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根 黃達
2018年1月5日凌晨5時許,深冬的寒冰籠罩著贛南鄉村。在會昌縣麻州鎮的206國道上,來往車輛不時交會,車燈明晃直射。突然,“砰”的一聲悶響打破了這里的寂靜,途經的一輛貨車將一名行人撞倒。行人被彈起后,在高速貨車的前擋風玻璃的慣性作用力下翻滾到了路邊,就再也一動不動了。然而,貨車并沒有停下,繼續前行了約300米后停靠在路邊。從車上下來的人查看了一下后,既沒有選擇掉頭也沒有撥打報警電話,而是重新發動汽車,消失在夜幕中。
此時,貨車上只有駕駛員李智曄一人。
李智曄是江西中聯物流有限公司從事運送商品車的專職司機,他從事這個職業已經是第5個年頭了。送車到目的地后,公司每周都將視李智曄運送車輛的數額及該項業務往返的里程數發給相應的勞務工資。
1月2日,李智曄接到公司派出的一個運單,把一輛客戶購買的“凱運”平板小貨車,由江西省南昌市送往廣東省梅州市。公司為這輛新車辦理了4天的臨時保險,懸掛的臨時號牌號碼為“贛A07886”,小貨車核載為1.5噸。
為了節省送車路途的開支,李智曄駕車通常不走高速公路、不住旅店,而是走省道或縣鄉公路,累了就在路邊打個盹。1月4日下午,他從公司配發車庫駕車出發離開南昌市一路向南。當天19時許,在撫州市臨川區吃過晚飯,便一路走走停停,于第二天凌晨2時45分來到瑞金市。此時犯了困的李智曄在路邊停下車休息。兩個小時后,他駕車沿206國道繼續向南,進入了會昌縣。
5時許,李智曄駕車行駛到麻州鎮圩鎮路段。此時天色依然昏暗,天還下著蒙蒙細雨,一場車禍突然發生了。李智曄自訴道:我剛剛睡醒,人還有些迷迷糊糊的,當時與一輛前四后八(指車輪數)的大貨車相向會車,對方開啟的大燈直射過來,照得我眼前一團漆黑,突然聽到“砰”的一聲悶響。
李智曄并沒有停車,而是踩了一下點剎后繼續行駛。行駛到前方裝有公安天網監控攝像頭位置時,他停車下來認真察看,發現自己車頭的網隔柵碎裂了,前面擋風玻璃也碎裂了……頓時心生恐懼,迅速上車加速駛離。
李智曄為什么沒有選擇在事發地點停車?
歸案后,李智曄狡辯道:“出事時,我自己感覺碰到的是木頭或者牲畜。因為之前也撞死過牲畜,被人敲詐過,所以害怕同樣的敲詐發生,便決定要跑得遠遠的。”
辦案民警問:你逃離現場的目的是什么?不會有人看見嗎?
李智曄說,當時心慌了,就是怕被訛詐。如果撞死的是牲畜,我跑遠了,他們找不到車找不到人,我就不用賠了。
那么,在停下車看到自己的車子明顯撞壞了,而且不能確定撞到的是何物時,為什么不掉頭回去察看或者報警呢?
李智曄的解釋是:我覺得撞到的不是人。見車子被撞壞了,我便心慌起來,如果被公司知情,這部商品車就會作二手車處理,我的經濟損失可就大了。所以,當時就想著回南昌去修好再送過來,也就沒有返回現場去察看。
這里說的經濟損失,是承運司機與公司簽訂合同中的一個條款:如果送車司機發生交通事故,司機要承擔事故20%的賠償責任,保險額不足的由司機自行承擔,車子另作二手車處理,折價費用由司機承擔50%。
心慌意亂的李智曄此時還心存僥幸,幻想著駕駛的車沒有掛車牌,加上雨夜天黑,視線不好,沒人看見,只要盡快把車修復后再交車,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躲避掉這場“災禍”!
