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晚清帝師翁同龢的書籍人生

2018-07-04 13:31:34史巖松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8年3期

史巖松

(西安培華學院圖書館,陜西西安 710125)

說到晚清政壇,翁同龢絕對是一位風云人物。咸豐六年(1856)狀元,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刑部、工部、戶部尚書,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協辦大學士,清流派領袖,位極人臣,乃漢人官員之翹楚。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皆與其有關,是一位參與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人物。由于政聲頗著,其他成就多為所掩,實際上,翁同龢還是著名的藏書家、書法家、詩人。翁同龢(1830-1904),字聲甫,號叔平,晚號松禪、瓶廬,江蘇常熟人。翁同龢是典型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讀書、治學是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書畫、碑帖之外,舉凡買書、借書、抄書、校書、受書、讀書、鑒書、進書、教書、整理圖書、記錄書林資料、與文獻家交往等等,縱貫其一生,沒有書籍陪伴的翁同龢,其生活乏味而暗淡,不可想象。

1 藏書

翁同龢或是政治聲望太著,藏書家的身份并不為時人及后人所注意。葉昌熾《藏書紀事詩》未予著錄,葉氏此書“舊例不錄生存”,宣統二年(1910)刊印時,續增九人,晚者如周星詒,與翁同龢同于光緒三十年(1904)辭世,且葉昌熾與翁同龢多有交往,宣統元年(1909),翁氏又詔復原官,葉氏失收,實有不解處。民國時,倫明撰《續補藏書紀事詩》也未收錄。實際上,常熟翁氏,位在晚清九大藏書家之列,島田翰《皕宋樓藏書源流考》云“蓋海外藏書之家稱四大家,近又加五……常熟翁氏是也。”[1]翁氏藏書,質量上乘,多宋元本及抄本、校本、稿本,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其藏書來源主要有家藏、購書、受書等幾個方面。

1.1 家藏

翁同龢家富藏書,其父翁心存,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曾于道光年間收得同邑陳揆稽瑞樓部分藏書,奠定所藏,潘祖蔭云:“吾師翁文端公與子準厚,既恤其身后,以重值收其藏本,僅得三四,散失者已不少矣。”[2]有藏書處“知止齋”“陔華吟館”。據《翁同龢日記》所載,家有“遺書八篋”,光緒十七年(1891)十一月尚“以遺書八柜移置新屋后檐,恨不能讀,徒事愛護”[3]2527,數量相當可觀。遺書雖分給兄弟三人,但由于翁氏三兄翁同書、五兄翁同爵過世略早,實際上遺書還是由翁同龢保存。翁氏侄孫后輩,亦能藏書、護書,翁斌孫“不墜青緗世業”[3]1846,翁之熹等慷慨捐藏,翁萬戈售書滬圖,使翁氏六代藏書,化私為公,功甚大焉。然翁氏一百六十年間藏書有多少呢?據曹培根《翁同龢藏書概論》[4],統計出翁氏藏書有13800余冊。

1.2 購書

翁氏藏書豐富,購書是一主要來源。翁同龢從咸豐十年(1860)買《宏簡錄》開始,至光緒三十年于無錫北門買殘書為止,四十五年間,未嘗間斷。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常熟、長沙等地,尤以京師琉璃廠為甚,過廠一游,幾成慣例。據不完全統計,翁氏購書約有200種。其中不乏宋本、抄本,如咸豐十年購宋本《花間集》;同治二年(1863)購宋刊《名臣言行續錄》;同治三年(1864)購天圣本《隋書》;同治四年(1865)購宋本《集韻》;同治七年購宋刊《古云先生集》;同治八年(1869)購《建康實錄》《靖康要錄》《燕山雜錄》三種舊抄本;同治八年購宋刊蘇詩;光緒十八年(1892)購宋刻《楞嚴經》;光緒二十三年(1897)購宋刻《長短經》,等等,皆極珍貴。翁氏精版本之學,所購多善本,又擅與書賈講價,故所購多物有所值。早年亦經常代友人買書,如代潘祖蔭買《帝鑒圖說》;代孫心農購書;代龐鐘璐買古香齋《淵鑒類函》;為陳國瑞購書等等,隨著仕運亨通,購書之事也就無人請托了。戊戌開缺居家其間,也曾托友人為己購書,如請汪鳴鸞買局刻《宋文鑒》《南宋文范》《金文最》《元文類》。翁氏愛書,幾近癡迷,在路過都察院朝房時,見有賣破書的,也要檢出幾種;在岳丈家吃飯,把大廳所藏書籍盡翻一遍,嗜書之深,可見一斑。

