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 金力 夏雨薇 邱珺
高等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青年學子的意識形態教育不容馬虎,這時候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采用教師授課、學生聽講,以“課程教學”為主要形式,該種教學方式體現的是被動式學習,難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十分有必要適當地改變該類模式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更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
社會實踐作為大學生們參與大學生活、了解社會的一種重要方式,它也就理所應當的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實際結合的最好手段之一,是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提高政治思想,同時也是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方式[1]。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直接的接觸和感知世界,判斷社會事件的善與惡,真正去檢驗個人的能力大小,用實際行動捍衛或否定既成事實,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社會實踐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利用社會實踐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思考。
1 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調查表明,社會實踐有利于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使大學生堅定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信念,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承擔起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以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為例,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和長征勝利80周年的暑期實踐中,大部分同學都對無數革命先烈產生超前的崇敬之情。目前,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社會實踐包含學習社會、助困扶貧、服務社會等很多內容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生的自覺行動。同時,在社會實踐中學生們可以更好的認清就業形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實現個人志愿與祖國需要的結合,能夠真切的感受和體驗書本中所說的是與非,從活生生的典型實例中受到教育和啟發,從而使思想得到升華。
2)深入社會的實踐是有利于大學生進行自我完善。回顧整個高等教育過程中,理論知識學習不斷得到完善和更新,更加趨于系統化,成為了大學生自我修養的重要來源和基礎。我們需要在大學生理論知識內化的基礎上,加上社會實踐這么一個外化的過程,并且通過“內化—外化—內化”的循環,讓大學生更好地掌握和踐行理論知識,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用理論來推動實踐,用實踐來修正或補充理論,實踐成為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學生對社會有了更精確的認識,在日后的學習中也將會以更認真的態度迎接學習生涯。
3)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是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新性和團隊合作精神的。社會實踐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團隊合作的,在合作中大學生能夠客服唯我獨大的錯誤思想,合理解決分歧。比如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社會實踐大多是要求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成立項目的過程更是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學生需要獨立面對和解決很多問題,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自主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同時個人與團隊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可以從中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 大學生社會實踐發展的現狀
社會實踐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能發揮巨大的教育作用,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極大的積極影響,但是,社會實踐因其活動形式靈活、實踐過程不可控、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等等的原因,使得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并急需解決,下面以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為例進行簡析。
1)由于長期的校園生活,大學生對實踐的認識不夠,缺乏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同時,由于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很多大學生們以前的學習經歷很少接觸到社會實踐,未能準確的認識到社會實踐能夠帶來積極作用。比如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部分大學生不愿意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主要集中在少數學生干部群體上,活動人次上去了,覆蓋面卻不大。
2)在長期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實踐難度較大。大學生想社會實踐,也有較好的實踐點子,但是苦于不了解實踐的流程,也未能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使得大學生失去了有鍛煉的機會。采訪中,很多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學生表示,他們愿意社會實踐,卻很難邁出第一步,覺得實踐太困難,不知從何下手。
3)實踐活動大多集中在寒暑假進行,導致實踐活動缺乏連續性和持續性,大學生大都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開學之后,就結束了社會實踐,利用暑期寒假進行的社會實踐,實踐時間過短,實踐內容簡單,未能深入挖掘更深層次的社會實踐的意義與作用。
3 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發展方向
社會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極大的阻礙了社會實踐的有效開展,因此,解決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是未來社會實踐能否有效開展的保證,也是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因此,針對以上社會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結合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實際,提出了一些看法與建議。
1)是需要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認識,使大學生能夠意識到社會實踐的積極作用,因此,學校可以加強社會實踐的宣傳力度,可以定期開展社會實踐交流會、社會實踐意義分享會等等,請優秀的實踐團隊、隊員分享其社會實踐經歷、實踐學會了什么、有什么積極影響等等。
2)是以制度為保障,建立科學的社會實踐管理辦法和條例,打造專有的社會實踐信息平臺。比如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將學生社會實踐納入學分考核,促使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同時,要求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對大學生進行仔細的指導,對指導老師有一個管理制度,以便指導老師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資源,更好地促進學生實踐的開展。
3)是以學生為主導,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同時防止社會實踐形式化主義的出現。社會實踐的項目設定可以在學生中征集興趣項目和熱點項目,使學生帶著興趣深入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樹立以人為本,主體實踐的原則。特別是實踐成果的延續和深度挖掘,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有多個實踐項目最后發展為學生的創業項目,積極鼓勵創新和創業,轉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導式和灌輸式,使學生認識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存在性,要認識到應該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
4)大學生社會實踐可以結合校園內各種既成學生團隊,尤其可以將黨支部作為戰斗堡壘,傳承紅色基因。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每個學生黨支部匯聚了專業部分優秀人才,同時,組織內部紀律嚴明,組織成員有著較高的政治覺悟,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力量,開展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深刻地接受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使其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更好、更深地接受思想領域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的政治堡壘,我們要積極發揮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作用,要想做到更好的立德樹人,就應該結合社會實踐,使學生的未來發展能夠緊系社會,同時還要做到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不僅要做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做行動上的巨人,將社會實踐的想法落實到實處,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為社會和他人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陶文萍.大學生德育社會化現狀分析及實效性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