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種職業精神,它蘊含在能工巧匠的勞作過程中。工匠精神內涵包括精益求精、專注、嚴謹、堅持等。在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動能轉換步伐加快的新時代,高職學生踐行工匠精神既有利于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也有利于高職學生實現自價值。
關鍵詞:工匠精神 社會價值 自我價值
“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因為他是全中國人的代表。”
這段話摘自胡適先生寫的《差不多先生傳》。在這篇文章里胡適生動形象的描繪了做事馬虎、不求精細的國人形象。這片文章發表于1924年,那么距今過去93年了,中國人身上這種心態改變了么?可以說中國人還沒有完全改變這種心態。而現在我們提倡工匠精神正是對差不多心態的一種回應。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為什么當代高職學生要踐行工匠精神呢?
一、工匠精神的意蘊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種職業精神,它蘊含在能工巧匠的勞作過程中。古代工匠是指手工勞動者,比如木匠、鐵匠、石匠等。現在的工匠則被稱為手工勞動者。相對于其他職業,工匠精神是獨特的。如果說科學家精神是實事求是,那么工匠精神的主要內涵就是精益求精。所謂精益求精就是指工匠對自己技藝的極致追求,是將產品品質從99%提升到99.99%的決心和信心。當然除了精益求精之外,工匠精神還包括:“凝神屏氣無言語、兩手一心付案牘”的專注;“不因材貴有寸偽,不為工繁省一刀”的嚴謹;“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的堅持。
有的學生會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我們打網游時的精神狀態啊。你看我們在打王者榮耀的時候多么專注,心無旁騖;為了升級打裝備,我們總是謹慎堤防著對手的攻擊;萬一被團滅了,也不氣餒,還會再來一次;在王者榮耀的世界里,技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工匠精神和網游“精神”看似相同,其實兩者本質上有天壤之別。網游“精神”體現在虛擬的世界,本質上是一種消費現象,是對自我需求的滿足。工匠精神體現在現實世界,本質上是一種勞動、創造、付出,踐行工匠精神不但能幫助我們實現自我價值,也能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
二、高職學生踐行工匠精神價值
高職學生為什么要踐行工匠精神呢?上文在分析工匠精神和網游“精神”的區別時,已經給出了答案:踐行工匠精神能夠創造社會價值,也能幫助高職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一)踐行工匠精神,有利于創造社會價值
《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文件中提出現在的中國要著手打造中國高端的制造業。中國要從制造業大國走向制造業強國,一個方面是要靠科技創新,另一方面就是要弘揚工匠精神。雖然中國當下的一些產品具有了很高的品質,比如高鐵、華為手機、格力空調等等。但是中國制造業的整體水平與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為什么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西門子公司總裁維爾納回答說:“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維爾納的話可為一語中的,德國制造之所以享譽世界,工匠精神功不可沒。我們中國要實現強國夢,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勢在必行。
當此大發展大變革大融合的偉大時代,高職學生應該適應職業技能新內涵、新要求,為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貢獻力量。
(二)踐行工匠精神,有利于高職學生自我成長、實現自我價值
張淑萍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2012級印刷系的一名學生。她進校時對印刷一竅不通,但大學三年來苦練印刷基本功。她在校三年來課余時間基本上都在實訓室度過的。她練就了很多印刷技術絕活。比如對于絕大多數顏色,她只要看上一眼,半小時內就能用紅、黃、青、黑四種基色完美“配制”出來。憑借這些絕活,她摘得了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銀牌。由此她被學校破格錄用。張淑萍也被選為中國上海申辦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形象大使,并作為青年代表在申辦最為陳述階段發言。張淑萍通過踐行工匠精神,很好的證明的自己,實現了自我價值。
技能性人才越來越收到政府重視。2017年11月17日人社部對于世賽獲獎選手進行重獎。金牌獲得者被授予人民幣30萬元獎勵,晉升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技能性人的工資待遇也在不斷的提升。目前,裝配技師、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技能型人才的平均薪資已高出2016年藍領群體月均工資約93%,其中裝配技師的平均月薪過萬,而普工的月薪大多還處在3000元至5000元區間。
高職學生不僅要自覺踐行工匠精神,也要做踐行工匠精神的引領者,在為國家和社會的進步中實現自身價值!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一定能書寫這樣一篇文章“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工匠,名精神,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別人談起他。工匠精神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只要高職學生不斷將工匠精神融入學習工作生活中,就一定能實現技能夢、職業夢,進而與全社會一起實現中國夢。
(基金項目:上海市2017度上海市德育課題“‘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政課的有效路徑研究”(項目批準編號:2017-D-127);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同城協作模式研究”(項目批準編號:16JDSZK077);作者簡介:張玉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講師,上海師范大學倫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