一個單詞有時候可以轉化為一個句子或是一段話,這就需要譯者具有相當強大的文學底蘊。
參考文獻:
[1]朱韻依.淺談跨文化視角下法語電影名的漢譯[J].戲劇之家,2016(2):206-207.
[2]秦瓊芳.漢法翻譯中的中國旅游文化不可譯性[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7,26(4):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