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江華,貴州師范學院美術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美術學油畫碩士專業畢業,榮獲貴州省油畫青年十佳榮譽稱號。多次參加省級以上展覽并獲獎,作品被美國、新加坡等收藏機構與友人收藏,擅長插畫、油畫、雕塑、景觀設計。2013年其作品《人類的起源》在貴州省美術專業比賽獲得優秀獎。2015年作品《愛情童畫》特邀參加韓國青州國際藝術雙年展。2016年東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繪畫作品大賽銅獎。2017年《大苗年之祭祖》入選多彩貴州大山里的節日作品展,于上海中華藝術宮首展,貴州省美術館展出。作品發表于《中國文藝家》 《貴州日報》、《藏天下》《藝文論叢》《黔中早報》《貴州都市報》等報刊雜志。

《怪水》

《野渡》

《老宅》

《雞公巖》
廖江華自述
因在鄉村的生長經歷,使我對鄉村風景比較有感情。千篇一律的城市風景一般激發不了我的創作欲望,所以在我的風景繪畫創作中,大多是以鄉村風景為主,因為愛人老家在施秉的緣故,所以近十年的風景多以表現施秉鄉村風景為主。
在對施秉鄉村風景的藝術采風與繪畫創作中,我通過寫實繪畫語言對風景作了較為客觀的再現,借鑒了法國印象派的用色技巧,畫面構成與運筆方式吸收了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的風景繪畫表現手法。
中國傳統文化環境熏陶下,注重對畫面意境的表現,不僅僅滿足于西方繪畫的模仿客觀景象,更是在作品中重表現、重抒情,極力去營造意境。在對鄉村景物的描繪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畫寫意的用筆趣味。其實這種用筆趣味,無論東西方繪畫,實質上有偶然的相似之處。在以后的繪畫創作中,我將更注重探索西方繪畫的典型性,同時在繪畫創作中去思考造化自然,甚至在繪畫中注入對宇宙、歷史、人生等問題的思考。鄉村風景寫生雖是老生常談,但可以在做好油畫語言表現與探索的同時,讓繪畫具有更富于哲學的意味與中國意境的繪畫美感,這就更加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