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卓尼縣學前教育起步較晚,幼兒專業教師缺乏,近幾年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從小學或初中轉崗來到幼兒園。幼兒專業教師的活動組織形式多樣、課堂氣氛活躍、幼兒參與積極性高。轉崗教師對五大領域課程目標學習不夠深入,定的活動目標往往過高,忽略了幼兒的接受能力,有小學化傾向,另外教師藝術方面的知識很欠缺。為了順應幼兒教育發展新形勢,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要給教師提供足夠的自我展示空間。
關鍵詞:藏區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現狀分析
筆者所在的卓尼縣學前教育起步較晚,幼兒專業教師缺乏,近幾年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從小學或初中轉崗來到幼兒園。我本人也是一名轉崗教師,2011年8月從小學調入幼兒園,擔任語言教學工作。以前在小學即使給畢業班上課也得心應手,而一到幼兒園課堂竟然覺得自己駕馭不了3-6歲的孩子,尤其是開學第二周園里給新來的老師每人安排了一節公開課,我的課在周五,我整整焦慮了一周。課也上得一塌糊涂。通過說課、講課、課后反思、聽課、評課等一系列活動,更使我感覺到自己幼教專業知識的匱乏。我當時心里忐忑不安,但園領導給了我足夠的信任,讓我擔任了大班年級組長。我很努力地投入工作,從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做起。首先我向搭班老師學習手指游戲、韻律操、做手工、彈琴、制定周計劃,其次在批閱教案的時候學習其他教師的活動設計,教學方法,每周堅持聽課。第一學期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也得到領導的表揚,我因此愛上了幼教工作。
2016年我參與了《藏區農村幼兒園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課題研究。和其他課題組成員對卓尼縣幼兒教師專業現狀進行了為期2年的調查研究,現對自己了解到的幼兒園教師專業現狀進行如下分析:
一、 調查概況
(一) 聽評課。本人參與聽課、評課35節,藝術課10節,語言10節,社會課5節,健康課6節,科學課4節。通過聽評課發現:幼兒專業教師的活動組織形式多樣、課堂氣氛活躍、幼兒參與積極性高。轉崗教師對五大領域課程目標學習不夠深入,定的活動目標往往過高,忽略了幼兒的接受能力,有小學化傾向,另外教師藝術方面的知識很欠缺,彈琴時雙手很難配合自如,教唱時音準和節奏把握得不夠準確。
(二) 訪談。
本次調研本人訪談教師31名(專業教師16名,轉崗教師15名),家長8名(幼兒父母3名,爺爺奶奶5名),專訪地方專家1名。
(三) 調查問卷
課題組一共發放教師調查問卷85份,收回79份。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幼兒園教師的基本情況;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意識;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反思;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途徑及專業發展需要;提升藏區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建議。
二、 結果分析
(一) 從事幼兒教育專業的原因調查
1. 近三年新入職教師。因為熱愛,所以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通過招考進入幼兒園工作,他們有熱情,工作方法新,給幼兒園注入了一股活力。
2. 轉崗教師。選擇轉崗一是因為幼兒園工作沒有考試,沒有同級評比,思想上沒壓力。二是幼兒園不用批改作業,減輕了工作量。三是幼兒園孩子年齡小、思想單純管理不費勁。四是她們喜歡幼兒教育,但畢業分配到農村小學或中學任教,工作幾年或是十幾年之后仍然初衷未變,調入幼兒園,實現當幼兒教師的夢想。
3. 其他教師。在幼兒園工作時間長了,有的人由于身體等原因從一線教師崗位轉到其他崗位,自己感覺年齡偏大,工齡較長,和年輕教師相比自己精力不足,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業績一般。
(二) 學歷及專業對口率調查
接受調查的幼兒園教師中師3名,???2名,本科34名,96.2%的教師學歷在??埔陨希蟛糠纸處煹膶?啤⒈究茖W歷是第二學歷。從專業對口程度來看,入職前所學專業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有29名,專業對口率僅為36.7%。年齡方面,30歲以上的39.2%,這其中40歲以上的占12.6%。
(三) 職稱情況
從調查的79名教師的職稱來看,一級教師17人,二級教師30人,未評32人,整體來看幼兒專業教師職稱偏低。
(四) 教學語言使用情況
在參與調查的老師中,采用漢語教學的教師76名,藏漢雙語教學的3名,純藏語教學的為0人,有96.2%的教師采用漢語教學,僅有3.8%的教師采用藏漢雙語教學,表明卓尼縣雖為藏區,但缺少藏漢雙語幼兒教師,雙語幼兒園幼兒教學無法正常開展。
(五) 專業技能調查
1. 會彈琴、會舞蹈、會畫畫是幼兒專業教師的基本技能,而我調查的79人中會彈琴的老師還不到40%。
2. 一名幼兒教師只有具備反思能力才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分析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從而不斷完善自我。我從老師的談話中了解到大多數人寫反思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而真正懶于反思。
3. 溝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90%以上的老師基本不存在問題,但極少數老師與幼兒或家長溝通時,缺乏耐心,有時不能克服自己急躁的情緒,溝通效果不佳。
4. 對幼兒的客觀評價能力是必備的,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老師的一句夸獎就是他們開心一天的理由,我認為老師一定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言,并且評語不能千篇一律。我在一次聽課中發現老師表揚幼兒從頭至尾都只用五個字:棒!棒!你真棒!以至于到后來老師還沒開口,幼兒就像讀順口溜般喊了出來。我感覺這種表揚只是一種形式,實際意義不大。
5. 組織能力直接體現在一日活動安排中,老師活動組織的好,幼兒的積極性就高,如果活動每周簡單循環,沒有新意,孩子們就會厭煩。
6. 創新能力。一個老師敢于創新工作才會有動力,我調查的老師中在近幾年的信息技術大賽中獲獎的有15人,有2項省級課題立項,并有5人在幼兒教師技能大賽中獲獎。
三、 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建議
一是加強教師培訓。按照培訓計劃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培訓,開闊眼界、轉變觀念、提高專業技能。二是邀請學前教育專家來園做講座,答疑解惑,學習經驗,引領成長。三是搭建交流平臺。為了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幼兒園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公開課、示范課和觀摩課,同時組織開展一線教師技能大賽等活動,讓教師有足夠展現自我的空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四是積極支持教師學歷提升。
作者簡介:
張海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卓尼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