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強
[關鍵詞] 小學;開學典禮;有效策略
開學典禮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一種校本儀式活動,是學校的一個重要管理行為。范明剛認為,開學典禮是學校理念的動態表現,是直接反映學校理念的人的行為反映,能更好地顯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塑造學校形象。一個有創意的開學典禮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學校教育生活的歸屬感,促使學生積極投身于學習生活當中。井中振指出,開學典禮是新學期學校的第一項工作。辦好開學典禮,是開展好一個學期工作的關鍵之一。開學典禮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知到新學期的開始,同時對即將到來的學習過程形成一種準備狀態,預備進入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沒有創意的開學典禮,難以受師生歡迎;缺乏藝術的開學典禮,不可能是有效的開學典禮。通常我們研究學校宏觀管理的較多,然而針對開學典禮的研究較少,在新形勢下,小學的開學典禮辦得如何?有什么科學有效的策劃方法?這里通過不同學校開學典禮的現象觀察,分析小學開學典禮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調查和訪談的方法對當前部分學校開學典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發現小學開學典禮中存在不少問題,需進一步探討和改進。
1.形式單一枯燥,過于分散
長期以來,學校形成了“儀式開始——學生發言——教師代表發言——宣讀獲獎名單——頒獎——領導講話”長期固定的模式,校長在開學典禮上是主角,沒有把展示的空間留給師生,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痕跡過重。程序多且時間長,剛開始學生還能做到認真聽,太多繁瑣的講話環節,使學生越往后就越會出現交頭接耳講悄悄話的現象,學生眼中的愉悅、熱情漸漸消退,顯示出一臉不耐煩的樣子,可想而知,學生在這樣的不良情緒影響下,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學生經歷了多次的開學典禮,幾乎沒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給人一種走過場的形式。
2.內容千篇一律,趣味不足
開學典禮的內容往往是多且雜亂無章,趣味不足,感覺麻木,過于強調統一性,莊重有余。領導談談自己的教育理想,說一下期望,師生代表讀一下倡議,其余的師生則是看客,更有的校長說一些學生聽不懂也不愛聽的話,假話、空話一大堆,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再者,由于學校每學期工作目標的側重點不同,也沒有體現學校工作的梯度性和漸進性,總之,內容含金量不高,互動不足,成效有效,不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3.忽略學生感受,難以認同
開學典禮的主體應該是學生,畢竟儀式是為孩子們而準備的,教育目的也是圍繞孩子們進行的。過于嚴肅的會場,學校領導過多的講話,空洞的說教或者太宏大太沉重的語言常常是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不夠貼近學生,學生也是心不在焉地聽,被動地鼓掌。其是否有效卻從來沒有對學生進行調查反饋,這種只注重儀式表面上的繁華與熱鬧難免給人一種作秀的感覺,僅僅停留在讓被動接受的層面上,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同。

1.缺乏深入調查研究
了解學生對開學典禮的需求很重要,沒有深入的調查,就不可能有科學有效的開學典禮,這又是當前小學常見的一種通病,一些學校領導把開學典禮當作一件普通的按常規流程完成的事來看待。而策劃一個科學有效的開學典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特別要集合學校領導班子的智慧,在開學前設計好師生的問卷調查,提及當前學校開學典禮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最喜歡的方式是怎樣的,以什么樣的形式開展更受歡迎等,學校領導班子再根據師生的反饋信息進行梳理和歸納,為成功策劃開學典禮奠定基礎。
2.缺乏形式的多樣化
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更多的潤物細無聲的努力。然而,大多數開學典禮長期沒有變換形式,走老路,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闡述學校的工作目標和重點,難以激起學生的共鳴,其作用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形式不夠多樣,學生完全感受不到開學典禮的新穎和別致,難以讓學生體會到新學年給他們帶來的喜悅感。
3.缺乏主題式的內容
由于各個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不同,每個學期的教育要求也不盡相同,每個學期都應當有不同的主題內容。學校長期固定的典禮模式,沒有確立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沒有進行設計好每個學期的開學典禮,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沒有追問這樣的開學典禮孩子們是否喜歡、是否能引起孩子們對學校的向往。其實,每個學期要確立什么樣的主題,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等都非常重要,學校不應該忽視。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在開學典禮上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如何做到緊湊簡短和科學有效,如何消除師生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疲勞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事情。
1.開筆禮法
每個開學典禮都是一個有象征性意義的世界。開筆禮法主要是針對一年級新生而設置的儀式。一年級的新生對于小學生活是向往的,剛進入學校一切又是陌生的。因此,在開學典禮上特別為一年級的新生安排一次別開生面的“開筆禮”形式,其影響和意義是非凡的。可以引導學生從正衣冠開始,邀請一年級的科任教師用朱砂為一年級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進行朱砂開智,意為讓孩子們正式入學小學后目明耳聰,茅塞頓開,意味著站在新的起點開啟快樂的小學生學習生涯,讓孩子們對學校充滿著好奇和向往。
2.視頻播放法
