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澤
登上24級石階,就進入了真武廟,就望見龐大的船隊巍巍然駛向“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坦途……
石階多有破裂,而登臨的腳步還在疊加,急迫的向往還在撞擊。
迎面的“吞?!笔畳鞚M雷的轟響,頭頂上不時落下鳥鳴的珠串,風中有宋泉州知府真德秀《真武殿祝文》的吟哦。
正中真武帝鎮妖驅邪的神力抵達前方的大海,柔波中翔舞著見證當年祭海的赤帆銀鷗……
真武廟在法石街頭的石頭山上。巖石壘起的山,雄偉的基座不朽。
巖石承載的“牽星過洋”人的智慧,驚濤駭浪煅打的海船遠航的堅定;刺桐人枕山漱海,勇于開拓的情懷,祭??な仳\的祝?!瓉淼竭@里你能一一觸摸……
海茫茫。可我知道只是海隱沒了矗立著的宋元古渡頭——“海上絲綢之路”最小的起點。當年那祭奠海神的風水塔也還在某個角落里凝眸遠眺。海港風和日麗,千年的航線未曾迷蒙。那一位市舶司官員蒲壽庚建造的“望云樓”遺址前方的浩渺里,依舊閃爍著登高望遠的眼睛。
就在那片灘涂下,一艘宋代遠洋貨船重見天日,讓世界的驚呼激起茫茫海港浪花飛濺。
游人的思緒逐浪飛: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記敘的港內停有“大艟克約百艘,小船多得無數”,紛紛從歷史的深淵里躍出了;“漲海聲中萬國商”把“東方第一大港”擠滿,密集的萬國旗在天空中揮灑著彩霞……
海藍藍。出港的壯麗圖景更非海市蜃樓。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腳步聲,聲聲在耳;馬可·波羅受命護送蒙古公主闊闊真遠嫁波斯的船隊浩浩蕩蕩,喜慶的鑼鼓伴著碧波起舞……
七星伴月與泉州海船渾然一體在大海里洗濯、跳躍、行進。
不滅的光明,讓梯航萬國的寂寞有了親密的依戀,讓驚濤駭浪化作馴服的柔波,讓渺茫的前方也近在咫尺般清晰……
一面灑播光明的銅鏡,這是一輪永遠的明月,船工心中的夢想。
七枚銅錢,七顆閃耀的星,這是航海人指引航向的北斗,危巖暗礁中的航船也能平安穿行。
虔誠的工匠,把星星月亮安置在船底“龍骨”銜接處的“保壽孔”——這里是船的根底和寄托,七星伴月的駐守,能不靈光四射?
七星伴月,七星伴月,
小小“保壽孔”成為遼闊無垠的天空,被照耀的海,任憑“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程四通八達,源源不斷運送和平與友誼的姹紫嫣紅……
唐時阿拉伯的三賢、四賢——友誼與和平的傳播者長眠于此。
一塊巨石在它的前方肅立。巨石的目光集聚在那里的一雙石棺上,心跳聲的問候,像雨點落下。
不遠不近的距離,拉開一片開闊地,陽光的金子鋪滿。
“海上絲綢之路”的記敘凝固在心中。大海的波光閃爍,船工號子起伏,在它的周遭縈繞。
一想到兩位賢人的善行,風就趕來,把巨石的躬身行禮和虔誠祈禱頻頻送到石頭的墳塋、石頭的回廊、石頭的梭柱,送到它們懷抱中的圣者。
巨石微微顫動。巨石腳下的土地微微顫動。
托起這伊斯蘭教圣墓的山頭發出靈光。
得名靈山的山頭俯下身來,將三賢、四賢的福蔭連綿不竭獻給夢中的刺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