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麗水市國土資源局 周 華

青田縣北山鎮泉山村治理工程
今年以來,麗水市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除險安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四個不少”工作要求和“解危清零”工作目標,全面打響大搬快治“清零戰”。主汛期前,麗水按照科學治災在前、主動避災在前、全力防災在前的工作理念,全力推進汛期撤離、避讓搬遷、防災應急等各項工作,有力提升汛期地質災害避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筑牢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安全網”。截至5月10日,全市已全面完成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受威脅群眾汛前撤離1.3萬余人;全面完成三年行動避讓搬遷任務2.9萬余人,實現避讓搬遷“解危清零”;核銷地質災害隱患點582個。
本著“對每一位地質災害受威脅群眾負責”的態度,全面啟動“解危清零”行動,即通過避讓搬遷、工程治理、直接核銷等手段,對2017年底庫存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綜合治理,達到“全面除險”目標。2018年,全市計劃實施綜合治理項目471個,減少地質災害受威脅群眾1.5余萬人。同時,對新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采取“即查即防即治即銷”方式進行及時處置。
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表,明確各時段工作重點和工作時限,有力推動工作落實。一是5月10日主汛期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全部撤離,確保一個不少;二是年底前,所有避讓搬遷群眾全部安排到位,確保一個不少;三是年底前,所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全面完工,確保一個不少;四是年底前,所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監測實現全覆蓋,確保一個不少。目前,麗水市已完成治理工程項目85個,完成率達41%;搬遷群眾安置2萬余人,完成率達71%。
按照“計劃任務到點、時間安排到位、督查考核到底”的工作要求,市防治辦建立各隱患點任務清單,明確各隱患點威脅對象、治理措施、工作時限和工作進展等。同時,編制年度督查計劃,鎖定各時段工作重點,定期開展“點對點”督查,對于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時下發督查意見函進行限期整改。目前市防治辦已全面完成了對9縣(市、區)的第一輪督查工作,發現相關問題26個,已全部限期整改到位。
汛前,全市出動960組次1521人次,深入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重點巡查區、人口集聚區、低丘緩坡開發區以及在建工程,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不留死角。通過排查,新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23處,已全部落實防治責任和具體措施,發放防災明白卡4067張,避險明白卡5954張,做到全覆蓋。截至5月10日,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494處,其中Ⅰ類點184個、Ⅱ類點126個、Ⅲ類點184個,涉及149個鄉鎮(街道)367個行政村。

遂昌縣騰龍安置小區
為確保安全度汛,各縣(市、區)制定最優補助政策,加快隱患點危險區群眾汛前撤離,據統計,麗水市最高過渡安置補助達每戶400元/月。同時,落實跟蹤管理措施,通過設立警示牌,粘貼撤離標識,房屋統一上鎖,開展常態巡查等措施,切實加強隱患點危險區避險防范工作。5月10日前主汛期前,該市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3萬余名受威脅群眾全部撤離,撤離率達100%。
按照“以搬為主、應搬盡搬”要求,全力推進避讓搬遷工作,5月10日前主汛期前,該市已全面完成庫存所有隱患點避讓搬遷任務,累計搬遷解危2.9萬余人,其中2018年解危3900余 人。綜合考慮就醫就學、生產生活、抗災能力等因素,選址安置地塊91處,通過創新委托代建、改造盤活、回遷安置等模式,已建成安置房30處。同時,加快宅基地復墾工作,該市已立項948畝,驗收310畝,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相統一。
橫向落實市、縣有關部門點對點防治責任,提高分析研判、預警預報的科學性和及時性;縱向完善市、縣、鄉、村四級防災責任體系,層層簽訂防治工作責任書,建立網格化防治責任清單,明確全市所有地質隱患點縣、鄉、村三級網格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制作地質災害警示教育片,該市所有173個鄉鎮(街道)2728個村(居)干部群眾全部觀看,做到了“村村播放、人人收看”。
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強化對地質災害綜合預防和應急處置,目前市、縣兩級已實現應急中心全覆蓋,新增事業編制14個;健全完善縣、鄉兩級及各隱患點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開展集中應急演練41次,各隱患點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了應急演練;新建、改擴建避災安置場所258個,配備生活、醫療、娛樂相關設備,全力滿足避災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組織專家對所有原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調查復核,篩選出仍需監測點67處,并結合“互聯網+”理念,健全專業監測網絡,目前全市已建成專業監測點58處,其中自動化在線監測點30處,監測及時性和精準度不斷提高。同時,健全地質災害隱患點和現狀影像數據庫,完成了30個重大隱患點數據建庫工作,通過無人機航拍,實行定期巡測比對,不斷提升整體監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