1.3 受書

2 整理圖書

書籍多了,自然需要整理。翁同龢也不例外,平日經常翻檢書籍,數十年來,至老不輟。清理積塵,因架就位,當陽晾曬,線脫者重訂,頁壞者粘補。有時無意中翻見喜好之書,欣悅之情溢于言表,如逢故人一般。呵護之情,惟愛書者深有體會,翁氏沒有留下藏書目錄,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2.1 寫書簽、寫書根、裝訂修繕書籍

翁同龢雖書法蓋世,但對寫書簽這類事情,卻不甚用心,如《通志堂經解》《滂喜齋叢書》《錢文端公年譜》《周伯晉詩集》《四書論》的書簽,多是在無聊的心境下完成的。線裝書由于是平放,書根朝外,為方便檢閱,人們往往將書名寫在書根處,翁同龢也有這個習慣,如寫《惜陰軒叢書》《海國圖志》《佩文韻府》,等等。書籍翻久了,訂線容易斷開,翁氏閑無事時也會自己來裝訂,如《元豐九域志》《杜詩》《國語》等,有時則到廠肆請專業人員裝訂、潢裱。書籍、碑帖中有蠹殘脫落處,就自行粘補,如《禮記集說》《化度寺碑》等,事雖繁瑣,卻常引以為樂。

2.2 校書

翁同龢在校勘書籍方面是頗有功夫的,同治二年六月,因曾校對《成皇帝圣訓》,被列為一等,交吏部議敘。同治四年署實錄館總校官,期間丹鉛手校,頗費心力。光緒十九年(1893)64歲時,仍勘《會典》稿本,校《鹽法志》,逐卷加簽,駁回令改正。公務之暇,校勘書籍更是常有之事,每次遇到名家校本,則借來對勘,如借朱學勤《皇甫持正集》校汲古閣刊本;用何焯手校本《謝宣城集》校陶、謝合選巾箱本;借龐鐘璐藏歸有光評點《史記》對勘;借紀曉嵐藏《文泉子》《讀書敏求記》,以校自藏本,等等。除了校勘自己的藏書,翁氏也經常代友人校勘,如代王拯校其所輯歸、方評《史記合筆》;為徐桐校其所緝《大學衍義體要》;代邵伯英校《隱幾山房集》,等等。通過校勘古籍,既可加深對書籍內容的了解,同時又避免一些知識的誤傳。通過細校,知道朱筠所藏舊抄本《說文系傳》,遠不如祁雋藻依據顧千里藏影宋抄本而行世的刊本;日本所刻的《清鑒易知錄》,是節錄清初三朝《實錄》而成;避免了徐桐所輯《大學衍義體要》中,因“且如”誤作“旦時”而為人指摘。若不愛書,又怎能體會到并幾秉筆、獨對青燈的校勘之樂呢?

2.3 謄錄批點、抄書

翁同龢對于名家批點本古籍,十分癡迷,凡有所見,必欲臨之而后快。朋友處有則借之,如向黃宗漢借紀昀手批《玉臺新詠》,向趙價人借惠棟批本《讀說文記》,向王拯借歸有光、方苞批點《史記》及姚鼐批點《漢書》,向桂蓮舫借批點本《老子》,等等,往往是手腕欲脫、滿頭大汗而怡然自樂。書肆中見有批點本,亦借來臨寫,如借何焯批點《元豐類稿》《五代史》,等等。為己臨書之外,有時因興致佳,也為他人臨批點,光緒二年(1876)曾為妻弟湯紀尚臨批點歸文3冊。有時因精力不濟,侄輩、孫輩、仆人也會相助臨寫,眾人共室抄書,亦是雅事。翁氏讀書時,遇見內容有缺漏時,也會盡力搜書,加以抄補。如借史館稿本,補《識小錄》所遺漏,借書肆《東萊博議》,抄補舊藏所缺,又抄補《三國志》《萍洲可談》《韓非子》,等等。遇見喜愛未藏之書,甚至全部抄寫,如同治四年,謄寫張問陶手抄本《金丹》,光緒二十七年(1901),抄許紅橋文稿,等等。對于書賈的漫天要價,也可抄而不買,光緒十九年(1893)就曾抄寫董其昌與王時敏往來札卷2000字。對于書籍的誘惑,翁氏常無法自拔,并稱“坐此病深”。實際上,這就是舊時知識分子愛書的典型表現,窗外喧囂,何如屋內開卷之樂?

