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源
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進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掀起群眾性體育鍛煉熱潮,簡稱為陽光體育。陽光體育的口號有很多,如“健康、運動、陽光、未來”以及“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本文通過發放問卷,了解臨汾市區初中“陽光體育”的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提出對策,為臨汾市區初中“陽光體育”的開展提供參考。
以山西省臨汾市區初中的學生、教師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廣泛收集與“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簡稱陽光體育)課題相關的各類圖書、報紙等紙質資料。查閱校圖書館及中國知網、百度文庫等相關網絡資料,為本文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參考。
2.2.2 問卷調查法
以臨汾市第四中學、第一中學、第二中學以及山西師大實驗中學(第七中學)四所中學為研究場所,隨機分發問卷,學生每所中學每個年級發送30份問卷,共360份問卷,體育老師每人一份共20份問卷,總共380份問卷。收回教師問卷全部共20份, 回收率100%,收回學生問卷總共351份,回收率97.50%。收回問卷中有效教師問卷20份,有效率100%,收回有效學生問卷341份,有效率97.15%。
2.2.3 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到的數據利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得出相關數據并制成表格。
3.1.1 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對教師情況的調查

表1 學校對開展陽光體育的態度(N=20)
由表1看出,持非常重視和非常不重視陽光體育運動態度的學校在調查中不存在,有15%的教師認為學校是重視陽光體育的,有75%的教師認為學校持一般重視態度,剩下兩個教師認為學校持不重視態度。可知,學校對陽光體育一般重視。

表2 臨汾市區初中體育教師男女比例(N=20)
根據表2可知男體育教師有16人占總人數的80%,女教師有4人只占20%,男體育教師為體育教師主干力量,男女比例失調。據了解原因可能是女教師受到偏見、女教師轉崗等。
3.1.2 臨汾市區初中學生參與陽光體育現狀

表3 學生對自己健康狀況的了解程度(N=341)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選擇一般的有179人,占總人數的52.49%,選擇很好的和好的共有51人,占14.96%,選擇差和不太好的111人,占總人數的32.56%,可見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對自己健康狀況持肯定態度,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夠理想。

表4 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態度(N=341)
通過表4可以看出,只有占2.64%的人不喜歡陽光體育運動,8.80%的人很喜歡陽光體育運動,65.40%的人對陽光體育持一般喜歡的態度,剩下23.18%的人比較喜歡陽光體育運動,說明陽光體育在學生中還是很受歡迎的。

表5 學生參加陽光體育的動機(N=341)
從表5中看出,58.36%的199位同學參加陽光體育的動機是為了增強體質,13.78%的47位是為了緩解壓力,11.44%的同學是為了減肥健美,選擇調節情緒、社交、其他選項的比例較少,由此可知學生參加陽光體育動機以增強體質為主。

表6 學生參與陽光體育的項目調查(N=341)(多選)
對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項目的調查中(表6),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跑步、足籃排、健美操,分別占71.55%、55.43%和18.48%的比例。選擇其余項目人數較少,例輪滑項目只占2.64%僅有9人,可知學生們參加體育運動還是以傳統項目為主,對新興項目選擇較少。

表7 學生每天參加陽光體育的時間調查(N=341)
根據表7發現,只有9.97%的學生能做到每天參加陽光體育運動60分鐘及以上,剩下90%以上的學生達不到,參加活動時間不足30分鐘的學生占一定比例,30-40分鐘的學生人數最多,運動時間達到40-60分鐘的人數占到三分之一。由此可知,能達到陽光體育每天鍛煉一小時以上的要求的同學相對較少。

表8 學生參加陽光體育主要場地調查(N=341)
根據表8看出,有169人即49.56%的人參加陽光體育活動的途徑主要是學校操場,去社區和公共場所各是68人、83人,所占比例分別為19.94%和24.34%,去健身房的同學只有6.16%即21人。可知學生參與陽光體育場地以學校操場為主。
3.2.1 主觀方面的影響

