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靚玉

【摘 要】創業投資通過投資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并對其提供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幫助,以期在企業成熟后通過資本退出獲得增值收益。新民營經濟具有覆蓋領域高技術化、從業人員高素質化、商業模式創新化等特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對創業投資支持新民營經濟的發展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創業投資;新民營經濟;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12-0022-03
創業投資是指向創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期所投資企業發育成熟或相對成熟后主要通過股權轉讓獲得資本增值收益的投資方式①。創業投資的投資對象多為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其中又以高新技術企業居多,具有高技術性、高成長性的特點,一般以股權投資為主要投資方式;并且創業投資家一般會參與創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為企業提供資金、公司治理、財務咨詢、戰略投資、資本運營等方面的幫助。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民營經濟的體制機制更活、創新動力更足,針對新民營經濟的特點,促進創業投資對其的支持,促使新民營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
1 創業投資發展的基本情況
1.1 總量狀況
近年來,創業投資的投資金額由2010年的1.5千億元到2017年的14.07千億元,增長近10倍,投資數量從2010年的2 000余件到2017年10 000余件,總體上呈現上漲趨勢,經歷了2013~2015年的高速增長,近2年有所回落。VC投資的投資金額和投資數量占全部投資的半數以上,且呈現上升趨勢,如VC投資金額占比從49.33%上升到2017年的77.32%(如圖1所示)。
1.2 地區、行業結構分布狀況
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2017年北京市的VC投資金額占比最高,達2 798.86億元,占比國內VC投資金額的25.95%,其次是上海市,占比21.94%,兩者合計占比近國內總額的50%。武漢市VC投資金額少于廣州、深圳和杭州,占比1.81%。在VC投資金額的行業分布上,互聯網占比最高,其次是電信及增值業務,分別占比12.71%、11.65%,再次是金融業和IT業,兩者占比均高于10%,此外VC投資金額高于1 000億元的還有汽車業、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業,VC投資金額最多的前5個行業合計占比高于50%。
2 新民營經濟的特征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2017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321 576億元、354 007億元、365 219億元和381 510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分別為64.1%、64.2%、61.2%、60.4%,均在60%以上,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創造的GDP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增加到2015年的50%以上;在稅收方面,民營企業的稅收占全國稅收的50%以上,成為我國稅收的主要來源②,新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1 民營經濟覆蓋領域廣泛化、技術化
傳統的民營經濟多集中于紡織等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如今,隨著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民營經濟在信息、互聯網、金融等行業中的地位逐漸提升,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民營企業逐漸涉足飛機、火箭等重器制造業領域。民營經濟憑借其生產效率高、市場反應快等優勢,不僅在營業規模、盈利水平等自身實力方面不斷壯大,在吸納就業、繳納稅賦等民生領域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2 民營經濟從業人員水平提升
傳統的民營經濟多聚集于技術含量較低的領域,員工學歷水平不高。隨著經營領域的不斷拓寬,在信息技術、互聯網、現代農業等方面的深耕亟需大量專業化人才,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子積極投身其中。時任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在新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民營經濟的創業者以新“四軍”為主,即新近畢業大學生、“海歸”人才、科研院校技術人員、職業經理人。新民營經濟從業人員的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這為新民營經濟的發展奠定了人力資源基礎。
2.3 資金來源渠道更加豐富
在間接融資方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惜貸”行為,但較傳統民營經濟時期已大為改觀;隨著越來越多民營企業實力增強,信用水平提高,商業銀行具有更高的貸款意愿;在直接融資方面,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如IPO、上市后增發股票、發行債券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為民營企業上市提供了更加多樣的選擇;具有高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民營企業,更有可能得到創業投資的支持;新民營經濟融資渠道更加暢通、范圍更加寬廣。
2.4 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完善
傳統的民營經濟相對忽視公司治理,而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民營企業家法律意識的提高,新民營經濟更多采用現代企業制度,重視公司制度、組織架構等方面的建設。一些民營企業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鞏固主業的發展,或者在做好主業的同時擴大經營范圍,通過兼并收購等舉措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提高行業地位。一些民營企業通過期權、持股等計劃激勵員工,實現公司和員工的雙贏。
2.5 更加重視科學技術
傳統的民營經濟集中于紡織等領域,通過流水線作業獲得規模效益,隨著民營經濟覆蓋領域的擴大,特別是涉及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領域,技術在企業競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民營企業注重研發投入、謀求技術創新,并且通過多樣化的宣傳、銷售方式,實現銷售率和生產效率的雙重提高,不斷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
3 創業投資關注新民營經濟主體的原因
3.1 創業投資的利益驅動特征
新民營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企業和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創業投資家追求高收益,而科技逐漸滲透在生活中的每一處,隨著社會的進步,部分人力勞動逐漸被機器所取代。高科技具有較大的更新換代需求和市場開拓空間,伴隨著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技型企業的盈利能力提升,創業投資在資本退出時能夠獲得較高收益。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能夠在產品同質化情況下脫穎而出,創業投資因此可能得到更高的收益。