3 讀書

翁同龢一生過眼圖書數千部,讀書破萬卷。經、史、子、集俱曾瀏覽,中西典籍皆有涉獵。作為咸豐六年狀元,四書五經必然爛熟于心,程朱理學之書自多成誦;史部以《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所謂“前四史”用力最多;子部多是先秦諸子及筆記、方志、地理之書,集部則深嗜蘇東坡詩、歸有光文,此外韓柳文、山谷詩以及本朝人詩文集等亦時常翻閱。翁氏讀書很快,曾于上朝途中,在車中看《通鑒》一卷;光緒二十二年(1896)67歲時,曾一天看書數萬字。愛讀書之人,真是須臾不離書卷,值廬之暇,讀蘇詩;退憩朝房,看《漢書》;退國子監朝房小憩,看《夷堅志》。心浮氣躁時,一翻《理學正宗》,便覺身心有了歸宿;讀了《居易金箴》,就深知自身缺點所在;讀王夫之《通鑒論》,如對故人一般。即與古來讀書用功甚勤之人相比,翁氏也絲毫不遜色。

3.1 為教書、工作、應急而讀

翁同龢最為顯赫的身份就是同治、光緒的老師,為了教好皇帝,功課自然不敢有所疏忽。教授同治帝期間,讀了《治平寶鑒》《帝鑒圖說》《庭訓格言》《毛詩》《禮記》《易經》《左傳》《御選唐詩》《明史》《開國方略》《大學衍義》等書。教授光緒22年,四書五經必不可少,此外,《通鑒》《宋名臣言行錄》《三國志》《東華續錄》《南史》《明史》《五代史》《唐書》等,時時參看。為給光緒進呈圖書啟沃圣聽,翁氏讀了《歷代籌邊略》《通鑒引義》《新學偽經考》《東藩紀要》《普法戰紀》《日本國志》等書。隨著仕途平坦,職位變更,因角色轉變也相應的閱讀該職務之書。光緒元年(1875)擢刑部尚書,深感任職不易,借胡清瑞《律例》讀;官戶部尚書時,讀晏海臣所緝《兩淮鹽法鈔》,又讀《畿輔通志》;充會典館副總裁及正總裁時,三四年間,閱讀《會典》無虛日,甚費心力;充國史館副總裁時,國史列傳等書時時寓目。此外,翁氏對醫家典籍也很關注,如曾讀《張氏醫通》《溫病條辨》等,同治帝出天花病危之際,責太醫不用回陽湯一事,可見所得一二。

3.2 為喜好、消閑而讀

翁同龢于詩喜好蘇、黃,是宋詩一派,《蘇詩》對于翁氏來說,就是一劑良藥。讀山谷之詩,常常沉浸其中,塵俗忘卻。此外對宋詩派詩家之作,亦多有涉獵,如鄭珍《巢經巢詩集》、何紹基《東洲草堂詩》、厲鄂《樊榭山房詩》、梅曾亮《柏枧山房稿》等書。古文宗唐宋、桐城一派,酷嗜歸文、《史記》,兼好韓柳、方苞、姚鼐之文。讀《史記》,領悟其虛實筆法,讀望溪文,似見老友,展卷《震川集》,如嗜酒之人手不離杯。此外,古文出名者如王拯《龍壁山房近稿》、孫衣言《遜學齋文集》、全祖望《鮚埼亭集》等,亦皆參看。每次讀書,多有心得體會,如讀潘曾沂詩集,稱贊其雋才數百年所無;讀張楊園集,知自己近來放浪破多;讀《潛研堂集》,嫌錢大昕古文敘事弱;看《屈侃甫先生集》,惜其無唐宋人之語;讀《宋四六選》,覺其工整而無真氣;讀《胡文忠集》,為胡林翼之至性淋漓所折服;讀22歲易順鼎之詩文,謂其已然成家;讀豫錫之《險異錄》,嫌其筆墨粗俗;讀《山左詩抄》,稱田雯氣骨最健、認為李澄中可入唐人之室,甚為推服;看錢謙益《初學集》,病其壽序有穢氣,如在骨子里;讀碧湄詩稿,稱其沉雄峭拔;讀劉愚古文,嫌其無法度;讀郭長清詩,認為難稱作家;讀《陳確庵先生集》,認為其詩文勁健而秀氣;讀張鳴珂詩詞駢文,感覺平平無奇;讀《復初齋文集》,覺其森然有正氣;讀吳鴻綸詩,認為少作瑰麗,晚作淡泊,可以選刻行世,等等。翁氏談詩論文之語甚多,若加裒輯,可成一部詩話。

