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玉寧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中心醫院 全軍創傷骨科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0)
顯微外科神經阻滯麻醉后患者使用自控鎮痛泵可以預防因疼痛引起血管痙攣的發生。而使用自控鎮痛泵會偶發無意識障礙抽搐,其臨床表現:大汗淋漓,意識清楚、無嘔吐、身體局部或全身肌肉不自主抽搐,肌張力增高,每次2~3 min,間歇5 min左右,反復發作;抽搐發作時生命體征均正常,患者對答自如,急查血鈣正常。我們明確自控鎮痛泵的藥效及不良反應[1],分析鎮痛泵引起抽搐發生的原因,并及時處理,對再植指體的成活有重要作用。
本組5例,均為男性青壯年,年齡18~26歲。術前均常規檢查ECG、電解質等,結果均正常。詢問病史,均無精神病及癲癇病史,且排除抗生素藥物過敏。整個治療過程均未使用依諾沙星注射液,排除藥物不良反應造成肌肉抽搐(表1,2)。
⑴評估記錄:記錄分析患者使用鎮痛泵的頻次和使用持續的時間。
⑵體位護理:本組患者術后均采取平臥位,體位墊墊高患肢。發生抽搐時5例患者繼續保持平臥位,保持好患肢體位,預防抽搐時因肢體過度活動引起的血循環變化。
⑶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將床擋扶好,暫時撤離烤燈(用來保持指體溫度),做好防墜床、防燙傷措施。判斷患者意識清楚,緩解患者及家屬緊張焦慮的情緒,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⑷停用鎮痛泵及遵醫囑使用鎮靜藥物:保持靜脈通路,遵醫囑給予地西泮注射液10 mg肌注,本組患者于用藥后1~2 h抽搐癥狀消失。
⑸病情觀察:抽搐發作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做好記錄。
⑹血循環觀察:觀察抽搐發作時患指顏色、張力、毛細血管反應及皮溫均有無特殊變化[2]。由于抽搐會引起血管痙攣,經及時處理,本組患者均未出現血管危象且血運良好。持續觀察7 d血循環正常。
⑺心理護理:主動向患者和家屬解釋抽搐發生的原因,進行有效溝通,緩解顧慮,消除心理壓力,避免因過度緊張焦慮引起血管痙攣[3]。評估患者心理,有無動態變化。
本組5例出現無意識障礙抽搐,經及時處理,均未發生血管危象等并發癥。再植指體全部成活,如期出院。

表1 5例斷指再植患者的病情介紹

表2 5例斷指再植患者的臨床表現
本組患者術后均行外周靜脈留置針使用鎮痛泵。經過分析5例術中經靜脈給藥氟比洛芬酯[4],術后使用的鎮痛泵中均含有以下兩種鎮靜鎮痛藥物:氟哌利多和舒芬太尼,持續使用速率均為2 mL/min。斷指再植術后使用此鎮痛泵24~72 h發生抽搐的報道較少見。
斷指再植患者術后使用鎮痛泵預防因疼痛引起的血管痙攣在臨床中較為常見[5]。而自控鎮痛泵出現抽搐的患者在青壯年男性中多發,時間段均在日間,這種現象在臨床中較為少見。所以在使用鎮痛泵過程中醫務人員要做好觀察記錄。鎮痛泵中的鎮靜鎮痛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不容忽視,特別是臨床中出現的罕見副作用更應引起高度重視。三種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下:⑴氟比洛芬酯,這種藥物屬于非甾體類靶向鎮痛劑,將酯化氟比洛芬封固于脂肪微球,靶向聚集在手術切口,局部高濃度聚集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同時升高痛閾,降低神經末梢痛覺傳導,減輕中樞敏化[6]。氟比洛芬酯不良反應少,偶有尿潴留和輕微的胃腸道不適。⑵舒芬太尼不良反應主要為典型的阿片樣癥狀,如呼吸抑制、呼吸暫停、骨骼肌強直、肌陣攣、低血壓、心動過緩、惡心嘔吐和尿潴留。⑶氟哌利多為丁酰苯類強效鎮靜劑[7],能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有鎮靜、催眠的效應,還有增加麻醉性鎮痛藥的作用,對呼吸無明顯影響,能增強對低氧血癥的通氣反應,經常用于術后止吐。對使用鎮痛泵男性青壯年患者持續觀察3 d,出現潛在癥狀及時處理。明確抽搐誘因即給予鎮靜、吸氧和停止使用鎮痛泵等對癥處理,從而預防了術后血管危象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最終保證了手術的質量,提高了再植指體的成活率。
[1]陳明華,姚藍,李鋒.PCA術后鎮痛副作用、并發癥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9-10.
[2]劉嫚嫚,董雨青,宋金花,等.斷指再植術后靜脈危象的臨床護理[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5,29(1):117.
[3]徐春娟,夏培,魏向麗.斷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干預[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5,29(4):458-459.
[4]王德明,羅潔,陳瑩,等.氟比洛芬酯術前給藥對術后芬太尼鎮痛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1):58-59.
[5]張元信,孟憲斌,高忠玉,等.用患者自控鎮痛技術治療手指再造術后頑固性血管痙攣[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3,19(4):235-237.
[6]段礪瑕,李曉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中國新藥雜志,2004,13(9):851.
[7]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