表9 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受到影響的主觀因素(N=20)(多選)
根據表9可知,對于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可能受到影響的主觀因素這個問題有65%的老師認為是受到學生對陽光體育態度的影響;有占40%的老師認為受到學生對自身健康認知的影響;有7人認為受到學生參加陽光體育動機的影響;有10人占50%的比例,他們認為還受到學生對體育的喜愛程度的影響;只有15%的老師認為還將受到家長對陽光體育態度的影響。可見,主觀方面還是以學生的態度為主。
3.2.2 客觀方面的影響

表10 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受到的學校方面的影響(N=20)(多選)
從表10得知,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占65%的運動場地建設情況、占55%的體育器材籌備情況、占55%的課件操設置。還可以看出宣傳力度和體育課程設置這兩個因素也占到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分別為50%和45%。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我們應從這些角度改善,為陽光體育更好的實施做有力的保證。

表11 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受到的社會方面的影響(N=20)(多選)
根據表11看出,認為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受到客觀方面影響選擇最多的是體育經費的投入,占80%;次之是國家體育政策制度,占70%;最后是體育文化氛圍,占65%。我們都知道,缺少物質保證會使陽光體育成為一張空頭支票,臨汾市區初中開展陽光體育受到經濟的影響;制度體制的完善是保證一項活動開展的重要支撐,陽光體育會受到政治的影響;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外的休閑娛樂體育氛圍,帶動很多學生,正所謂“眾人吃飯會更香”,陽光體育也受到文化方面的影響。
在大背景下,首先,學生對陽光體育的態度基本都持肯定,但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了解缺乏深度,選擇陽光體育的動機都以增強體質為主,參與陽光體育時間大多不足一小時,選擇項目仍以傳統項目為主,場地以校操場為主。其次,校方對開展陽光體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體育教師男女比例失衡。最后,開展陽光體育受到主、客觀兩大方面的影響,主觀方面有學生對陽光體育態度和對體育喜愛程度的影響等;客觀方面有學校體育器材、場地、課程內容設置等方面的影響,社會方面經濟中的體育經費投入、政治中的體育政策制度以及文化中的體育文化氛圍。
首先,學校、政府要多加宣傳,重視體育課程,讓學生在上好體育課的同時提高健身意識。其次,學校、政府要提高對陽光體育的重視程度,建立強有力的監督組織機構,制訂更有效針對現狀的制度準則,進行更明確的分工合作,創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以保證更好的實施。再者,要多渠道增加對體育經費的投入,豐富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增加體育項目等,為陽光體育做好充足準備。最后,學校還應該盡可能多的展開教師培訓工作,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全方面提升教師的能力,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
[1] 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4):79-80.
[2] 王廣虎.健康理念內涵的把握與學校體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4(1):89-90.
[3] 周建偉.中學生體質監測及參加體育活動狀況分析叨.[J]體育科學.2010,24(10):56-59.
[4] 楊強,李天珍.“陽光教育論”對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啟示[J].成都體育學院學 報,2009,31(1):114-119.
[5] 周洪宇,廣少奎.“陽光教育”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4,17(1):44-47.
[6] 宋軍,鄧艷艷.“陽光體育”你究竟能走多遠[C].體育師友,2007,18(4):24-26.
[7] 許自強.“陽光體育,推動終身體育[J].科技創新導報、2007,96321:228.
[8] 王守文.關于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7,9(5):88- 89.
[9] 夏力.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可行性措施探析[J].銅凌學院報,2007,47(5):110-111.
[10] 陳紅新,王秀珍.將陽光體育運動進行到底[J].科技信息,2013,96(4):228.
[11] 舒川,虞勇,肖義慧.論“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J].科技信息,2008,96(4):177.
[12] 張汝深.論“校園陽光體育”的設計與實施策略[J].2007,113(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