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秋

年關前后,冬暖果藏。這個時節來漳州長泰做客,主人家就會擺上紅澄澄、甜滋滋的“長泰蘆柑”,讓遠道而來的您嘗個夠。尤其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備上大大的柑桔迎親訪友,賀喜拜年,大“桔”大利嘛!
閩南栽培蘆柑歷史悠久。據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和清代《閩產錄異》等史料記載,自唐宋起閩南就廣植柑橘。“蜜取花間液,柑藏樹上珍”,這是唐初漳州別駕丁儒 “閑居二十韻”中題詠蘆柑之詩,足見漳州植柑歷史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長泰蘆柑又名椪柑,果大,形圓,皮薄,橙紅,汁多,甜酸適中,被寓意吉利喜慶、團圓甜蜜。熟透的長泰蘆柑,輕輕一掰,露出紅紅的十瓣果瓤,像可愛的娃娃緊緊抱成一團,又似童話中滾滾的南瓜車輪,令人忍俊不禁。嘗一口,爽爽的果汁迸滿口腔,清甜微酸,從味蕾迅速傳遍全身。您會忍不住一瓣接一瓣地往嘴里送。舌尖上的美妙享受,大抵如此吧。
長泰蘆柑因其品種優良、品質上乘,被譽為“柑中之冠”,長泰縣亦因此被評為“中國蘆柑之鄉”。從農業部門提供的記錄來看,長泰蘆柑真不愧“國家地理標志”稱號。多年來,長泰蘆柑以其色香味俱佳享譽海內外,曾很長一段時間被選送首都釣魚臺國賓館、人民大會堂專用宴果,并遠銷東南亞、港澳市場。20世紀80年代,長泰蘆柑多次摘取“全國優質水果”榮譽,1986年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1985年、1989年兩度被國家農牧漁業部和農業部評為“優質農產品”。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沖題詞稱贊:“長泰蘆柑,品種優良,柑中之冠。”國務院原副總理鄒家華揮毫題贊:“閩南蘆柑鄉,奮進又自強。”與其說這是對長泰蘆柑的贊譽,不如說是對種柑人的褒獎。如果您走進良崗山下的巖溪青年果場,可以看到勤勞的種柑人在蘆柑樹下勒石予以銘記,銘記一段盈滿汗水與智慧的農業奮斗史。
長泰蘆柑尤以巖溪鎮所產為外界所推崇。巖溪,地處長泰腹地,背靠森林公園良崗山,蜿蜒的龍津溪穿境而過。有山有水有萬畝平疇的巖溪,風調雨順,地肥水美,不僅適合種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還有大片的丘陵適合蘆柑、龍眼、荔枝樹等果樹。經立體開發,原本貧瘠的山地化為數以萬畝的優質蘆柑生產基地和林果生態園。巖溪鎮辦的兩個果場——五四果場和青年果場,專業種植長泰蘆柑,研究培育優質蘆柑。時任果場領導葉金章、葉水龍都是巖溪珪后村的。在他倆帶領下,一群愛鉆研的技術員經多年悉心研究試驗,于1989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個晚熟芽變優良品種——“巖溪晚蘆”,成熟期推遲兩個月,調節延長了長泰蘆柑的鮮果供應期。葉水龍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牌匾懸掛在葉氏宗祠追遠堂。我家在巖溪珪后,生于斯長于斯的我,自然對于蘆柑有著特殊的領悟與情感。從我記事起,村里幾乎家家都種植蘆柑。侍弄蘆柑,是巖溪孩子特別的假日“必修課”。
新春乍到,閩南春意闌珊。柑園里,一樹一樹潔白的柑花次第開放。一陣春雨過后,“花雪”紛飛,襲人的花香遠飄四野。這時,母親教我們“疏花疏果”。一串串碩長的花蕾,只須間隔留花留果。一遍遍來,直至符合母親的直覺。母親不識字,靠的是長年積累的經驗和我們念給她聽的農技書。農歷六七月的閩南,最炎熱最繁忙。水稻一割完,馬上犁地、插秧、拔花生,一口氣都不讓喘。拔完花生還要天天侍弄柑園,漚肥,培土,折柑梢,消殺紅蜘蛛和蚜蟲……其中折柑梢最難耐,不耗體力耗耐力。驕陽似火,搖搖晃晃的簡易木梯,一站一天,身子一動不動,雙眼盯著樹梢嫩芽,手指輕輕一捻,從根部直接撥掉——為了不讓它們跟柑果搶肥,也只有把握好“放梢”時機才能確保來年如期開花結果。這時,田里成群的“黑兵”蚊子瘋狂叮咬,凡露出的部位皆難幸免,耳朵、手背、雙腳腫起包包,大大小小,抓不得,消不得,堪比《西游記》唐僧云端坐禪。這時,夏雨滂沱,泥田松軟,稍有不慎,可能梯歪人跌。而最令果農擔心的是起臺風。風雨肆虐之下,枝折果落,一派狼籍,留下的青果有的會因枝條碰傷影響品相。于是臺風過后,果農就要一遍遍巡查,心痛地摘掉。幸好長泰三面環山,臺風的不良影響相對小一些。
最高興的事兒,當然是開剪啦!積蓄一年陽光的柑果帶著黃金色澤,如點點繁星,綴在墨綠的樹叢間。“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正如蘇東坡描繪的綺麗風光,這風景為寶地長泰倍添詩情畫意。長泰蘆柑成熟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立冬一過,小雪大雪緊相連,下霜前一定要搶收好蘆柑。周末的清晨,一家子推著木板車向山坡柑園進發。妹妹是個“小百靈”,一路快活地唱歌,地里的鄉親們都停下來側耳傾聽。母親讓我們提前修好指甲,以防劃破果皮。父親準備了專用剪刀,短嘴,小巧。背起小竹簍,一手托果,一手握剪,離枝一剪,齊蒂二剪,不留冗蒂。捧著豐腴飽滿、圓圓潤潤的蘆柑,豐收的喜悅縈繞心田。傍晚時分,秋日終于靠著良崗山慵懶睡去。我們小心翼翼地推著滿車的蘆柑寶寶歡歡喜喜回家。向陽的鳳尾柑特別甜,母親教我們剝開,遞給奶奶。嘗著甜甜的蘆柑,奶奶慈祥的笑容至今印在腦海。
也許,這半生最美好的記憶都留給了家鄉的柑園。如今,因工作關系,有幸幾次參與組織策劃長泰蘆柑節慶活動,向游客推介蘆柑公園旅游線路,推介休閑慢道、慢客村、慢客園、慢客亭、慢餐飲等“五慢生活”。希望以綿薄之力,助推重塑美好鄉村,分享美好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