3.2 科技創新企業與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的發展特征
科技創新型企業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在技術轉化落地階段同樣需要大量資金開拓市場、提高市場份額。由于科研成果產業化成功與否的影響因素眾多,不僅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需要創投機構提供財務咨詢、管理服務、客戶拓展等多方面幫助,并且創業投資更有經驗,在其幫助下,創業企業能夠更快、更平穩地在市場中成長。創新的商業模式通過挖掘消費者需求,改變消費習慣,開辟新的市場需求空間,或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高收益,但是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市場推廣期間同樣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也面臨一定的風險。
3.3 民營經濟更能夠發揮創業投資的優勢
具有科技創新技術、占據大量市場份額、行業地位高的新民營企業,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一般而言,國有經濟的資金來源相對容易,因此新民營企業可能更加需要創業投資的支持,其靈活的管理也有助于充分發揮創投機構的優勢。
3.4 新民營經濟具有較高水平的管理團隊
創業團隊的素質是創業投資最重視的因素之一,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往往意味著團隊成員具有積極謀求發展的意識,素質相對較高。相比一流的產品二流的團隊,創業投資更偏好雖然產品有待完善,但團隊一流的創業企業,通過幫助企業成長,在資本退出時獲取收益。
4 促進創業投資對武漢市新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
4.1 增強民營企業實力
強硬的企業實力和競爭優勢是吸引創投機構的基礎。民營企業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不斷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團隊建設,在制度層面完善企業管理。此外,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4個方面推進,并且有所側重,把握技術發展方向,提前布局,占據市場份額。通過提高民營企業經濟實力,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
4.2 政府積極出臺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武漢市公布《突破性發展新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試行)》,該政策包含15條具體措施,包括激勵技術創新、促進應用轉化、分擔創新風險、培養領軍企業、支持品牌戰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力度、培育骨干力量等方面。并且要配套出臺對VC的優惠政策,例如降低注冊資本、給予稅收優惠等。湖北省政府發文指出優化創業投資企業設立、工商變更等事項的審批流程,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加強政策跟蹤落實和統籌協調等。注重中介機構的建設,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能夠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業投資提供高水平財務、法律等方面服務。要積極引導中介機構開展創業投資方面的業務。
4.3 吸引人才留漢發展,增強企業人力資本投資
人才是實施技術創新、開展企業經營的主體,高素質人才能夠有效助力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要重視人才,通過“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工程”“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城市合伙人”等計劃的推出,吸引高校畢業生、科研人才、技術專家、管理人才等來武漢發展,為新民營經濟補充高素質人力資本。在創投機構“投資先投人”的理念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得到創業投資的青睞,有助于吸引創業投資支持新民營經濟的發展。
4.4 促進創業投資本身的發展
創業投資領域存在相對忽視對創業公司的服務,專家型、復合型人才短缺,資本退出渠道不合理,機構運作不規范,委托代理問題突出、監管不完善等問題,因此在包括促進新民營經濟發展在內等創業投資可以發揮優勢的領域中,創業投資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發展,才能更好地追求高收益,促進創投機構與企業的雙贏。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中指出支持各大保險機構總部、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進入創業投資領域,推動發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新模式。2018年湖北省《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指出,通過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與投資人,加快培育特色創業投資主體,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創業投資人才政策來培育多元化的創業投資主體;通過創新國有資本投資機制、推進投融資模式創新、簡化境外投資審批程序、擴大創業投資對外開放等擴大創業投資資金渠道和規模。
4.5 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作用
據武漢市發改委,截至2017年上半年,武漢市科技局下設的武漢市科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154個,投資前后被投資企業的知識產權由400項增加到2 000項,一些企業已經上市、完成首次公開募股。通過擴大政府引導基金規模,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型、創新型民營企業,通過政府引導基金與創業投資共同投資以分擔風險,擴大對企業的投資總量,通過對創業投資提供風險補助等方式增強創業投資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投資意愿。并且,通過簡化引導基金的運作模式等方式提高創業投資效率。
注 釋
①發展改革委2005年第39號令,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S].
②資料來源于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網址:http://www.zytzb.gov.cn/.
參 考 文 獻
[1]楊敏利,李昕芳,仵永恒.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引導效應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11):8-16.
[2]付永紅,李思慧.創投企業投資創業企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2005~2016年江蘇創業投資行業調查數據[J].經濟論壇,2017(10):67-71.
[3]李靖.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面臨的障礙[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