發生交通肇事的現場地處206國道麻州鎮,是江西省百強建設示范鎮。現場的有效路寬達15米,瀝青路面,道路平直視線良好,路外兩旁有斷續整齊的花圃。
行人被激烈的撞擊倒在道路右側位置后,趴臥著沒有動彈……蒙蒙細雨下個不停,不明情況的來往車輛紛紛躲避。當天早上7時15分許,家住附街的居民劉欣欣走出家門便看到有一人倒在路邊不省人事,當即撥打了報警電話。會昌縣公安局麻州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局指揮中心的指令后,迅速封鎖現場,勘查取證。經稍后趕來的縣急救中心醫生確認,傷者早已死亡。出警民警根據現場情況初步判斷,這不像是兇殺案,應該是一起交通事故,便迅速通知了該局交警大隊麻州中隊。中隊民警趕到現場后,很快確認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鑒于傷者已經死亡,便及時上報大隊。該大隊副大隊長郭國華當即率事故處理科民警趕到現場處置。

調查組民警很快在會昌縣汽車城有了收獲。經比對,遺落的碎片是汽車前頭中網格柵上掉落的遺留物,應該是一款白色“凱運”平板小貨車。不久,技偵組也從視頻監控調取的影像中篩查出,當天早上有一輛白色輕型貨車經過了幾公里外的麻州鎮一路口,視頻畫面可見,該車前擋風玻璃明顯碎裂,前頭中網格柵碎裂缺失,基本可以判斷該車即為事故肇事嫌疑車。然而,該車為新車,也有懸掛車牌號,雨霧下司機的面目不能完整分辨出來。
11時40分許,前往贛粵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調查的辦案民警通過系統限時檢索,查到了這輛嫌疑車在當天凌晨5時46分經過筠門嶺收費站駛入高速公路,預計該嫌疑車還未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于是,辦案民警立即通過“會昌交警”微信公眾號發出協查通報,并向全省高速分支站點協調同時發布協查通報。
就在協查通報雪花片似的四處散布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南昌高速公路幽蘭收費站反饋了一條重要信息:20分鐘前,即11時53分,持該卡號的車輛駛出收費站后不知去向,監控畫面中正是那輛白色平板小貨車。
肇事后的李智曄趁夜色駕車一路狂奔,選擇了與送車目的地完全相反的方向——北上,返回450公里外的南昌市。
兩個小時后,驚恐不定的李智曄駕車進入寧都高速服務區后,當即給大哥打電話說,車子不知道與什么東西碰撞了一下,但是受損不太嚴重。大哥建議他先把車開回去,再設法把車修好。因為臨時變更行程,身上沒有帶足夠的現金,他讓妻子把錢送到幽蘭收費站。

據江西省高速公路卡口聯網信息顯示:5日上午11時53分,李智曄駕駛的肇事車輛來到南昌,在幽蘭收費站駛離高速公路,進入市區。他不知道的是,會昌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辦案民警已經根據警情和相關線索,鎖定了他駕駛的這輛嫌疑車,正在追查行蹤,并把協查通報通過網絡迅速發給了全省高速各分支機構。或許因為時間差的因素,他駕車駛離高速公路時,并沒有發出異樣的信息警報。
回到南昌沒有回家,李智曄直接去了表哥家。他知道表哥之前從事長途運輸業務,在車輛維修方面的朋友自然不少。
表哥一看車子的破損痕跡,就焦急地問,你到底撞到了什么?李智曄敷衍地說,當時天黑,人有些迷迷糊糊,碰撞到的可能是木頭或是牲畜。表哥當即指出,這種痕跡應該是撞到了人,車子先別修了,看有沒有什么人報案。李智曄著急地說,不修不行啊,到時公司會作為二手車來處理。但表哥還是拒絕了。
修車不成的李智曄回家,心神不定,寢食難安。當晚23時許,他打電話向小姨咨詢。小姨聽完事情的經過后,當即指出,你這是交通肇事逃逸,假如撞倒的是人,那就是犯罪的行為。現在什么也不用考慮了,立即報案,看能不能爭取個投案自首。
思來想去,經過兩個小時的權衡利弊后,李智曄終于撥通了公安機關的報警電話。但電話接通后,他仍抱著僥幸心理,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在會昌縣境內發生了一次碰撞,但不知道何物。如果是事故,愿意承擔責任。
放下電話,李智曄隨即又蒙頭睡下了。
1月6日上午9時20分許,中聯物流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張姓副總經理在細致辨認公司群內傳播的監控視頻圖片,認為應該是公司員工李智曄,便打電話給李智曄欲當面核實,要求他立即趕到公司發車庫見面。李智曄隨即從家里來到發車庫,與張某碰面后,一起前往南昌分公司總部。此時,辦案民警已經在辦公室等候。
“我不知道你們這么快就追到了南昌。”李智曄感嘆:“當我在公司總部樓下見到贛B號牌的警車時,就意識到了,所存的一絲僥幸都破碎了,該來的來了!”
根據他的供述,辦案民警在李智曄家樓下路邊找到了那輛白色江鈴牌“凱運”平板貨車。民警拿出隨身帶來的現場遺留碎片,與車輛破損處一一比對,完全吻合。可以確認,該車就是會昌“01·05”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的嫌疑車輛。
由此,這起發生于贛粵閩三省交界區域的惡性案件,辦案民警經過28小時千里奔波調查取證得以成功破獲!
如今,李智曄將面臨著法律的嚴懲和高額的民事賠償。因為其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將拒絕理賠。1月15日,李智曄被會昌縣公安局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面對民警的每一次提審,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只希望能得到從寬處理,家里實在太困難了。(文中姓名除辦案民警外,其他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