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朋友圈流傳一篇名為“喝一口就致癌”的文章。文章稱,通過實驗檢測發現大部分瓶裝水都含有微塑料顆粒,該物質可以通過喝水等途徑進入體內,產生致癌危害。這種說法可信嗎?

圖/東方IC
文章指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亞學院微塑膠學家謝里·梅森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公布了一項涉及全球9個國家的大型研究,發現依云、雀巢等11個品牌的瓶裝水中,有93%的樣品受到微塑料污染,平均濃度是自來水微塑料的兩倍。
梅森表示,研究發現65%的塑料顆粒是碎片,而非纖維。“不能排除原始水源中含有微塑料,但含水層經過多年的地面和巖石過濾,且瓶裝水在生產過程中也經過徹底過濾和純化。對此我認為這些微塑料大部分來自于盛放水的塑料瓶,是在工業化裝瓶過程中滲入水中的。”檢測出的塑料顆粒包括尼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E)等,而PETE經常被用于制造瓶蓋。對此,瘋傳的文章指出,塑料瓶會致癌,導致糖尿病、多動癥和孤獨癥,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對于該檢測結果亦有不同的聲音。一篇前不久發表在國際水協會《水研究》雜志上的文章稱,在一次性塑料瓶裝水中尚未發現統計學上顯著相關的微塑料數量,且不同研究的結論存在很大不同。國際瓶裝水協會主席與首席執行官約瑟夫·多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結果并未經瓶裝水廠商的同行評議,且并非“基于合理的科學方法”,“除了嚇唬消費者外沒有其他用處”。
對于“喝一口就致癌”這種說法,有專家表示,這明顯是在夸大其詞。微塑料無所不在,空氣、衣服、電風扇上到處都是。按梅森研究小組的數據,美國83%的自來水和90%的瓶裝水中微塑料都超標。
水中的這些微塑料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目前尚未有明確證據。一般而言,一個成年人可攝入而不影響健康的塑化劑含量在毫克量級(即上千微克)。而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檢測結果,每天喝兩升水,攝入的塑化劑最多為幾十微克。
針對瓶裝飲用水中的微塑料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健康危害,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開展評估。WHO負責協調全球飲水和衛生問題的布魯斯·戈登表示,安全與否需由標準決定,但要確立該標準,首先必須了解微塑料顆粒是否有害,“是否有毒素,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帶有有害成分,這些微塑料對人體到底會有什么作用等,都還沒有現成的研究給出答案”。(據《環球》《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