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萍
摘要:教育工作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給初中地理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教學工作的需求,我們應該嘗試把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地理教學工作中,這樣才能更好的把初中地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關鍵詞: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方法的相關概述
(一)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生活化的概念
所謂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就是把初中地理教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內(nèi)容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采用簡潔實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枯燥的地理知識產(chǎn)生直觀的、深刻的、形象的理解。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改變了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枯燥、單調(diào)、刻板的教學模式,提升了地理知識的趣味性,使地理知識變得易于理解和記憶,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對地理知識的親切感,轉變了傳統(tǒng)初中地理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大量枯燥的地理知識的排斥感和陌生感。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求教師把生活化的氣息引入課堂,將地理知識用生活化的方式、結合生活化的案例進行解釋,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要想將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效果充分發(fā)揮出來,就必須首先對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關鍵有充分的認識,并具有足夠的生活化教學實施能力,此外,還應當積極觀察生活、收集生活資料,力求使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施變得順暢、自然、易于接受。
(二)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生活化的相關特征
第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具有趣味性。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前者更有趣味性,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實施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的同時,教師要對自己將要進行的教學工作給予充分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擁有教學激情,這樣的教學激情能夠感染學生,影響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具有趣味性的顯著特點,這個特點會使學生增強對初中地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督促學生能夠更加認真、努力地學習初中地理知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自己對初中地理課程的熱情傳遞給學生,加強他們的地理學習能力。
第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具有實踐性。上文中已經(jīng)提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就是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地了解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和現(xiàn)實經(jīng)驗,并將這些經(jīng)驗轉化為初中地理教學的前提和條件,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實踐作為教學的重要切入點,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知識的效率,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初中地理知識,并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實踐相結合。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方法的落實策略
(一)運用趣味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
第一,采用生活化游戲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初中地理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需求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地理游戲,將初中地理課本中的地理知識充分地與游戲相結合,在學生們專心致志地玩游戲的同時向他們講授初中地理知識。在玩地理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對地理的好奇心和興趣大大增強,學習地理的熱情也被很好地激發(fā)了出來,游戲的過程又能很好地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第二,講授有關地理的生活故事。在實施初中地理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有關地理的故事,如“觀察星星”,等等。在教師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們對學習地理知識的抵觸情緒會削減,會對地理故事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出門旅行時有意識地積累一些有關地理的生活故事,比如某地的風土人情,景區(qū)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氣候等等。教師也可以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們尋找自己生活中出現(xiàn)的與地理有關的生活故事,并讓他們在課堂上將這些故事分享給其他同學們,這樣能夠在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的同時活躍初中地理課堂的課堂氣氛。
(二)為學生搭建地理與生活相結合的平臺
受到當前教學制度的限制,地理課程大都是在初中才開設的,初中生在開始接觸地理知識時難免會有些不適應,這就使得很多學生無法真正了解到學習地理知識的目標,無法將地理理論知識運用到平時的生活實踐中去。為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搭建地理與生活相結合的平臺,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將地理理論知識運用到平時的生活實踐中去。比如,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初中地理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上的地理理論知識對學生提出問題,并讓他們根據(jù)自身實踐來進行解答;初中地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與地理有關的問題,并幫助他們解答這些問題;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地理知識競賽或實踐,用實戰(zhàn)來驗證平時的地理學習成果。
(三)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擴展學生的地理思維
擺在當前初中地理教師面前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水平,基于此,初中地理教師應該摒棄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如“大樹底下好乘涼”這一問題;初中地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深入大自然,讓他們自己在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地理現(xiàn)象,并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嘗試解釋這些地理現(xiàn)象;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地理教師應當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引導,啟發(fā)他們思考地理現(xiàn)象的思維。這些地理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擴展學生的地理思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初中地理知識,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自主能力,使他們的地理學習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
(四)生活化情境的渲染
要想從根本上落實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工作,不僅要結合實際生活需求,還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化學習氛圍,應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將枯燥的地理知識和有趣的生活現(xiàn)象或者體驗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化枯燥為生動有趣、化死記硬背為自主探索。例如在進行“中國的民族”課堂教學時,讓學生對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和特色進行死記硬背必然會引發(fā)學生的反感,在這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述一些各民族有趣的風俗習慣和衣著特色,并結合圖片、視頻等,使這些內(nèi)容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然后讓所有的學生合上課本,將學生分組,教師通過列舉某個生活習俗和衣著的圖片,向學生提問是哪個民族,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計分,設置一定的獎勵。如此,方可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變得生活化、趣味性,改變教學方式,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朱文亞.實現(xiàn)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4,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