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舉重是一項以力量決定勝負的比賽項目,因此力量的訓練是關系到比賽結果的關鍵要素。因此,本文以如何對青少年進行有效的力量訓練使其練就強壯的體魄,為未來的提體育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為論述內容。
關鍵詞:青少年;舉重訓練;方法
隨著體育競技的不斷發展,運動員的年輕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青少年時期對運動員展開有針對性的、專門的舉重技能和體能訓練,能夠有效地促進運動員的專業技能的發展,為青少年運動員的發展創設有利條件,使其在力量、心理和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地訓練,從而促進其全面地發展。如何推進青少年舉重力量訓練,在方法上應注意:
一、 科學認識訓練是前提
在舉重的力量訓練過程中,科學的訓練方法是前提,我們在訓練過程中不能盲目地進行力量訓練,盲目地加大力量訓練的強度和力度,青少年若長時間承受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體能訓練,不但自己的身體吃不消,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發育,使青少年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著雙重的壓力,進而逐漸影響到青少年運動員的健康發展,因此,科學的力量訓練是促進青少年力量訓練的前提。根據青少年的身高、體重,以及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針對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
1. 科學地認識訓練的過程
在青少年的訓練過程中,應正確地引導其認識訓練的過程的成敗,科學地分析每次訓練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青少年在訓練過程中,若長時間的訓練效果不理想,會極大地影響其訓練的效果,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自身的訓練實踐,學會訓練過程中的失敗的經驗。學會科學地認識訓練過程中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學會用正確的眼光認識自己,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訓練過程,不能盲目地樂觀自信,也不能過于輕看自己,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科學地認識訓練過程中的得與失。
2. 科學地認識訓練強度、次數
在青少年的力量訓練過程中,應注重科學的強度訓練,不能盲目地提高或者減輕力量訓練的強度,給自身的力量訓練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在訓練過程中盲目地高強度訓練是不可取的,尤其是長時間、超負荷的體能訓練,不但不能給訓練結果帶來正面效果,反而會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訓練過程中,應根據青少年的身體情況,科學地為青少年制定訓練方案,訓練的強度,應根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身高、體重等綜合因素來考慮。在身體素質提高的基礎上,正確地提高訓練次數和強度是提高力量訓練強度的前提,科學地認識自身的綜合素質,科學地把握自身的條件,科學地認識訓練的方法和強度是達到對自身全面科學地認識的前提,同時也是自身能力發展的保證。
二、 科學的方法訓練是保證
舉重力量訓練是青少年的身體綜合素質與專項的訓練技術相結合,通過專業的技術訓練使其專項技術動作的要領掌握逐漸熟練,進而達到將力量正確傳輸到相應的位置點,由弱到強,根據青少年的體制的強化逐漸加強訓練次數和強度的一個過程,并從中不斷挖掘其能力和潛力,使其訓練的成績得到逐步有效地提高的過程中。力量的表現形式可分為以下幾類最大力量(肌肉痛過最大隨意收縮克服阻力時所表現出來的最高力量)、速度力量(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力量耐力(肌肉長時間克服阻力的能力)三者均與我們的肌肉訓練有密切的關系??茖W地安排三者的訓練過程是青少年力量訓練能力提升的保證。在最大力量的訓練中:
1. 重復訓練是基礎
重復訓練是有效提高青少年身體強度的基礎,在青少年的身體強度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即在每周訓練3-5次的基礎上,根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適時增加訓練的強度,而高強度的重復訓練是取得比賽勝利的保證。通過高強度重復訓練逐漸提高青少年的肌肉內及肌肉間的協調度,使其間達到高度協調,以達到提高最高力量、減少肌纖維體積的目的。
2. 極限強度是突破
極限強度是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負荷強度達到極限值,從本人的最大強度開始,逐漸遞增,在負荷強度的訓練次數上,以空杠為例,新手以5-10千克遞增,高手則可以從10-15千克,力量70%的訓練3個,80%訓練3個,85%訓練3個,90%訓練3個,當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能夠重復實現這個強度的時候,反復刺激其神經系統,重復的次數越多,就表明其力量真的實現增長了。
三、 科學的體能訓練是保障
舉重的力量來源包括上肢力量,腰部力量以及腿部力量的協同合作。在訓練過程中,根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利用直體上推杠鈴、頸前、頸后坐推、臥推舉、俯臥撐、提壺鈴等方法提升青少年的上肢力量;通過上仰挺身、側腰肌訓練和寬硬拉訓練提高腰部力量;通過杠鈴負重深蹲、站姿提重、頸前杠鈴深蹲訓練青少年的下肢力量。實現青少年的身體機能的有效發展和提高。
總之,在青少年的舉重訓練過程中,身心健康發展是運動員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科學的方法訓練是保證,體能訓練是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有效保障,在關注青少年的力量發展的同時,我們更應注重其協調發展,使青少年的未來有著更遠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鄧阿鵬.試析舉重力量訓練的原則及其訓練方法[J].經營管理者,2013(22).
[2]張前鋒.舉重力量訓練探討[J].體育師友,2003(03).
作者簡介:
黃元賢,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馬尾區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