3.3 為應酬而讀

翁同龢平日里與人交往極多,加之地位名望又高,文筆亦佳,所以免不了一些筆墨應酬之事。如受徐用儀所囑,為題字而看元人袁易《靜春堂詩集》;受84歲老翁張定鋆之請為作詩序,而讀其《補拙山房詩鈔》;因王宗成請選其祖之詩,而讀少溪先生詩集;受醇親王奕譞之囑,而細讀《四書》,將北音注于字旁,以便進呈,為小光緒所用,等等。一些書籍就是在受人之托情況下讀完的。

4 與文獻家交往、記錄書林資料

翁同龢一生交游廣泛,賓客盈門,有時亦登門拜友,談書籍,論字畫,風雅之舉甚多。同時,于書林見聞,亦多有記錄,如所見善本、書賈名、書肆名、刻工姓名等等,為人們研究晚清時期的書林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4.1 與藏書家、文獻家交往

翁同龢與當時或稍后的眾多藏書家、文獻家多有交往,出名者如影山草堂主人莫友芝、結一廬主人朱學勤、滂喜齋主人潘祖蔭、持靜齋主人丁日昌、泰華樓主人李文田、海源閣主人楊紹和、萬宜樓主人汪鳴鸞、越縵堂主人李慈銘、銅鼓齋主人龐鐘璐、鐵琴銅劍樓主人瞿秉淵、瞿秉清兄弟及瞿啟甲、舊山樓主人趙宗建、藝風堂主人繆荃孫、天壤閣主人王懿榮、緣督廬主人葉昌熾、海日樓主人沈曾植、郁華閣主人盛昱、寫禮廎主人王頌蔚、歸牧堂主人費念慈、永慕堂主人袁昶、木犀軒主人李盛鐸、皕宋樓主人陸心源、積學齋主人徐乃昌、寶華庵主人端方、群碧樓主人鄧邦述,等等。葉德輝《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序》云:“三十年前官京曹時,同朝如常熟翁師相同龢、吳縣潘文勤公祖蔭……皆好藏書,講求版本之學。”[5]所言不虛。翁氏與諸藏家探討藏書,鑒賞版本,風雅一時,交往中曾廣覽宋元刻本、抄本、校本、批點本、稿本,如曾于朱學勤處見宋本《說苑》、洪武中景長手抄《金匱要略》;于龐鐘璐處見惠士奇所校《十三經注疏》、姚鼐評點《前漢書》;于丁日昌處見世沫堂《韓集》、宋槧《毛詩要義》;于趙宗建處見宋刻巾箱本《荀子》;于瞿氏鐵琴銅劍樓見宋本甚多;于潘祖蔭處見宋版《白氏文集》《續資治通鑒長編》《梁溪集》《名臣琬琰集》;于王懿榮處見宋版《后漢書》、宋版《綱鑒》、舊版《劉后村集》;于費念慈處見宋版《周易本義》,等等。同藏書家交往,也有助于互通書訊,方便購書、借書,以免因信息不暢而與珍本失之交臂。咸豐十年(1860),朱學勤曾向翁同龢出示劉喜海家藏書目,此后多日,翁氏往來書肆,廢寢忘食,有所收獲。同治八年,桂蓮舫向翁同龢出示怡王府欲售之宋本施注蘇詩,最終以二十兩購得,翁氏頗重此書,多次在友朋聚會之時,向人展示。同治九年(1870),朱學勤向翁同龢出示韓泰華家欲售之宋本《陸士龍集》《金石錄》,惜未收購。在與藏書家交往中,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傳為美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翁同龢與潘祖蔭、汪鳴鸞的莫逆之交。翁、潘二人為總角之交,議論多相合,在翁氏看來是“蓋莫逆者天下無如吾二人也。”[6]平日里,時相過從,潘贈翁書籍、碑帖、金石拓本,翁為潘講書價,借書,彼此書籍往來,成為東華門一段佳話,潘故后,翁作聯挽之。翁同龢與汪鳴鸞亦師亦友,在京之時,汪常來翁處長談,翁亦去汪處看藏書。戊戌去國之后,聚飲談書論帖,和詩題字,二人往來頻繁,翁為汪題“萬宜樓”匾額,汪代翁購局刻《宋文鑒》等書。鄉居之時,翁氏經濟拮據,汪鳴鸞常有食物寄贈,且每寄頗多,彼此結下深情厚誼。

