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穎
摘要:文章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歷史環境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提出它們的內涵、特點以及內在聯系,并對它們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進行客觀評價。
關鍵詞:井岡山精神 西柏坡精神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時代造就精神,中國共產黨在二十八年艱難曲折的民主革命歷程中,先后產生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都體現著中國共產黨優秀的作風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革命力量的強大精神武器。本文就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歷史地位以及特征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發展的四個階段
土地革命戰爭前期、中期、后期和解放戰爭后期分別產生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這些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的成長與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緊密相連,基本一致。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起源,毛澤東帶來秋收起義隊伍走向井岡山,創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7年到1930年,這段時期產生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在動態環境中產生的精神,在1934年紅軍從中央蘇區出發到1936年,紅軍在甘肅會師結束,經歷兩年時間。延安精神其有著豐富的內涵,是黨的重要指導思想,是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標準。1935年中共中亞到達陜北,1948年轉向華北,這個時期是以延安為中心的中國革命,經歷12年的時間。西柏坡精神是在一個非常時期產生的革命精神,在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前夜。從1948年到1949年這個時期中國中壓從河北遷到西柏坡,將近一年的時間。
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內涵與特征
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它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歷史特殊性,是中國革命實際情況的產物。普遍性指的是都在黨革命斗爭中產生的,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情操與品質,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先進思想品格。特殊性是說地區、時期、環境以及黨的思想成熟程度不同等,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內涵上相似,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聯系。
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的內涵都包括艱苦奮斗精神、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等多個方面的內容。艱苦奮斗精神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的高尚的人格品質與優秀的思想情操,艱苦奮斗精神一直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外部表現與共同特征。人們經常把艱苦奮斗看成是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艱苦奮斗精神簡化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這并沒有本質的錯誤,但是不可以忽視革命精神的客觀性與深刻性。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的基礎與前提,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的精神精髓,中國共產黨如果不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無法建立正確的發展路線,各項政策方針也無法制定,更沒有群眾路線,同時,也不會產生這些革命精神,因為實事求是是革命精神產生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與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緊密相連的。中國共產黨代表著最廣大人們的利益與需求,所以黨必須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在革命戰爭年代,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建立發展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與廣大人民血肉相連,這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三、中國共產黨戰爭時代革命精神的歷史地位與現實意義
四大革命精神有著自身的個性內涵,這些特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的曲折性與進步性,黨的形成、發展以及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伴隨著革命斗爭的曲折過程,它不斷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是在不同時期產生的革命精神,是黨領導集體的精神遺產,也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思想的不斷升華與繼承,是中國共產黨優秀作風的集中體現,其作用與歷史地位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結語
中國共產黨戰爭時代的革命精神是以民族精神為基礎,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靈魂的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次歷史性飛躍。一個國家、一個黨、一個民族都必須有強大的精神支撐,中國共產黨戰爭時代的革命精神正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革命精神它有著強大的感染力與生命力與,是我國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中國面臨著人民解放與繁榮富強的根本任務,中國共產黨戰爭時代的革命精神在歷史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們也必將在第二次任務中繼續發揮強大的力量,為中國的繁榮富強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易向農.以紅色旅游推動紅色文化保護保護、傳承與發展——福建省紅色資源保護與紅色旅游開發的調研[J].福建黨史月刊,2016,(12).
[2]劉迪,賈書梅.中國革命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認同力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08).
[3]唐厚裕.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連續犯“左”傾錯誤原因的多維審視[D].湘潭大學,2015.
[4]張英琦.從井岡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試論中國共產黨戰爭年代的革命精神[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作者單位:西柏坡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