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僅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源泉,也是一個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源泉。企業越善于創新,其產品就越會受到市場的歡迎,企業就越容易占領并鞏固市場地位。2016年阿里巴巴的研發投入達到25億美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0.6%。阿里巴巴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和其投入大量資金在技術研發上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作為企業所有者的股東,其謀求的是企業長遠發展,以實現企業長期股東財富最大化,因此,企業股東趨向于R&D投入。然而,作為代理人的企業管理層、治理層①會因為R&D投入導致短期減少企業利潤進而影響其考核而規避R&D活動,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委托代理理論認為,對企業管理層、治理層實行長期的股權激勵,可以有效減少企業股東和企業管理層、治理層的委托代理成本,統一兩者的利益,實現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既然R&D投入對企業如此重要,而股權激勵可以實現企業股東和管理層、治理層利益趨同,那么實行股權激勵是否可以促使企業加大R&D投入強度來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呢?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也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國內外文獻主要從企業外部和企業內部來探討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Shrieves,R.E.從不同的行業視角來研究企業R&D投入,認為:消費品行業市場集中度和研發支出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一般耐用設備行業市場集中度和企業研發支出有不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特定用途耐用設備行業市場集中度和企業研發支出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1]Rogers,M.通過研究發現營業收入越集中的企業越會有研發投入的想法,同時發現行業集中度和企業研發支出具有負相關的關系。[2]安同良等通過研究,指出行業對企業研發支出有重要影響。[3]朱恒鵬認為,行業的不同特征對行業的研發支出強度有顯著的影響。[4]Spence認為,財政補貼能夠促使企業從事更多的R&D活動。[5]戴晨、劉怡認為稅收優惠對企業R&D活動有顯著的激勵作用,而財政補貼政策則沒有。[6]師萍等分析近年來我國政府公共R&D投入對企業R&D支出的影響效應,認為政府各部門向大學提供R&D資助可能會擠出企業研發支出。[7]Baysinger等研究了董事會結構、所有權結構對企業研發的影響,得出了董事會規模與企業研發投入正相關、所有者持股比例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不確定的結論。[8]于驥通過研究發現,企業股權集中度、企業管理層股權激勵和企業技術創新具有正相關的關系。[9]周黎安、羅凱應用動態面板模型的方法分析了我國企業規模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國的企業來說,企業規模與創新活動具有強正相關關系,這種正相關關系在非國有企業表現更為明顯。[10]Becker和Pain認為,企業的銷售收入與盈利能力是影響企業研發活動的重要因素。[11]陳豐、許敏認為,盈利能力和企業研發支出有滯后的正向作用。[12]李春濤、宋敏通過研究發現,國有企業比非國有企業更具有創新性。[13]
通過以上對這一領域國內外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可以看出,盡管學者們從產業、政府行為、公司治理等視角研究了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但是,目前學者們鮮有從內部人股權激勵的視角進行研究。有少數學者做了股權激勵對企業R&D投入之間關系的研究,但大多數研究僅通過高管持股比例而不是全部企業內部人持股比例作為股權激勵的變量,并且只研究對企業R&D投入絕對量的影響。為此,本文試圖以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股權激勵作為解釋變量,以企業R&D投入強度(是一個相對量,即企業R&D投入占本期營業收入等的比重)為解釋變量進行研究,在這一方面進行一定的嘗試。
一個企業R&D投入對企業的創新有顯著的影響[14],而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根據委托代理理論,股東財富最大化是企業股東的最終目標,因此,企業股東注重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然而企業管理層則以管理層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更注重當前的短期利益,由于企業股東和管理層的目標的不一致,企業管理層的行為決策可能會偏離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由于企業R&D投入會增加當期費用,同時R&D投入績效又有一段時間的滯后期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R&D投入往往會減少企業近幾年的利潤。企業管理層為了自身利益以及規避不確定性,他們往往會作出減少或不進行企業R&D投入的決策。而企業的股東則希望通過增加企業R&D投入,提高企業的科技研發創新能力等,以獲得企業的長遠發展。
如何使企業股東和管理層的利益趨于一致一直是理論和實務界不斷探索的公司治理問題。Jensen和Meckling研究指出,當企業管理層的股份增加時,與企業股東利益也會更趨向一致,有利于減輕管理層偏離股東的目標。[15]對企業管理層和治理層實施股權激勵,使企業管理層和治理層與企業股東的目標保持一致,有利于增強企業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感,使其從企業股東的利益出發從事企業經營,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正因為股權激勵具有長期的激勵效應,股權激勵可以激勵企業管理層等更加注重企業長遠利益,增加企業R&D投入,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以下四個研究假設:
假設1:企業高管持股比例越大,企業R&D投入強度越大;
假設2:企業管理層持股比例越大,企業R&D投入強度越大;
假設3:企業董事會持股比例越大,企業R&D投入強度越大;
假設4:企業監事會持股比例越大,企業R&D投入強度越大。
本文選取2007—2016年期間在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并剔除了金融類、ST和*ST、信息披露不全的樣本,最終得到1856個觀測值。
本文在參考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以下實證模型檢驗前面提出的四個假設。

各變量的具體含義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含義說明

表2 描述性統計
從表2可知企業研發支出本期增加數占本期營業收入比重(R&D1)的均值為0.0529,極大值達到0.7989,極小值只有5E-7,研發支出本期增加數占期末總資產比重(R&D2)的均值為0.0521,極大值達到0.7969,極小值只有2.8E-6,企業研發支出極大值和極小值相差較大,這初步可以判斷對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進行研究是可行和必要的。