眾所周知,每個人的心里面都有著被人尊重、認可的渴望和需求。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制作5~10分鐘的微視頻,運用直觀、動感的手段,通過鏡頭記錄下每天孩子們日常生活、學習和活動的精彩瞬間,在開學典禮前伴著視頻展現給孩子們看,一起回憶那些閃亮的日子。孩子們尊敬師長、專心早讀、正確寫字、文明玩耍的樣子等一幕幕場景都被定格在視頻中,如無聲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著正確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著正確的行為方式。當孩子們看到自己出現在鏡頭中,無形中產生一種自豪感,也給其他孩子做正確的榜樣,讓孩子們一步步向理性靠近。正所謂潤物細無聲,校園風氣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改變。
3.點贊教師法
對教師的評價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個性化的,但由于評選優秀教師的名額有限,并不是每位教師都有機會評選上,只要是為學校做過貢獻、爭取過榮譽的或者是工作踏踏實實、能顧全大局、一心為孩子們的,有團隊精神的教師,學校更要充分認可。在開學典禮前,讓孩子們為自己班的班主任尋找一個閃光點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凝聚成一句話,以此來表達對教師奉獻的肯定和鼓勵。在開學典禮上,讓校長進行宣讀。在開學典禮后,在班會課上延伸點贊教師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寫下每一位科任老師的閃光點,并寫在自己制作的個性卡片里面送給這些科任老師。這樣,教師有了職業歸屬感,學生也有了參與感,拉近了師生心靈的距離。更為重要的是,教師也會自然而然地更好地去評價引導好學生們。
4.家校共育法
都說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在開學典禮中,我們也可以邀請杰出的家長來校參與,安排不同行的家長講述自己關于工作與生活的事情,講述他們關于人生經歷的事情,講述他們取得的輝煌業績,講述他們的家庭教育的故事等,并提出對孩子們的希望,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啟迪孩子們的心靈,抓住每一個孩子的心,讓孩子們更真實地體會作為一名家長的不容易,引導孩子們對自己的父母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并由此升華對他人和社會的感恩之心,這對孩子們了解家長都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5.互動點評法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精彩的寒暑假,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體驗,我們可以挑選一些孩子圍繞假期開展“說出我的快樂假期故事”“品味經典”等展示假期收獲,分享感動瞬間。還可以讓孩子們講述自己的心聲,談一談自己新學期新希望、新追求、新目標等,講述自己在新學期努力的方向。與孩子們進行現場互動,并由校長或班主任進行點評。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通過交流來進一步深化體驗和認識,從而受到更好的教育。這種讓學生從被動的旁觀者轉換成主動的參與者的方式比校長在開學典禮上一個人的教化更有效果,更有影響力和號召力。
6.情景表演法
根據每個學期不同的主題教育活動,可以把生動有趣的情景劇表演搬到開學典禮上來。可以是學生小團體表演,也可以是師生同臺獻藝。通過演、說、比、做等一系列情景表演,讓孩子們在學校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交往等。如,安排同學們現場演示校園中常見的“隨地亂扔果皮紙屑”“同學之間講臟話”“走廊中追逐打鬧”等不良現象,通過表演完情景后,由教師主持人對同學們進行現場提問,讓同學們判斷和認識哪些行為是可為不可為的,在互動中提高認識,在充滿動感的活動中自覺接受教育。再如,想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和體驗傳統的民俗文化,可將開學活動延展為開學課程周,嘗試將活動課程化,讓孩子們在年俗文化體驗、游戲闖關、專題學習、閉幕展演等有趣的活動中表達自己的理解。這樣既有一個專門的主題而不分散,又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氛圍,充分利用了教育的大好時機。
7.愿望表達法
開學典禮好比一節課的開始,學生要明確本節課的目標和任務是什么。在開學典禮上可安排這樣一個環節:讓在場的每一個學生用一句話的形式跟自己的教師表達一個新學期的愿望。如,在現場讓學生寫一寫班級所有科任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表達給教師聽,讓教師更加清晰認識自我,更加了解學生的內心真實想法,以做到改進教師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工作效果;也可以讓學生在開學典禮現場寫一寫自己在本學期將要改正的不足之處,班主任收集好全班每一個學生將要改正缺點的愿望后張貼到教室,做到一個學期至少改正一個毛病,長此以往,一定會收到良好效果。如此,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激情動力,知道自己的愿望,從而自發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把開學典禮交給學生,讓學生做開學典禮的主人。
8.會后延伸法
開學典禮后,每個班級還應該結合學校本學期的工作思路,召開本班的班級會議,進一步明確適合班級自身的學期目標,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在本學期更好地搞好班集體建設,具體分析上學期學生做得好的方面和有待改進的地方,提出合理的班級和個人奮斗目標等,進一步落實到位,形成班級共同的價值取向,把開學典禮的意義和目的最大化。
開學典禮是不可忽視的德育課堂,有助于學校風氣和學生精神風貌的展示。每個學校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特開學典禮形式,切忌千篇一律,要多從“新”字上做文章。在策劃方面也可公開面向家長、學生以及教師征求各類設計意見,不再關起門來“湊”活動。開學典禮在設計上要多一些靈動,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機,讓學生擁有主導權,充分賦予生命力;在主題上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成長的需要;在內容和形式上能夠吸引、激勵學生,這樣開學典禮才具有意義。因此,學校應從整體出發,本著“高度尊重學生”的教育思想,多采用形式多樣的、科學有效的、程序新穎的開學典禮形式,從新意和效果上真正觸動學生的心靈,讓開學典禮成為學生每次開學的美麗期待。
[1]范明剛.校長如何策劃開學典禮[J].教書育人,2012(3).
[2]郭帥.給孩子一個終生難忘的開學典禮[J].當代教育家,2017(9).
[3]井中振.小學怎樣辦好開學典禮[J].河北教育,2011(7-8).
[4]李莉,張澤.開學典禮的模式困境與創新[J].教學與管理,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