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穩定發展,我國不斷深化醫藥改革。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醫療保險在改革過程中至關重要,且其發展常影響藥品市場的發展,從而從居民消費方面反映我國居民的相關需求與受益情況。在醫藥改革的政策推進過程中,社會醫保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旨在結合實際調研情況,建立計量經濟模型,以安徽池州為例,探究社會醫療保險對我國藥品市場產生的影響,并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社會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藥品市場
一、研究現狀及對象
(一)池州市基本情況
至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池州市常住人口1402518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38946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049人。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3.01下降101.41。在池州市的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228951人,占16.32%;15-64歲人口1032955人,占73.65%;65歲及以上人口140612人,占10.03%。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7.46的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5.1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1個百分點。2013年池州市總人口162萬。
(二)社會醫療保險普及對醫藥品市場影響
然而,醫保普及帶來的影響不僅停留在民生層面。從經濟角度來看,醫藥品市場價格也隨其發展而有所變化。這一變化大致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作為經銷商的醫藥品售賣機構;二是醫藥品的消費者。
1.對零售藥店與藥企銷售的影響
近年來關于社會醫療保險和藥企銷售的相關分析中的主流觀點是,現行社會醫療保險的報銷制度決定了醫保藥物將成為藥企銷售的主要動力;但也有觀點認為,現行醫保制度仍處在發展階段,其監管等方面的隱患有可能使部分不法藥企進行破壞市場秩序的牟利行為,影響行業整體發展。
2016年1月,安徽省政府取消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以及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審查。這意味著藥店的銷售方式從以前的醫保定點過渡到了開放審批醫保零售藥店的階段。在池州市調研過程中,部分居民反映雖然部分醫保合作藥店存在著收費不合理和服務態度較為惡劣等情況,但大部分居民在購買醫藥品時依然會傾向于有醫保相關政策的藥店。但隨著“定點”的取消,此類藥店的優勢也在縮小。這給予了零售藥店更多的競爭機會,驅使著各類醫藥機構不斷發展,公平競爭。
作為盈利機構,零售藥店和藥企關心的無非是自己的銷售環節、市場的藥價和市場的需求。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人民從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到意識到更高層次的生活需要,醫保不斷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這都對藥品流通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醫療保險是惠及全民的公共事業。2016年10月份,安徽省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其中,中西藥品零售額增長22.9%,增幅最大。醫藥產品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居民工資水平與消費水平的變化,而收入與消費是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醫保推進過程中,其他相關政策的出臺也在助力醫藥品消費發展。安徽省于2016年6月15日出臺了醫保支付參考價調整實施方案,此方案的出臺意味著調整后的醫保支付參考價使得安徽藥品實際支付價將降到全國最低。自此,醫保的優勢愈發凸顯。在支出來源方面,合作醫療保險給予了居民更多保障,使居民更有能力支付藥品價格;而對于支出方向而言,藥品醫保支付價的調整使藥品價格下降,減少了支出成本。醫保支付價的降低直接表現為醫保目錄藥品的價格的降低。而對于未在醫保目錄的藥品,在本身競爭力上處于弱勢,將間接促進藥企降低價格,提高服務,從而起到吸引消費者的作用。這樣一來,市場上的相關藥品有不同幅度的降價,進而促進居民對藥品消費的增長。可謂是經濟意義上的“開源節流”。
二、實證分析
(一)新農合普及對醫藥品市場的影響
1.對醫藥品消費者的影響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一重大舉措,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新農合的普及對居民醫藥產品消費更是息息相關。2016年10月份,安徽省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其中,中西藥品零售額增長22.9%,位居第一。在關于新農合普及與居民藥品消費的相關研究中,部分專家學者對兩者的發展持互惠共贏的積極態度,從微觀到宏觀,促進我國醫藥行業穩定發展。
2.影響因素的分析
(1) 新農合的參合率