4.2 記錄書林資料

翁同龢平日里對于書林資料很側重記錄,如在書肆、朋友家、皇宮等處所見的善本古籍,書肆、書賈、刻工姓名等,這些都是研究晚清書業發展、書林掌故極其珍貴的資料。

翁氏經常流連于書肆,北京琉璃廠留下了他數十年淘書身影,上海、蘇州、常熟等地書肆,亦多留下其足跡。平時見到宋元刊本、抄本、稿本,翁氏就在日記中加以記錄,如彭元瑞藏《史記》抄本、景祐《建康志》抄本;汲古閣抄本《宋高僧詩》;孫星衍《說文翼》稿本;怡王府藏《明名臣墓志》抄本、《金石錄》抄本、《舊五代史》抄本;季振宜藏宋本《集千家注杜詩》;錢曾藏百衲本《史記》;張金吾藏元本《范忠宣集》;張芙川藏《營造法式》抄本;袁芳瑛藏乾道宋本《漢書》、舊監本《前后漢》;楊紹和藏宋刊《國語》;黃丕烈藏宋抄《太宗實錄》;徐乾學藏宋刊《周禮纂圖互注》;朱彝尊自定詞稿本;王文治批畢沅詩;翁方綱丙申、甲午、乙未詩草;王士禎手錄《續蠶尾集》;張皋文《易學四種》手稿;張翰風《戰國策釋地》手稿;又唐人寫本《法華經》;元僧善繼血書《華嚴經》;宋刻《新唐書》《通鑒》《文中子》《竇氏聯珠集》《金剛經》《花間集》《文選》《居士集》《左傳》巾箱本、北宋抄補本《冊府元龜》、影宋大字本《元域志》、影宋《韻補》;元刻本《新唐書》《南北史》《佛祖通載》;明初刻本《九靈山房集》;祝允明書《夷堅丁志》、史可法文集抄本、《舊五代史》抄本等等,名家珍藏,頗多寓目,可謂人生一大幸事。此外,對于宮廷內藏書情況的記載,亦十分珍貴。如咸豐十一年(1861)六月參與檢點寶善亭藏書,見精抄本甚多;咸豐十一年七月在敬一亭見《永樂大典》,總計不到6架,朱絲欄,繕寫工整;光緒七年(1881)十二月見宛委別藏抄本,有《道德真經集解》《醉翁談錄》《江湖逸民集》《慎齋集》等等;光緒十五年(1889)十二月賜觀三希堂真跡,大開眼界;光緒十七年(1891)四月,得見乾隆《南巡圖》及高宗像;光緒二十年(1894)三月,與孫家鼐到昭仁殿檢點天祿琳瑯藏書,當時續編多半都有,而正編無一部。六月,在清秘堂看明抄《四史》,此時《永樂大典》只有800余本,三十多年間,佚失嚴重,令人惋惜。