表3 相關系數表
從表3的各研究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表可以看出,R&D1與ESR、MSR、DSR、SSR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221、0.288、0.289、0.181且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R&D2與ESR、MSR、DSR、SSR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71、0.097、0.103、0.069且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可以初步看出內部人股權激勵和企業R&D投入強度存在正相關關系。總資產收益率等控制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都比較小,R&D1、R&D2與各控制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都比較顯著,這說明實證模型設計比較合理。
從表4中可以看出,ESR的系數為0.14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MSR的系數為0.2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DSR的系數為0.2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SSR的系數為0.118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上述結果表明企業內部人股權激勵和企業R&D投入強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表4 多元回歸分析
為了增加研究結果的穩健性,我們采用研發支出本期增加數占期末總資產的比重代替研發支出本期增加數占本期營業收入的比重作為內部人股權激勵的變量。從表5中可以看出,ESR的系數為0.05且在10%的水平上顯著,MSR的系數為0.079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DSR的系數為0.08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SSR的系數為0.049且在10%的水平上顯著。上述結果表明我國A股上市公司內部人股權激勵和企業R&D投入強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與本文測試部分的研究結果一致。
傳統的企業R&D投入強度的研究主要是從股權性質、企業績效、企業規模等方面來考慮對企業R&D投入強度的影響,基于內部人股權激勵的視角對企業R&D投入強度問題進行研究的文獻比較少見。然而,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內部人股權激勵的今天,分析和研究內部人股權激勵對企業R&D投入強度的影響有很重要的意義。
本文實證檢驗了內部人股權激勵對企業R&D投入強度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內部人股權激勵與企業R&D投入強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企業管理層持股比例、高級管理層持股比例、董事會持股比例、監事會持股比例均與企業R&D投入強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對企業管理層、治理層實施股權激勵等長期激勵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強度,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表5 多元回歸分析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適當提高公司治理層持股比例。由于企業管理層和股東之間委托代理關系的存在,企業管理層會更注重自己短期利益最大化而減少企業R&D投入,損害企業長遠發展。由于企業股東和管理層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企業股東又很難知曉企業經營管理情況,所以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激勵企業管理層加大R&D投入,實現企業持續的科學技術創新。作為公司治理層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同樣也需要進行激勵,適當提高董事會和監事會人員的持股比例,激勵其對企業管理層的R&D投入的決策和監督。
二是完善企業經理人市場并實施企業管理層股權激勵。隨著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面向企業經理人市場選聘。企業管理層行為會受到經理人市場的約束,完善的企業經理人市場能夠激勵企業管理層不斷努力,更多地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考慮而增加企業R&D投入,以實現企業長期價值最大化。企業經理人市場還可以起到聲譽激勵,可以使企業管理層獲得社會對其價值的認同,求得事業成就感等更高層面的精神滿足,這樣可以讓企業管理層更加重視自己的聲譽,遵守職業道德,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謀求企業的長遠發展。同時實施企業管理層股權激勵,使企業管理層和企業股東的目標保持一致,增強企業管理層的責任感,使其從企業股東的利益出發從事企業經營管理,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三是完善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提高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對企業R&D投入的積極性。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作為企業R&D投入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對企業R&D投入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完善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有助于提高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對R&D投入的積極性。企業應完善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以將企業治理層和管理層的利益和企業長遠發展相結合,實現治理層和管理層利益與股東的利益相一致,更好地激勵企業管理層加大企業研發,促進企業R&D投入。
注釋:
①本文中企業管理層、治理層合并稱為企業內部人,其中公司治理層包括董事會和監事會。
[1]Shrieves,R.E.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a New Perspective.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78,(4).
[2]Rogers,M.The Influenc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on the R&D Intensity of Large AustralianFirms.AustralianEconomicReview,2002,(2).
[3]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國制造業企業R&D行為模式的觀測與實證——基于江蘇省制造業企業問卷調查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6,(2).
[4]朱恒鵬.企業規模、市場力量與民營企業創新行為[J].世界經濟,2006,(12).
[5]Spence,Michael.Cost Reduction,Competition,and Industry Performance.Econometrica,1984,(1).
[6]戴晨,劉怡.稅收優惠與財政補貼對企業R&D影響的比較分析[J].經濟科學,2008,(3).
[7]師萍,許治,張炳南.政府公共R&D對企業R&D的效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7,(4).
[8]Baysinger,B.D.,Kosnik,R.D.,&Turk,T.A.Effects of Board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Corporate R&D Strateg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1).
[9]于驥.治理結構與企業技術創新的耦合性研究[J].求是學刊,2008,(3).
[10]周黎安,羅凱.企業規模與創新:來自中國省級水平的經驗證據[J].經濟學(季刊),2005,(2).
[11]Becker B.,&Pain,N.What Determines IndustrialL R&D Expenditure In The UK.Manchester School,2008,(1).
[12]陳豐,許敏.企業R&D投入與盈利能力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13]李春濤,宋敏.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活動:所有制和CEO激勵的作用[J].經濟研究,2010,(5).
[14]嚴焰,池仁勇.R&D投入、技術獲取模式與企業創新績效——基于浙江省高技術企業的實證[J].科研管理,2013,(5).
[15]Jensen,M.C.,&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