新農合參合率即參合人數占參合目標人群的比率,而參合目標人群是除了長期在外打工人口數、上學、參軍、服刑、死亡未消戶、民工有醫保者、重戶者的戶籍人口數和長期居住本地的外來人口。參合率更能準確的在數據上標明新農合的普及情況以及居民是否愿意參與新農合。
(2) 新農合基金支出
新農合基金支出是每年對住院、分娩、普通慢性病門診等的補償,基金支出的數額將很大程度影響居民對醫藥品消費,在保證基金支出的適用范圍在可控范圍內,居民獲得補償也會相應的改變對醫藥品的消費。
3.變量的設定
通過對以上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總結主要變量作為構建模型的變量。
4.模型的建立
可知解釋變量居民對中藥品的消費指數Y1與解釋變量新農合參保率X1、新農合基金支出X2、新農合受益人數X3相關系數分別為0.687208,0.978489,-0.766475,其絕對值均大于0.6,初步表明新農合參保率X1與居民對中藥品的消費指數Y1之間可能均存在正的高度線性相關關系;
5.模型的檢驗與調整
原模型統計推斷檢驗
擬合優度檢驗:R2=0.990621 接近于1,表明模型對樣本數據擬合程度高。
F檢驗:F=35.20546>Fa(k-1,n-k)=>F0.25 (4-1,5-4)=8,58,且Prob(F)值0.123117也明顯小于0.5,表明模型線性關系顯著,或解釋變量新農合參保率X1、新農合基金支出X2、新農合受益人數X3對解釋變量居民對中藥品的消費指數Y1有顯著影響。
T檢驗:新農合基金支出X2、新農合受益人數X3參數t值均大于2,表明對居民對中藥品的消費指數Y1有顯著影響。而解釋變量新農合參保率X1的絕對值小于2,不通過t檢驗,剔除。
(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對醫藥品市場的影響
1.老百姓日益增長需求和現有的一些醫保政策的矛盾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于醫療方面的需求也是每年都在增加的,他們對于政策的期望值非常高,對政策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和現有的一些醫保政策是有矛盾的,而且這種矛盾是日益凸顯的。
2.外出打工的人口增加
拿我們池州市貴池區作為例子,我們貴池區的農業人口數是將近52萬人,但是外出打工的有25萬人,這么多外出務工人員,他們可能在工作的過程中在當地參加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所以他們就認為他們不需要再購買池州市這樣的保險,但是他們也算貴池區農業人口,這就是在農業人口數統計的過程中因為統計口徑的原因導致在統計新農合參保率時出現了一定的誤差。
3.選擇性參保
由于一些參合者的思維慣性,一些參合者認為他們身體情況良好,體檢時都沒有什么問題,不愿意這個時候參保,想等到老了的時候再來參保,這叫做選擇性參保。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新型合作醫療,各地方交費數額不統一、交費時間不統一、收費人員不統一、收費時是否告知不統一、收費時是否簽合同不統一、報銷起付線不統一、封頂線不統一、報銷比例不統一、報銷項目不統一、不予報銷的項目不統一、報銷所需證據不統一、轉院制度不統一等。
(二)建議
全國新農合信息系統建設要逐步建成以兩級平臺(國家級、省級)為主,多級業務網絡(國家、省、市、縣)并存的模式。提倡按照省級建立信息平臺,縣級建立業務操作網絡,市級通過省級平臺建立轄區虛擬信息管理網絡的方式建立省以下新農合信息系統。
國家級和省級新農合信息系統的構成可分為決策輔助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基層單位管理平臺以及門戶網站系統四部分。縣級業務操作網絡以新農合組織、管理與運行的基礎信息收集和業務管理為主。要實現以縣為單位的在線費用審核、即時結算和實時監控功能。
完善分級負擔的新農合信息系統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兼顧建設和日常維護。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省級平臺建設給予補助,各地要落實信息系統建設投入并保障信息系統運轉,發揮信息系統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各地要依據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完善新農合信息系統建設資金管理制度,實施對新農合信息系統建設資金使用的全過程監督管理,加強追蹤問效。
加強對新農合信息系統有關人員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信息系統管理和操作人員隊伍的素質,形成科學管理團隊,提高各級管理部門的應用能力。在確保系統安全性和核心技術自主性的前提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加快全國新農合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Bell DE,Keeney RL,Little JDC.A market share theorem[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5,12(2):16.
[2]熊先軍. 對醫保促進藥品市場合理價格的思考[J]. 中國社會保障,2015(06):84.
[3]郭瑩,孫一平.藥品價格敏感性影響因素對藥品定價的影響[J].亞洲社會藥學,2009,4(3):132.
[4]汪福春. 安徽省醫療保險制度整合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商,2016(31):80.
[5]龔映梅,張沐陽. 安徽省保險市場供求關系分析[J]. 特區經濟,2016(10):132-134.
[6]李文婷.投資性房地產計量模式變更財務影響研究[J].財務管理,2017(31).
[7] 田莉杰.投資性房地產計量模式比較研究[J].財會通訊,2007(3).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