翁氏對于平日到過的書肆、字畫碑帖鋪,也注意記錄。一生南北所歷,約有60余家,北京有文英堂、寶晉齋、三槐堂、尊古齋、頂帶店、積古堂、古跡齋、德古齋、瑛寶齋、式古堂、松竹齋、炳蔚堂、文貴堂、同立堂、寶文堂、寶月齋、博古齋、文寶堂、寶古齋、寶書堂、富文齋、廣文齋、怡古齋、涵雅齋、文秀堂、德寶齋、西山堂、寶名齋、嵩華閣、寶森堂、論古齋、隸古齋、筠青閣、永寶齋、含英閣、武孝廉字畫鋪、余英閣、茹古齋、松筠庵、賞奇齋、英古齋、集雅齋、鴻寶齋、寶珍齋、秀文齋、抱芳閣、筆彩齋、文昌館、清秘閣、點石齋、德珍齋、清妙齋、澄云閣;上海有醉六堂、掃葉山房、千頃堂、書畫船、凌云閣、從古齋、江左書林;蘇州有世經堂、綠潤堂、師竹齋、共賞齋、古芬閣、掃葉書莊、帶經堂;常熟有后學福堂、沈氏書店、同文書局。近半個世紀的書海淘真,可以說親身見證了晚清書業的興衰,如同治二年(1863)三月,曹香溪在云林閣舊址之上,新開寶月齋。光緒十七年九月,博古齋掌柜祝椿年,因鄉試中一等一名,將店鋪轉易他人。雪泥鴻爪之記,彌足珍貴。

對于書賈、刻字匠,翁氏亦多有記載。同治二年、同治九年記書賈徐蒼厓;同治二年記寶月齋主人曹香溪;同治三年、同治五年記松竹齋主人張仰山;同治十二年(1873)記與刻字匠毛姓某人交談,并定下刻字價,每百字180文,圖200文;同治十三年(1874),記匠頭王光照及寫手柏子久;光緒三年,記書畫船主人武月舟;光緒十三年(1877),記臥龍街賞奇齋主人,姓許,無錫人;光緒十五年,記上海鮑芳閣主人鮑叔衡,常熟人;光緒十六年(1890),記沙土園文昌館書估,姓譚;光緒十七年,記博古齋掌柜祝椿年;光緒十九年,記松竹齋掌柜牛俊臣;德寶齋主人,姓劉;光緒二十二年,記澄云閣帖賈,姓杜;光緒二十三年,記天津書估張英桂;光緒二十四年(1898),記蘇州臥龍街共賞齋書賈,姓戴;光緒二十五年(1899),記賈人畢藻卿;光緒二十七年,記蘇州碑帖店主人唐文杰、蘇州賈人倪再生,等等。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微名書賈,經翁氏所記,而流傳后世,名望雖不及《藏書紀事詩》所錄,而資料價值則各有千秋,是研究晚清書業歷史的珍貴資料。

翁同龢一生與書為伴,卷冊隨身,自少年時從李惺園受讀,到殿試奪魁,從典陜西鄉試,到弘德殿、毓慶宮授皇帝讀書,從甲午主戰到戊戌開缺回籍直至辭世,翁氏從未離開過書籍,即使官居高位,機務纏身,書籍仍常伴左右。翁氏與書籍,彼此相互成全,因書而官運亨通,為官而不改所好,最終成就其晚清高官藏書家之典范。

〔1〕 島田翰.皕宋樓藏書源流考[M].刻本.北京:武進董康,1907(清光緒三十三年):20

〔2〕 葉昌熾.藏書紀事詩[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502

〔3〕 翁同龢.翁同龢日記:第6卷[M].上海:中西書局,2012.1

〔4〕 曹培根.翁同龢藏書概論[J].常熟高專學報,2002(1):120-121

〔5〕 葉德輝.葉德輝集:第2冊 [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92

〔6〕 翁同龢自訂年譜[M]//翁同龢.翁同龢詩集:附錄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夜夜拍夜夜爽|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免费欧美一级|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国产特一级毛片|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黄网视频| 性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欧美色香蕉|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综1合AV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色婷婷电影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色噜噜中文网|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91色在线观看|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观看| 亚洲三级a| 国产精品19p|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高清|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的黄网| 国产精品黄色片|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成人精品18| 成人小视频网|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理论片一区| 欧美日韩午夜|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国产午夜看片| 亚洲三级影院|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伊人久久影视| 在线看AV天堂| 五月婷婷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97|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欧美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